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策略及效果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陈瑶 魏玉萍* 王咏梅 罗冬花 庄思

河源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一区,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

卵巢恶性肿瘤是属于女性生殖系统当中的一种癌症,该病发生以后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导致死亡,而且患者在经历治疗的过程中也还要面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因为各种原因还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的情绪问题。所以,为了让患者可以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治疗,不要悲观,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心理上的疏导,让患者可以有信心去战胜疾病,这样才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本文研究了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升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心理护理;策略;效果

正文


中图分类号:R473.73

 

 

 


0 引言

卵巢是女性群体中的一个生殖系统,如果卵巢出现恶性肿瘤,那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带给患者心理上的压力,很多患者因为心态崩溃,认为患病后只有等死,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就消极对待,甚至出现了抵触治疗的情绪。所以,作为医护人员,更重要的不是治疗疾病本身,而是给患者带去生的希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工作,提升治疗的信心,才能更快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升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本文就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开展心理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为临床提供心理干预指导。

1 卵巢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

2023年1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结了2005—2020年全国癌症负担趋势1],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癌症相关死亡人数较2005年增加了21.6%。另外,国家癌症中心更新了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及各癌种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2]。报告显示,相较2016年,中国妇科恶性肿瘤的新发数和死亡数呈整体上升趋势:2022年宫颈癌预估新发病例数为150700例,死亡病例数为55700例;卵巢癌预估新发病例数为61100例,死亡病例数为32600例;子宫体癌(子宫内膜癌)预估新发病例数为77700例,死亡病例数为13500例,2022年子宫内膜癌的死亡病例数少于2016年的17100例3]。在1990-2019期间,30年间,除3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波动幅度较小外,其他各年龄组女性的卵巢癌发病率均有增加,且呈不同上升速率(如图1)。60~岁这一年龄段上升趋势更明显,且达到发病率峰值的年龄组随年份增长有所后移(如图2)。其中全球及亚洲部分国家1990年和2019年卵巢癌发病及死亡情况见表1。

 

1  不同年龄组的年龄发病率的时期趋势

 

2  不同年份发病率的年龄趋势

2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影响因素

2.1 疾病认知

疾病认知就是患者对这个疾病所知道的一些知识,比如该疾病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过程,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及其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还有预后和康复情况,包括生存率、复发率、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内容。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将会直接与患者的心理状况相关联,如果患者能够对这个疾病有良好的认识,并了解相关治疗成功的案例,那么就会提升对整个治疗过程的信心,相反,如果患者对该病不了解,当听到恶性肿瘤这个词,就认定是癌症,无法治愈,那么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恐惧、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就会出现,也会出现抵触治疗的现象。涂艳丽杨杰[4]等人的研究中可得晚期卵巢癌病人健康焦虑元认知得分为40.68±8.24相比于量表总分56分得分率为72.64%提示晚期卵巢癌病人健康焦虑元认知水平较高这是因为晚期卵巢癌病人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对手术以及预后存在不确定感造成其心理对自身健康水平产生焦虑。

2.2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可以给予患者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温暖,减轻其心理压力和焦虑感。家庭成员的理解、关心能够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和力量,帮助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还可以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通过激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增强其信心和勇气,促进康复进程。缺乏家庭支持的患者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这会增加心理问题的风险。黄思等[5]认为,家庭关怀度降低会加重患者对疾病恐惧,影响生活质量。

2.3 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就包括年龄、性格、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等因素不同的人对疾病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年轻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就会将关注点放在未来的生育问题上,还有一些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患者,在与医生沟通的过程中也更能理解医生的表述,所以治疗过程中对于自身心态的调节也会更容易。孙洪芳陈玲[6]等人的研究中,发现受教育程度为高中的患者FACT-O评分高于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本科及以上者(P<0.05),因为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本科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患者对疾病的深刻认知或过度思考,均能导致患者增加心理负担,产生焦虑、怀疑甚至抗拒治疗等,进而影响生活质量。

3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策略

3.1 提供信息支持

当一个人被诊断出癌症后,无法承受这个打击认为只有等待死亡的到来,这样的消极情绪无疑对疾病的治疗不利。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对疾病知识不了解,如果能为患者全面讲解关于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比如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症状,应该如何应对,以及通过积极治疗以后可以延长生命时限等,将信息分成几个部分逐步提供,而不是一次性提供所有信息。例如,先解释诊断结果,等患者情绪稳定后再讨论治疗方案。这样就可以减少恐惧与焦虑,让患者知道该疾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也是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限的。在刘艳红[7]的研究中,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分,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护理后,发现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对卵巢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对卵巢癌的恐惧以及绝望心理,提高了治疗信心,所以,医护人员可以为这些患者定期举办一些关于该疾病的讲座,邀请专业的医生或者通过治疗以后改善了不良症状的病友来分享他们的经验。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患者知道这些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让患者感受到有一些患同样疾病的人,他们依然在积极配合治疗,好好生活,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和鼓舞,结合口头解释,提供材料或电子资源,如宣传册、图表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在医院候诊区,可以设置一些展板或者电子屏幕,在上面发布一些关于这个疾病健康的资讯和内容内容可以包括卵巢恶性肿瘤的最新研究的进展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患该病后,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这样一来,患者及其家属等待就诊的同时,就可以随时获得一些信息,不再对该疾病感到迷茫、恐惧。医院也可以建立官方的网站或者社交媒体账号,定期发布有关卵巢恶性肿瘤的教育视频、文章和在线问答等内容,还可以建立微信群,患者可以在群内提问,由专业人员进行解答。

3.2 建立信任关系

患者患病后是非常无助的,有时候他们希望有一个信任的人可以倾诉内心想法,所以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患者可以无所顾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顾虑,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也要了解患者的需求,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治疗过程中多一些时间倾听患者的担忧和问题,要对患者感同身受,给予他们心理的安慰,比如一个简单的问候或者一个温暖的拥抱,都会让患者感受到希望,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有很多医护人员也同样在为疾病做斗争,像亲人一样去关心他们,给予患者充分的时间表达她们的想法、感受和担忧倾听不仅仅是听她们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理解她们的感受和需求。这要求医护人员具备同理心,能够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患者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这样才能敞开心扉积极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提升治疗依从性

3.3 提供心理疏导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为面对着疾病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以及面对死亡的害怕,出现焦虑、抑郁以及恐惧等情绪都是正常的,如果这些情绪长时间存在,一直在内心积压,那么对患者本身的身体也会造成巨大伤害,所以,如果发现患者存在这些问题,就需要立刻采取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开展心理疏导的第一步是开展心理评估,了解患者担忧的问题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开展治疗措施。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更正消极的思维模式,通过改变不良的认知来调整情绪和行为[8]。例如,针对患者关于旧病复发的过度担忧,医护人员可以引导患者认识到这种担忧虽然合理但并非必然,鼓励她们专注于当前的生活和治疗,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引导患者做一些放松训练活动,比如深呼吸,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确保患者能够集中注意力,让患者坐在一个舒适的位置,可以是椅子上或躺在床上,保持背部挺直,建议患者脱掉紧身衣物,以减少身体的束缚感,告诉患者深呼吸的基本步骤:通过鼻子深深吸气,感受空气进入身体,填满肺部。然后,通过嘴巴缓慢呼气,感受空气从身体中流出,提供一个节奏,如“吸气、屏住呼吸、呼气”,以帮助患者保持呼吸的稳定和节奏。让患者尝试进行几次深呼吸,每次持续5—10秒。逐渐增加深呼吸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直到患者感到放松。这些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身心紧张状态,减少由治疗引起的不适感,如疼痛和恶心。在许静陈环环[9]等人的研究中,通过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发现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护理前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情绪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

3.4 加强家庭支持

家庭作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支持者,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很重要。加强家庭支持不仅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还能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在王田田,吕世慧[10]等人研究中,通过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SupportRatingScale,SSRS)个人社会支持状况,结果显示,卵巢癌患者家庭照顾者SSRS总分为(42.30±9.74)分,处于中等水平,原因可能为患者确诊癌症后,主要通过亲属获取经济及情感支持,但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患者为维护自尊不善于向外界寻求帮助,导致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水平不高。因此,需要家庭成员需要接受有关疾病的教育,定期举办家庭支持讲座,向家属提供关于卵巢恶性肿瘤的基本知识及其不良反应,增强家属对疾病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起更为实际与有效的支持方式。在患者就医时提供陪伴,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协助处理就医过程中的手续和等待时间。陪伴就医可以让患者感到有安全感和支持,协助患者管理药物,包括提醒服药时间、确保药物供应充足以及监测药物的副作用,避免错过服药时间或过量服药,同时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药物支持。如果患者需要前往医院,家庭成员开车接送或陪同乘坐公共交通,确保她们能够安全、及时地到达目的地,关注患者的饮食需求,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除了接触医护人员外,就是自己的亲人了,身边亲人的状态以及情绪都会传染给患者,所以疾病治疗并不仅仅是患者一个人的事情,也是整个家人的事,如果家庭成员可以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那么患者自身也会树立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所以医护人员可以与患者家属进行谈话,告知他们如何照顾病人,如何识别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如何进行疏导,通过家属的积极参与,能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

3.5 提供长期的随访服务

除了在医院给予患者关怀外,患者回家后,也要定期进行回访,随访服务的内容包括定期的咨询会议和电话随访,在定期的线上咨询会议中,心理人员与患者讨论他们的感受、恐惧、期望和任何潜在的心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让患者可以表达自己的担忧,如对复发的恐惧、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对亲密关系的影响,运用各种心理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处理这些问题。对于那些不能前往医院的患者。通过电话,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关心和询问患者的康复进展,哪里有不适,不良症状是否有所改善,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设计一个清晰的随访流程图,明确在何时进行何种类型的随访,比如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和心理咨询。为每位患者指定一个或多个紧急联系人,这些联系人是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依靠的医护人员或团队成员,确保这些人员明白他们的角色和责任,并确保他们对患者的病情有足够的了解。提供一个可靠的通信工具给患者和家庭成员,使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轻易联系到医疗团队。

4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4.1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患者的整体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起更积极的人生观和对待疾病的态度,使她们能够以更加乐观的视角看待生活与治疗过程。这种心态的转变不仅促进了患者个人的情绪健康,而且改善了与家庭、朋友之间的关系质量,增强了社会交往的能力。心理护理还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躯体症状,如疼痛和疲劳,进一步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患者在得到适当的心理支持后,更能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主动参与到日常活动和兴趣爱好中去,生活更为充实和有意义。这种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及对生活的积极参与,共同作用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张芳芳等[11]则对100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包括化疗前、心理、专科及并发症等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的改善、依从性、护理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BI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较好地改善了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曲玉新[12]的研究中,采用QLQ-30生存质量表来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包括情绪状态、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健康状态、机体疼痛等维度,护理后实验组的评分总分为(86.5±6.5)高于参照组的(78.1±6.1),说明实验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

4.2 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各个阶段,患者常常会感受到强烈的不安和担忧,这些情绪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管理,发展成持续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心理护理通过提供定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患者识别和调整那些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引导她们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处理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随着心理负担的减轻,能够以一种更加平和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的挑战。孙宗琪等采用护患良好沟通、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加强健康指导及运用多元文化护理理念等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3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结果显示其躯体、心理、社会及物质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升,同时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减低,说明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起到积极作用。在陈娅,吴洁等人研究中,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发现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0.07±5.05)(51.95±5.21)低于对照组(57.63±5.54)(59.48±5.89),说明通过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5 结语

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中,们发现心理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心理压力和改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困扰,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尽管本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比如长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此外,研究中采用的心理护理方法较为单一,未来可以尝试采用多种心理护理手段,比如探讨心理护理与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总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策略及效果研究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仍需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和优化。通过深入探讨和实践,有望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提高生活质量。


1  全球及亚洲部分国家1990年和2019年卵巢癌发病及死亡情况


1990年

2019年

人数/103

年龄标准化率/10万-1

人数/103

年龄标准化率/10万-1

EAPC

全球

发病

141.71(130.54160.78)

6.46(5.977.29)

294.42(260.65329.73)

6.87(6.087.70)

0.11(0.070.15)

死亡

97.36(89.70109.76)

4.59(4.245.16)

198.41(175.36217.66)

4.56(4.035.00)

-0.11(-0.15-0.07)

韩国

发病

0.56(0.480.92)

2.82(2.434.81)

2.36(1.382.98)

5.51(3.296.95)

1.95(1.612.25)

死亡

0.34(0.290.60)

1.88(1.583.38)

1.37(0.821.61)

2.91(1.763.40)

1.10(0.751.37)

日本

发病

5.95(5.636.18)

6.87(6.487.14)

9.20(7.1911.35)

7.44(5.829.33)

0.26(0.110.40)

死亡

3.72(3.523.85)

4.08(3.864.22)

5.79(4.866.40)

3.68(3.273.97)

-0.43(-0.49-0.38)

新加坡

发病

0.11(0.100.12)

7.73(7.058.49)

0.29(0.230.37)

7.42(5.779.36)

-0.05(-0.310.22)

死亡

0.07(0.060.07)

5.14(4.695.59)

0.16(0.140.18)

4.06(3.50-4.60)

-0.76(-0.98-0.54)

参考文献

[1]QIJL,LIML,WANGLJ,etal.NationalandsubnationaltrendsincancerburdeninChina,2005-20:ananalysisofnationalmortalitysurveillancedata[J].LancetPublicHealth,2023,8(12):e943-e955.

[2]ZHENGRS,CHENR,HANBF,etal.CancerincidenceandmortalityinChina,2022[J].ChinJOncol,2024,46(3):221-231.

[3]ZHENGRS,ZHANGSW,ZENGHM,etal.CancerincidenceandmortalityinChina,2016[J].JNatlCancerCent,2022,2(1):1-9.

[4]涂艳丽,杨杰,闵梦梦.晚期卵巢癌病人预感性悲伤、健康焦虑元认知对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3,9(14):2589-2594.

[5]黄思,吴静.卵巢癌病人恐惧疾病进展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性[J].全科护理,2021,19(35):5026-5028.

[6]孙洪芳,陈玲,张静,.卵巢癌患者元认知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恐惧疾病进展的中介作用[J].四川精神卫生,2023,36(06):532-537.

[7]刘艳红.心理护理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34):129-131.

[8]翁燕蓉,林其,陈丽清.卵巢癌患者术后心理弹性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31):22-25.

[9]许静,陈环环,刘永伟.心理护理对卵巢癌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11):77-79.

[10]王田田,吕世慧,周超,等.卵巢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疾病获益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3,23(06):464-468+475.

[11]张芳芳,王何艺,余彩霞.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1):140-142+146.

[12]曲玉新.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人人健康,2020(14):4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