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干预的效果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唐昭 杨深雯 黄慧 杨茂静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416000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强化认知行为干预与心理护理联合的要式,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在2023年8月~2024年8月这一年时间里选择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将这些患者通过数字随机分配为两组,第一组为观察组(n=34);第二组对照组(n=34)。两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第一种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第二种常规护理。结果:对比数据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达到90.54%,焦虑抑郁评分降低,护理满意度97.05%,反观对照组,对疾病认识程度为73.52%,心理状态改善效果一般,护理满意度仅有75.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减轻临床症状、心理状态改善等方面效果显著,临床反馈良好。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心理护理;子宫内膜癌

正文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群体中一种好发疾病,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年轻化[1]。随着患者疾病进展,患者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增加、下腹部疼痛[2]。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会出现许多由于疾病带来的身体心理方面的改变,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选择68例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具体报告内容如下[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年8月~2024年8月这一年时间里选择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将这些患者通过数字随机分配为两组,第一组为观察组(n=34),年龄在48~55岁,平均(51.5±2.37)岁;第二组对照组(n=34),年龄在43~56岁,平均(49.5±1.68)岁。两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第一种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第二种常规护理。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应用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方法是:(1)认知行为重构:通过一对一的咨询,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认知模式,如对疾病的过度担忧和对未来的悲观预期[4]。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告知患者情绪管照技巧,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或者开展正念练习、缓解患者的、焦虑或者抑郁等负性情绪,鼓励患者多参与于有氧运动当中,可以通过散步、瑜伽、绘画的方式,提升患者对生的满意主、提升其幸福感。(2)心理护理干预: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计划。包括情绪疏导、压力管理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治疗过程中的焦虑和抑郁,提升心理韧性[5]。同样为一对一咨询,每次60分钟,每周一次。心理护理干预还注重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感,通过建立患者支持小组,定期开展小组活动,帮助患者分享经验,互相支持[6]

1.3观察指标

通过抑郁、焦虑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使用生活质量问卷(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²检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表一 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体满意度

观察组

34

20(58.82)

13(38.23)

1(2.94)

33(97.05)

对照组

34

14(41.17)

11(32.35)

9(26.47)

25(73.52)

p





<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表二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对比x±s

组别

n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4

56.25±1.28

20.36±2.39

38.22±3.12

89.94±2.54

对照组

34

53.29±1.63

32.18±2.72

40.28±1.78

75.66±2.35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实验,分析了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认知行为上预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来观察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干预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并促进其采用更积极的应对方式[7]。强化认知行为干预与心理护理相结合,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可以收到较佳的效果。通过认知重构和情绪调节,患者能够逐渐摆脱对疾病的恐惧和绝望,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应对能力[8]。同时,心理护理与个体化支持和家庭干预相结合,使得患者的社会支持感得到提升,继而患者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下降。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理论研究,优化干预方案,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梅,谭玉娟,徐蕊. 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心理及应对的影响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4,11(8):131-133.

[2] 李洁. 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心理应激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22):133-135.

[3] 张芳. 探究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开展强化认知行为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J]. 新疆医学,2023,53(4):485-487,502.

[4] 秦萍. 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3):14-16.

[5] 位楚. 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心理及应对的影响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5):399-400.

[6] 韩琳琳.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J]. 健康必读,2020(7):45.

[7] 李茹冰. 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3):133,139.

[8] 刘明蓉,邓莉华,邹玉仙,等. 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心理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心理应激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6):1116-1118,113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