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钟雅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530

摘要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医院血液透析室接收的5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而观察组则实施风险管理策略。对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同时护理不良事件和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增强患者依从性,简化护理工作难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与安全性。


关键词

血液透析室;风险管理;效果观察

正文

 

血液透析室是专门为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治疗的专业场所。在这里,患者通过透析机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以维持生命。透析室配备了先进的透析设备和专业的护理团队,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安全和舒适。血液透析室的环境、设备、操作流程以及护理管理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我科开展了风险管理模式,并将最终获得的管理效果在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从我院透析室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了50例进行分组护理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包含2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为(49.00±2.10)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为(49.50±2.20)岁。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结果显示(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1)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建立: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模型,涵盖透析操作、药物使用、设备故障等多方面潜在风险。实施实时监测系统,对透析过程关键指标进行持续监控,如血压、心率、电解质水平等,以提前识别异常情况。2)个性化护理方案制定: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如年龄、病情、既往病史等,定制化的风险预防和应对策略。实施患者风险评估分级,针对高风险患者实施更加严格的监护和干预措施。3)跨学科协作与培训:强化护士与医生、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风险管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定期组织风险管理相关培训,提升护理团队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4)应急预案与流程优化: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紧急情况下的操作流程、物资准备和人员调配。定期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团队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

1.3观察指标

1.3.1评价标准:采用自编制的调查问卷对护理管理质量、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问卷单项得分范围为10分,得分越高表明相应指标表现越佳。

1.3.2事件记录与比较:详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及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

1.4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的形式呈现,并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以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并通过卡方检验(x²)进行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统计学差异以P<0.05为判定标准。

2结果

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结果相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与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和透析并发症均较少获得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1两组指标对比(±s%)

组别

n

护理管理质量/分

患者依从性/分

护理满意度/分

护理不良事件/%

透析并发症/%

实施前

实施后

实施前

实施后

实施后

实施后

实施后

观察组

25

6.3±0.4

9.2±0.7

6.2±0.6

9.5±0.3

9.3±0.4

14.0

14.0

对照组

25

6.2±0.2

8.7±0.5

6.1±0.5

8.8±0.1

8.6±0.2

624.0)

624.0)

t/


1.1180

2.9061

0.6401

11.0679

7.8262

4.1528

4.1528

P值


0.2691

0.0055

0.5251

0.0001

0.0001

0.0415

0.0415

3讨论

血液透析室作为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场所,存在多种护理风险。首先,透析过程中可能发生透析器反应、低血压等急性并发症。其次,感染风险不容忽视,包括透析器感染、血液感染等。此外,患者心理压力、药物不良反应等也是潜在风险。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对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2]。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我科对其患者实施了风险管理,且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安全;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此外,风险管理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形象[3]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理念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它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理念强调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学习与更新,提升护理质量。同时,注重团队合作,强调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

参考文献

[1]李艳艳,白银平,窦海冬.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4,21(16):122-125.

[2]谭平,李卫红.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23,20(15):91-93,98.

[3]黄秀华.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3,52(4):363-36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