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管理的整体效果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分层管理;护理管理质量;满意度;应对方式
正文
当前,人们对医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护士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工作人员,工作中每天都需要面对很多患者,疾病不同、性别不同、需求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等,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任何一个细节上的不当都可能导致护患矛盾。另外,长期的高压工作状态,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所以,需要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分层管理模式合理、优化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效大大提高[1]。本文就40名护士进行研究,以验证护士分层管理的整体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研究对象:护士。研究人数:40。研究方法:按照时间顺序。40名护士全部为女性,年龄范围20-45岁,平均(30.90±4.16)岁;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10名,护师25名。研究对象分组对照,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排标准
纳入,本院护士,对方案知情、自愿参与。排除,工作发生变化,中途放弃参与。
1.3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护士长直接对接护士,传达护理工作安排。
观察组,分层管理。(1)护士分层级。结合静脉穿刺等护理操作表现,综合评估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结合护士工作经验,观察突发事件面前护士的反应,经验较好者处理当机立断,经验不足者明显的慌乱。综合护士教育背景,学历高者更易接受新护理理念。(2)护理管理。初级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等基础护理操作,协助患者日常生活护理。中级护士,负责复杂的护理任务,如肿瘤患者置管维护等,管理时指导和监督工作情况。高级护士,负责疑难症状患者护理,护理工作中需要综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参与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同时,负责护理带教工作,指导实习生、初级护士。(3)培训。培训工作也需要综合护士等级,初级护士主要是基础护理能力,中级护士主要是专科护理能力,高级护士主要是科研方法、护理教育。考虑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培训需要打破时间限制,线下、线上结合。同时,考核培训情况,考核结果关系绩效,也反应患者态度,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
1.4观察指标
1.4.1护理管理质量
自制量表,涉及项目病区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操作技能。均为0-100分。
1.4.2护理满意度
自制问卷调查,从分组时间段各抽取100例患者进行调查。非常满意>85分,基本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
1.4.3应对能力
MCMQ项目面对、回避、放弃。评分高/低,护士对应表现明显/不明显[2]。
1.5数据分析
观察数据进行统计,软件SPSS25.0。计数资料,患者满意度,%描述,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评分符合正态分布,(±s)描述,t检验。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管理质量
见下表。分组对照项目评分计算,P均<0.05。
表 1 对比护理管理质量(±s,分)
组别 | 人数 | 病室管理 | 基础护理 | 护理文书 | 健康教育 | 操作技能 |
观察组 | 40 | 94.28±1.63 | 94.73±1.67 | 92.63±2.28 | 95.46±1.62 | 96.50±1.20 |
对照组 | 40 | 83.93±2.88 | 85.29±2.94 | 85.02±2.34 | 87.43±2.82 | 91.50±1.50 |
t | - | 19.781 | 17.658 | 14.732 | 15.616 | 16.462 |
P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2患者满意度
见下表。分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经统计,P<0.05。
表 2 对比护理差错(n,%)
组别 | 患者人数 |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观察组 | 100 | 66 | 30 | 4 | 96.00 |
对照组 | 100 | 45 | 43 | 12 | 88.00 |
x2值 | 4.348 | ||||
P值 | 0.037 |
2.3应对能力
见下表。分组患者应对能力项目评分经统计,P均<0.05。
表 3 对比应对能力(±s,分)
组别 | 人数 | 面对 | 回避 | 放弃 |
观察组 | 40 | 28.28±2.33 | 9.73±1.27 | 4.63±1.08 |
对照组 | 40 | 22.03±2.55 | 14.50±2.04 | 8.02±1.24 |
t | - | 11.444 | 12.554 | 13.038 |
P | - | <0.001 | <0.001 | <0.001 |
3 讨论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影响患者的感受、安全性[3]。但是,长期的高压工作环境,增加了护士的身体、心理等压力。护士分层级管理优势突出: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合理分配护士工作,尽可能发挥护士特长、能力;增强团队合作,不同层次护士团队合作下,在协助、支持的情况下,提高了团队凝聚力;提升护理质量,明确护士工作职责,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整体质量;助于职业发展,分层级管理情况下助于提升护士专业技能,增加了发展机会[4]。研究指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大大提升了护士的护理质量[5]。
本文结果: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应对能力中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与放弃评分更低。经统计,P均<0.05。分析原因:护士分层级管理,层级划分护士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因素,尽可能优化不同能力、水平护士岗位工作,护理管理质量提高。另外,护士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工作应对能力提升,提高了工作成就感。与梁付真,奈兰州,韩艳君研究接近。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等质量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6]。
综上所述,基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高压局面,加强管理,利于护士工作开展,满足患者需求。护士护理管理中采用分层管理的效果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玉卿,殷桂花. 浅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6):140-142.
[2] 曹萍,曾令霞. 基于护士层级管理的APN排班法在小儿外科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8,39(3):247-249,252.
[3] 戴丽君. 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3):86-87.
[4] 孟会玲. 分层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8(12):111-112.
[5] 张红霞,马丽俊. 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于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3):6519,6521.
[6] 梁付真,奈兰州,韩艳君. 护士分层进阶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3,20(4):3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