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舒单抗在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唑来膦酸;不良反应;肺癌骨转移;地舒单抗
正文
肺癌患病率、死亡率在各类肿瘤中均居于前列,是气管内壁细胞异常增殖造成的一种肿瘤,有发烧、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但肺癌初期时并不会有明显表现,故而晚期检查率高,此时多伴随病灶转移情况,而骨转移是常见的转移类型 [1]。骨转移后会引起强烈骨痛感,还会增加脊髓压迫风险,需注意骨相关问题的预防处理。唑来膦酸的功效体现在加快破骨细胞凋亡,改善骨质吸收问题,但其肾毒性问题无法避免,且很大一部分患者的骨痛问题无法缓解。地舒单抗的范畴为免疫制剂,能调节破骨细胞分化问题,在骨吸收时发挥抑制作用,还能避免肾毒性事件[2]。故而,研究旨在分析地舒单抗、唑来膦酸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4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为样本,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实验组、普通组均24例,均于2024年1月-2025年1月入选。实验组:年龄位于51-80岁,均值(65.78±2.39)岁;转移位置:9例肩胛骨,7例脊柱,5例胸骨,3例肋骨;病程位于4-21个月,均值(12.61±1.04)个月。普通组:年龄位于50-81岁,均值(65.39±2.11)岁;转移位置:10例肩胛骨,6例脊柱,4例胸骨,4例肋骨;病程位于4-22个月,均值(12.98±1.31)个月。两组之间,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3]的标准;②签署研究同意资料;③唑来膦酸耐受;④地舒单抗耐受;⑤研究符合委员会的要求,获得审批。
排除标准:①伴甲状腺功能异常;②伴肾上腺功能异常;③激素依赖者;④生存期预计不足12周。
1.2方法
普通组:唑来膦酸(H20181132,100ml:4mg,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治疗,在氯化钠溶液(100mL)中加入唑来膦酸,其用量为4mg,1次/月,共一年。
实验组:地舒单抗(S20240016,120mg:1.7ml,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按皮下注射的方式用药,用量为120mg,1次/月,共一年。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①完全缓解:未观察到骨转移病灶,四周内未复发;②部分缓解:骨转移病灶消失50%,或观察到病灶钙化,四周内未加重;③稳定:骨转移病灶变化幅度不大,增幅在25%以内,降幅在50%以内;④进展:骨转移病灶增幅超出25%。控制率=1-进展率。
(2)不良反应,有低钙血症、发烧、恶心等。
(3)疼痛情况,研究方法为VAS评分法,共10分,和骨转移疼痛的关系为正趋势,观察治疗前后的分值波动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n/%)为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的呈现形式,()为疼痛情况等计量资料的呈现形式,经SPSS28.0落实X²、t检验,若有差异,需P<0.05。
2.结果
2.1临床疗效
临床控制率分析时,实验组(87.50%)明显更高,而普通组(58.33%)比较低,P<0.05。
表1临床疗效(n/%)
组别(n=24) | 完全缓解 | 部分缓解 | 稳定 | 进展 | 控制率 |
实验组 | 0 | 12 | 9 | 3 | 21(87.50) |
普通组 | 0 | 6 | 8 | 10 | 14(58.33) |
X² | - | - | - | - | 5.1692 |
P | - | - | - | - | 0.0230 |
2.2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结果在实验组、普通组未见差异,分别为8.33%、16.67%,P>0.05。
表2不良反应(n/%)
组别(n=24) | 低钙血症 | 发烧 | 恶心 | 总计 |
实验组 | 1 | 0 | 1 | 2(8.33) |
普通组 | 1 | 1 | 2 | 4(16.67) |
X² | - | - | - | 0.7619 |
P | - | - | - | 0.3827 |
2.3疼痛情况
治疗前疼痛评分在实验组、普通组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的分析中,实验组低于普通组,P<0.05。
表3疼痛情况(,分)
组别(n=24) | 治疗前 | 治疗后 | t | P |
实验组 | 6.63±0.75 | 1.14±0.21 | 34.5324 | <0.001 |
普通组 | 6.58±0.61 | 1.73±0.39 | 32.8170 | <0.001 |
t | 0.2534 | 6.5254 | - | - |
P | 0.8011 | <0.001 | - | - |
3.讨论
肺癌骨转移群体中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出现骨相关事件,而骨相关事件会引起骨关节疼痛,限制患者骨关节活动,带给了患者极大的负担。唑来膦酸为一线抗骨重吸收药物,此药被当做是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基础治疗,能纠正破骨细胞活动状态,阻碍骨吸收进程,在破骨干细胞死亡时还能产生诱导机制,形成较好的抗骨吸收效果[4]。唑来膦酸静滴后能在骨骼位置附着,破骨细胞结合药物有效成分后会堆积在细胞质中,影响破骨细胞抗吸收效应,缓解因骨转移引起的溶骨问题。但唑来膦酸的适应症少,镇痛效应并不理想,患者仍会受到骨转移疼痛的影响,生存质量极低。
研究指出,实验组临床控制率高,疼痛评分低,和普通组均见差异,P<0.05。分析发现,①地舒单抗为新型抗体,能直接改善破骨细胞骨吸收问题,静滴后能与核因子kB受体相结合,提高蛋白配体活性,避免NF-kB、核因子kB受体激活蛋白相结合,强化骨吸收抑制效果,阻止骨转移进程,提升骨转移控制效果[5]。②地舒单抗可直接作用于成熟破骨细胞,阻止其骨吸收进程,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改善因骨转移造成的炎症问题,间接性的缓解骨疼痛。地舒单抗使用过程中,能有效调节破骨细胞分化功能,降低其活性,降低骨细胞的受侵犯程度,使得溶骨性变化进程减缓,侧面改善骨疼痛问题[6]。此药对调节微循环酸碱值也有较好效果,可避免骨转移位置出现较多酸性物质,碱性环境下能降低患处受刺激程度,缓解疼痛感。
综上,对肺癌骨转移患者而言,地舒单抗能呈现出和唑来膦酸一致的安全性,且在镇痛和骨转移控制方面作用更好。
参考文献:
[1] 张磊,鲍轶,周建娅. 小细胞肺癌伴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中的关键点[J].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36):124-127,132.
[2] 朱志朋,虞淦军,许炜. 地舒单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24,31(5):528-534.
[3]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年专家委员会,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 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J]. 中国肺癌杂志,2019,22(4):187-207.
[4] 赵翠,赵腾,朱法豪. 地舒单抗与伊班膦酸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J]. 大医生,2024,9(21):53-57.
[5] 罗详冲.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抑制剂地舒单抗在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23,39(7):1181-1185.
[6] 段登科,白智龙,温振涛,等. 地舒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临床疗效[J]. 临床军医杂志,2024,52(4):41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