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的效果
摘要
关键词
复方阿替卡因;儿童;牙体牙髓病;无痛治疗
正文
牙体牙髓病一种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治疗不及时可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有60%-90%的儿童牙体牙髓病均因龋病所致,此外,化学刺激及微生物感染等因素也会引发此病[1]。此病可对患儿的咀嚼功能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健全及健康牙的生长发育,若处理不及时,病变会延伸至牙髓并导致牙髓病变,还可引发强烈的疼痛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牙体缺失。临床治疗时,考虑到儿童对于疼痛的耐受性较差,普遍采取无痛治疗。利多卡因是临床应用率较高的一种局麻药,复方阿替卡因是口腔科专用麻醉剂,本文抽取2024年8月-2024年10月期间于滦平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儿60例进行分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复方阿替卡因用于此类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4年8月-2024年10月,共纳入研究对象60例,以随机信封法分组,对照组30例,7-13岁,平均(10.16±1.29)岁,男女各15例;观察组30例,7-12岁,平均(9.63±1.13)岁,男17例,女13例;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患儿家长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签署同意书;②均为牙体牙髓病患儿。排除标准:①对利多卡因或复方阿替卡因过敏者;②精神疾病及智力障碍的患儿;③凝血功能异常者。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方法
2组患儿均接受无痛治疗,术前检查、治疗方案均相同,麻醉方案均为局部浸润麻醉,区别在于:对照组麻醉时使用利多卡因(沈阳第一制药,H21021148),观察组麻醉时使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马鞍山丰原制药,H20045881)。
1.3观察指标
(1)对比麻醉优良率。优:麻醉后,患牙无疼痛,无感觉;良:麻醉后,患牙有轻微疼痛感,有感觉;差:麻醉后,患牙疼痛感强烈,需再次进行麻醉。
(2)对比疼痛水平。利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价,0分:无痛,1-3分:疼痛等级为轻度,4-6分:疼痛等级为中度,7-9分:疼痛等级为重度,10分:疼痛等级为剧烈。
(3)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头晕、头痛及心动过速。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SPSS 20.0,计数资料用n(%)描述,计量资料用(±s)描述,组间经t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麻醉优良率
麻醉优良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73.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麻醉优良率(n,%)
组别 | 例数 | 差 | 良 | 优 | 合计 |
对照组 | 30 | 8(26.67) | 10(33.33) | 12(40.00) | 22(73.33) |
观察组 | 30 | 1(3.33) | 7(23.33) | 22(73.33) | 29(96.67) |
χ2 | 6.405 | ||||
P | 0.011 |
2.2对比疼痛水平
观察组无痛占比为76.67%,高于对照组(P<0.05),2组轻度、中度、重度及剧烈疼痛占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疼痛水平(n,%)
组别 | 例数 | 无痛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剧烈 |
对照组 | 30 | 14(46.67) | 9(30.00) | 5(16.67) | 2(6.67) | 1(3.33) |
观察组 | 30 | 23(76.67) | 4(13.33) | 3(10.00) | 0(0.00) | 0(0.00) |
χ2 | 4.921 | 2.455 | 0.576 | 2.069 | 1.016 | |
P | 0.026 | 0.117 | 0.447 | 0.150 | 0.313 |
2.2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0.00%,对照组13.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 例数 | 头晕 | 头痛 | 心动过速 | 合计 |
对照组 | 30 | 2(6.67) | 1(3.33) | 1(3.33) | 4(13.33) |
观察组 | 3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χ2 | 4.285 | ||||
P | 0.038 |
3讨论
牙齿硬组织病变可累及牙体牙髓以及周围组织,并可引发牙髓炎,主要表现即是剧烈疼痛感,并可对牙齿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儿童是牙体牙髓病的主要患病群体,主要是因儿童口腔卫生环境不佳或细菌感染等原因所致。由于儿童群体较为特殊,因此,临床上多会采取无痛治疗的方案进行治疗,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及配合度[2]。
本文中,观察组患儿治疗时使用的麻醉剂为复方阿替卡因,研究结果显示,该组麻醉效果更好,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痛疼感更轻,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一致[3],提示在牙体牙髓病无痛治疗时,复方阿替卡因的麻醉效果优于利多卡因。分析原因:利多卡因主要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来实现阻断神经传导、神经兴奋度的作用。复方阿替卡因是口腔局麻专用药,可阻断局部神经传导,麻醉效果确切。且该药中还含有肾上腺素,可促进血管收缩,并使局部药物浓度持续时间延长,从而可提高麻醉效果。此外,该药可通过局部浸润给药,能够减轻患儿的抵触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可见,复方阿替卡因用于儿童牙体牙髓病无痛治疗时,可提升麻醉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宋杰,张光炜,卢健.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疾病治疗中的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4,30(6):1009-1012.
[2]管贤越. 复方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70-71.
[3]邹美玲. 复方阿替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无痛治疗中的效果探讨[J]. 云南医药,2020,41(3):296-297.
滦平县科学技术局 项目编号:202402A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