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张雪

江苏省无锡市梅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4112

摘要

目的:观察在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社区医院接收的老年慢阻肺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将两种护理模式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结果比较后显示,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患者焦虑情绪和肺功能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及时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从而能够提高疾病控制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社区老年慢阻肺;优质护理;效果观察

正文



慢阻肺的发生与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因素密切相关。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呼吸道感染更容易诱发慢阻肺。此外,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增加医疗负担[1]。本疾病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显著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我院对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措施,并在文献中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详细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时间段内,社区医院收治了80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并对其进行分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40例。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为(69.50±2.20)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69.00±2.1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统计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1)个体化健康管理:基于患者病史和肺功能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提高患者对慢阻肺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2)病情监测与评估: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肺功能变化和呼吸困难程度。利用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实时跟踪病情变化,确保及时调整护理策略。3)呼吸康复训练:设计呼吸操和呼吸训练程序,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力量。通过体位引流和呼吸训练,提高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效率。4)心理支持与沟通: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建立患者支持小组,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助。5)营养干预: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确保充足的营养摄入。教导患者正确的饮食方法,如少食多餐,避免过量摄入导致呼吸困难。6)药物管理:实施药物治疗管理计划,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监测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7)环境调节: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鼓励患者在室内外进行适度活动,增强免疫力。8)综合安全护理:评估患者跌倒风险,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防滑鞋、扶手等。监督患者用药和活动,预防药物过量及意外伤害。

1.3效果评判准则

1)评估工具: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估。问卷中各项指标的最高得分均为10分,得分越高表明相应指标改善程度越显著。2)焦虑评估: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量化评估。量表总分达到100分,分数越低代表焦虑症状越轻微。3)记录与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4)生活质量评估:利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价。该量表的最大可能得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式

数据处理借助SPSS25.0 软件完成,计量指标以(平均值±标准差)来描述,此外还采用t 检验,当两组数据对比显示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干预前的指标对比中,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结果相比较,观察组的患者在遵医行为、焦虑水平、肺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和表2。

1组间指标对比详情(±s)

分组

n

遵医行为/分

焦虑情绪/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观察组

40

6.2±0.2

9.6±0.5

19.5±2.4

9.5±0.7

对照组

40

6.3±0.4

8.6±0.3

19.4±2.5

12.8±1.2

t


1.4142

10.8465

0.1824

15.0233

P


0.1613

0.0001

0.8557

0.0001

2组间康复指标对比(±s)

分组

n

FEV1/L

FVC/L

生活质量/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观察组

40

1.4±0.6

1.9±0.5

1.6±0.7

2.3±0.6

57.5±5.2

92.3±7.9

对照组

40

1.3±0.5

1.6±0.2

1.5±0.6

1.8±0.4

57.6±5.3

86.6±6.5

t


0.8097

3.5233

0.6859

4.3852

0.0851

3.5238

P


0.4205

0.0007

0.4948

0.0001

0.9323

0.0007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慢阻肺患者护理特点主要体现在病情复杂性、治疗周期长、患者依从性差等方面。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护理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并发症。此外,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3]。为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我社区医院对其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干预,且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更加理想。优质护理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全面需求。它倡导个体化护理,注重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整合,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沟通技巧,实现护理服务的精细化、人性化。在社区环境中,优质护理理念还强调预防为主,通过健康教育促进患者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4-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它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个性化护理方案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其次,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减少病情恶化风险。

参考文献

[1]韩娟.优质护理在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1,18(45):242-243.

[2]刘培培.优质护理在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科学养生,2021,24(15):127.

[3]马丽珺,朱海燕.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23.16(22):58-60.

[4]邵俏平.社区护理管理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长寿,202322(7):152-153,156.

[5]关秀丽.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及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J].自我保健,2023,27(18):71-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