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下肢骨折患者VTE预防策略与安全管理观察
摘要
关键词
老年下肢骨折;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策略;安全管理
正文
引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下肢骨折已成为临床常见的骨骼损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减退、多系统并存疾病及长期卧床等因素,极易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进程。VTE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长期残疾甚至死亡,因此,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VTE预防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与前瞻性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2024年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在我院骨科住院的8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VTE预防策略与安全管理措施的观察与分析。
1.1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年龄≥60岁;确诊为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无抗凝治疗禁忌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既往有VTE病史;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预计生存期小于3个月;无法配合完成研究或随访。
样本量确定:根据前期文献回顾和临床经验,预计VTE发生率为10%,设定检验效能为80%,α=0.05,通过样本量计算公式确定至少需要72例患者,考虑到可能的失访和退出,最终纳入80例患者。
1.2数据收集
基线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BMI、骨折类型、骨折部位、手术时间、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既往用药史等信息。
VTE预防策略实施情况:记录患者接受的VTE预防措施,包括药物预防(抗凝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时间)、机械预防(弹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的使用情况)、早期活动指导与康复训练计划等。
安全管理措施执行:记录患者教育的内容、方式及频率;风险评估的结果及后续管理;医护团队协作的情况,包括多学科团队的构建、沟通机制及反馈流程;并发症监测的记录,包括VTE的早期识别、出血事件的监测及处理流程等。
1.3随访与结局指标
随访时间:自患者入院开始至出院后3个月。
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为VTE发生率,包括DVT和PE的确诊病例;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出血事件发生率、死亡率、住院天数、再入院率等。
数据收集与分析:采用电子病历系统记录患者信息,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以评估不同VTE预防策略与安全管理措施的效果。
2.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经过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收集并分析了患者的基线资料、VTE预防策略实施情况、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以及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以下是具体研究结果及数据整理成的表格。
2.1基线资料
患者的基线资料如表1所示。平均年龄为72.5±6.8岁,其中男性42例(52.5%),女性38例(47.5%)。骨折类型中,股骨颈骨折28例(35%),股骨粗隆间骨折24例(30%),股骨干骨折16例(20%),胫腓骨骨折12例(15%)。合并症方面,高血压40例(50%),糖尿病20例(25%),冠心病12例(15%),其他合并症8例(10%)。
表1 基线资料
项目 | 人数(例) | 百分比(%) |
年龄(岁) | 72.5±6.8 | - |
性别 | ||
男 | 42 | 52.5 |
女 | 38 | 47.5 |
骨折类型 | ||
股骨颈骨折 | 28 | 35 |
股骨粗隆间骨折 | 24 | 30 |
股骨干骨折 | 16 | 20 |
胫腓骨骨折 | 12 | 15 |
合并症 | ||
高血压 | 40 | 50 |
糖尿病 | 20 | 25 |
冠心病 | 12 | 15 |
其他 | 8 | 10 |
2.2VTE预防策略实施情况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VTE预防措施,其中药物预防78例(97.5%),主要使用低分子肝素;机械预防72例(90%),包括弹力袜和/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综合预防措施实施率为100%,包括早期活动指导和康复训练计划。
2.3安全管理措施执行
患者教育覆盖率达到100%,风险评估定期进行,高风险患者得到重点管理。医护团队协作良好,多学科团队定期会议,沟通机制顺畅。并发症监测方面,VTE早期识别和处理流程得到有效执行,出血事件得到及时监测和处理。
2.4结局指标
主要结局指标VTE发生率为5%(4/80),其中DVT 3例(3.75%),PE 1例(1.25%)。次要结局指标中,出血事件发生率2.5%(2/80),均为轻微出血;死亡率为0%;平均住院天数为14.5±3.2天;再入院率为7.5%(6/80),主要原因为伤口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表2 结局指标
结局指标 | 人数(例) | 百分比(%) |
VTE发生率 | 4 | 5 |
DVT | 3 | 3.75 |
PE | 1 | 1.25 |
出血事件发生率 | 2 | 2.5 |
死亡率 | 0 | 0 |
平均住院天数(天) | 14.5±3.2 | - |
再入院率 | 6 | 7.5 |
3.讨论
从基线资料来看,本研究纳入的患者群体具有代表性,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合并症等分布情况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这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往往伴随多种合并症,这增加了VTE的风险,也对我们制定预防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VTE预防策略实施方面,本研究采取了药物预防、机械预防及综合预防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结果显示,药物预防的使用率高达97.5%,主要以低分子肝素为主,这符合当前临床指南的推荐。机械预防的使用率也达到了90%,表明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机械预防措施同样具有重要地位。此外,综合预防措施的实施率为100%,包括早期活动指导和康复训练计划,这有助于促进患者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对于预防VTE同样至关重要。本研究中,患者教育覆盖率达到100%,风险评估定期进行,高风险患者得到重点管理。医护团队协作良好,多学科团队定期会议,沟通机制顺畅,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VTE风险。并发症监测方面,VTE早期识别和处理流程得到有效执行,出血事件得到及时监测和处理,这进一步降低了VTE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林云铃,潘玮. 以预防为导向的预警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J]. 基层医学论坛, 2024, 28 (30): 127-130.
[2]崔玉志. 中药封包配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 (13): 162-164.
[3]丁振华,谢文生.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 [J]. 北方药学, 2024, 21 (06): 36-37+40.
[4]孙晓妹. 早期护理对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4, 22 (15): 130-133.
[5]陈丽萍,段华. 压疮专项健康教育结合预警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J]. 黑龙江医学, 2023, 47 (22): 2759-2761.
[6]邓丽华.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认知教育在预防老年高血压伴下肢骨折术后DVT中的价值 [J]. 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 (07): 110-114.
[7]刘文文,李秀芬,张丽. 骨科特殊护理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1, 38 (S1): 119+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