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品质育人——自主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侯明花

西安市灞桥区第二幼儿园 710038

摘要

在学前教育中自主游戏的应用备受关注,这一游戏形式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和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提升幼儿参游戏参与兴趣,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幼儿身体协调能力。教师应尝试多种游戏对策,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操作,充分把握幼儿兴趣,巧妙设计游戏内容,合理设置游戏规则,培养幼儿自主意识,精心组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确保幼儿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快乐游戏、快乐成长和快乐学习。


关键词

寓教于乐;品质育人;自主游戏;学前教育;应用分析

正文


引言

在纵向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幼儿爱玩游戏的天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以自主游戏为主,将选择权和主动权交给幼儿,高度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积极挖掘幼儿潜能,通过自主游戏开启幼儿智慧大门。在基本不受限的游戏学习环境中幼儿的参与热情较足,能够放松身心,主动完成游戏任务,与他人合作互助,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一、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以开发幼儿潜能,促进幼儿自主操作和个性化游戏的育人模式。在学前教育中自主游戏的出现频率较高,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好评。相较于传统游戏,自主游戏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了游戏性和教育性的有效平衡。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较强,能够按照个人兴趣爱好以及思维习惯主动参与游戏活动,自主选择游戏伙伴、游戏素材及游戏场地,从被动接受过渡到主动探究,以较强的主人翁意识完成游戏任务,享受游戏活动的全过程[1]

二、自主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一)提供丰富游戏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操作

学前教育中的自主游戏高度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重新审视师生角色,以释放幼儿天性、发展幼儿多元能力为目标,将选择权和主动权交给幼儿,确保幼儿能够自由发挥、大胆创造。为了激发幼儿参与热情,教师应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元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操作和大胆实践,让幼儿保持高涨的游戏热情,自主利用丰富多元的游戏材料,深入感受游戏乐趣,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出色完成游戏任务。比如很多幼儿对“插片游戏”比较感兴趣,教师则可以组织开展“神奇的动物王国”主题自主游戏活动,提前准备丰富多元、颜色各异、形状不一的插片,引导幼儿自主组装插片。在反复拼接和拆卸插片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主动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教师需要扮演观察者的角色,了解幼儿的游戏活动表现,及时为幼儿提供辅助游戏材料。确保全体幼儿都能够在自主游戏中认真操作、自由探索和深度思考,形成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二)充分把握幼儿兴趣,巧妙设计游戏内容

为了发挥自主游戏的育人优势,教师应理性分析自主游戏的特征,遵循以生为本的育人准则,高度关注幼儿兴趣爱好以及思维习惯,将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内容融入其中,全面激发幼儿游戏参与热情,提升幼儿游戏动力[2]。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幼儿的言语表达、行为习惯和游戏选择,正视幼儿个体差异性,结合幼儿认知发展需要以及兴趣爱好甄选优质的自主游戏素材,在丰富游戏内容的同时提升幼儿游戏参与热情,促进幼儿交流沟通。比如在观察幼儿户外活动时,很多幼儿对昆虫比较感兴趣,教师则可以组织开展“昆虫探险”游戏活动,提前准备昆虫图书、模型以及工具和学习卡片,带领幼儿一同探索昆虫的奥秘,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和外形特征,鼓励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示常见的昆虫。借此机会提升幼儿学习主动性,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三)合理设置游戏规则,培养幼儿自主意识

在自主游戏时,幼儿的想法天马行空,导致游戏秩序陷入混乱,游戏质量得不到保障。基于此,在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合理设置游戏规则,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提升幼儿自主意识。确保幼儿能够按照规范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实现全面成长和个性化创造。首先,教师应明确游戏时间,立足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实际科学划分游戏时段,明确小组游戏时间、主题游戏时间以及开放游戏时间,提升幼儿的游戏专注度和参与深度。其次,教师应设置专门的游戏场地,将室内游戏区与开放式的室外游戏区相结合,在满足幼儿多元游戏需求的同时促进幼儿自主探究和个性化实践,保障整体的自主游戏教学效果。

(四)精心组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在组织开展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理性分析幼儿的思维习惯和实践动手能力,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设置游戏规则,合理安排游戏任务。确保游戏活动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促使幼儿自由想象、大胆探索[3]。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美术自主游戏活动,灵活融入艺术元素,鼓励幼儿感知美、理解美和创造美。为了提升幼儿游戏参与热情,教师可以提前收集树叶,开展“旧物改造”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将树叶制作成美术作品,全程参与“树叶画”创作活动。有的幼儿感觉无从下手,教师可以讲解“树叶画”的制作方法,播放“树叶画”制作视频,带领幼儿认真观看、自主模仿。在确保幼儿初步了解制作步骤后,教师可以以“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为主题,指导幼儿模仿视频中的创作者,充分发挥创造力自主剪裁树叶并将树叶涂上不同的颜色,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幼儿的参与热情较足,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能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创作出完美的“树叶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创新学前教育模式,积极利用自主游戏时,教师应高度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增强幼儿主人翁意识、挖掘幼儿潜能、开发幼儿智力为起点,优化设计多元自主游戏活动,用丰富多元的游戏材料、趣味十足的游戏内容、合理规范的游戏规则以及主题鲜明的游戏活动吸引幼儿注意力。确保幼儿顺利进入游戏状态,在游戏中开拓视野,规范言行举止,结交好朋友,实现个性化成长及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云云.基于"互联网+"的学前教育自主游戏设计与实践[J].中国新通信, 2024, 26(19):152-154.

[2] 钟晓琴.自主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学习动机激发效果研究[J].  2024(2):79-81.

[3] 张亚芳.探索学前教育中幼儿自主游戏的实施途径[C]//2023年第五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