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埋线减肥与拔罐协同护理在超重人群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刘虹

贵州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

目的:对比中医埋线减肥与拔罐协同护理在超重人群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80例超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N=40)采用中医埋线减肥治疗,对照组(N=40)采用拔罐协同护理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和体脂率均有所下降。具体而言,观察组的体质指数和体脂率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埋线减肥与拔罐协同护理在超重人群中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中医埋线减肥在体脂指数和体脂率的改善方面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

中医埋线减肥;拔罐协同护理;超重人群;疗效对比

正文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1-2]。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增加了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减肥方法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医减肥方法凭借非侵入性和副作用较小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认可[3]。其中,中医埋线减肥和拔罐减肥是两种较为常见的方法。中医埋线减肥法通过在特定穴位埋入羊肠线,持续刺激穴位,进而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脂肪分解。而拔罐减肥则通过负压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体内毒素和废物的排出。尽管埋线减肥和传统针灸减肥在临床实践中均显示出良好的减肥效果,但它们在超重人群中的具体疗效及其协同护理的效果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对比中医埋线减肥与拔罐减肥在超重人群中的疗效,并探讨两者协同护理的潜在优势,为临床减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8月至20248月期间,在我接受治疗的80例超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 18-70岁,平均(56.21±4.02)岁,病程15年,平均(3.02±0.33)年。观察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8-70岁,平均(58.55±4.24)岁,病程15年,平均(3.37±0.28)年。观察组(N=40采用中医埋线减肥治疗,对照组(N=40采用拔罐协同护理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特征上均衡,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上;(2)体质指数(BMI)在25-30之间;(3)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无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排除标准:(1)孕妇或哺乳期妇女;(2)有精神疾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者;(3)对中医减肥方法有过敏史者;(4)近3个月内接受过其他减肥治疗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观察组(N=40)采用中医埋线减肥治疗,使用一次性无菌穴位埋线包,确保所有工具和治疗区域的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根据患者的体质、肥胖类型和伴随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常用的穴位主要位于腹部、腿部及臀部等脂肪易堆积区域。针对疼痛敏感的患者,可在穴位部位涂抹局部麻醉药膏,以缓解其疼痛感。用标记笔在皮肤上标记出选定的穴位位置。使用专用的埋线针(通常是一次性无菌针),将针刺入标记的穴位。通过针管将医用蛋白线(或羊肠线)植入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肉层。蛋白线会在体内逐渐被吸收,持续刺激穴位。缓慢退出针管,确保蛋白线留在穴位内。采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针孔部位,有效预防出血及感染风险。在埋线部位覆盖无菌纱布或创可贴,保持清洁干燥。详细告知患者术后各项注意事项,包括但不限于避免剧烈运动、确保埋线部位保持干燥状态,以及短期内切勿沐浴,以防感染。每疗程4次,一共8次。根据患者的减肥效果和身体状况,调整穴位和治疗频率。建议患者结合适量运动和合理饮食,以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观察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轻微反应,如腹泻、淤青等,通常为暂时现象,会自然缓解。如出现严重不适或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处理。

对照组(N=40采用拔罐协同护理治疗,了解患者的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评估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及心理状况。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确保所有物品清洁并准备好。向患者解释拔罐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利用酒精棉球对皮肤表面进行彻底清洁,确保操作区域干净无菌。在拔罐器的内部涂抹一层拔罐油或者橄榄油,以减少皮肤受到刺激的可能性。点燃酒精棉球,在火罐内转动,使罐内形成负压后迅速叩至已经选择地拔罐部位上。确保火罐稳固后方可离开,以防脱落,并根据需要适时留罐。过程中需密切留意火罐吸附状态及皮肤色泽变化。每隔2天进行一次拔罐治疗,共治疗15次。根据患者的感觉和皮肤反应,适时调整拔罐时间和位置。操作结束后,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归置床位,确保其处于舒适姿势。随后清理所用物品,详细记录并签名确认。向患者说明拔罐后可能出现的皮肤反应,诸如紫红色瘀斑或水疱,这些均为正常现象,通常数日后会自行消退。如水疱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注意事项:拔罐时应选择适当体位,拔罐过程中不宜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拔罐时宜选择肌肉丰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宜拔罐。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体质指数变化情况;(2)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血压和血脂变化情况;(3)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度,评量表为医院自制,10分制,810分为满意,47分为基本满意,13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并进行χ²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则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在本研究中,当P值小于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体质指数变化情况kg/m²

1  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体质指数变化情况(kg/m²)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

对照组

40

27.56±2.10

25.14±1.46

24.22±1.84

观察组

40

28.01±2.12

23.21±1.52

22.32±2.03

2.2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体脂率变化情况

2 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体脂率变化情况(%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3个月

对照组

40

28.53

26.21

24.22

观察组

40

28.01

25.84

22.61

2.3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度

3  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度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0

22

13

5

35(87.50%)

观察组

40

28

10

2

38(95.00%)

3总结

中医埋线是一种结合了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的治疗方法[4]。它通过在特定穴位埋入可吸收的蛋白质线(如羊肠线),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埋线减肥可以减少食欲,促进脂肪分解,改善身体曲线。拔罐协同护理治疗减肥是一种结合中医传统疗法和现代护理手段的综合减肥方法[5]。刺激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养分供应,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燃脂,排出多余水分和毒素,减轻水肿,使身体轻盈,同时加速淋巴流动,排除废物,减少皮下脂肪。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体质指数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体脂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体脂率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医埋线减肥在超重人群中的减肥效果更为显著。中医埋线减肥通过在穴位埋入羊肠线,持续刺激穴位,调节人体代谢和内分泌功能,从而达到减肥效果[7]。中医埋线减肥是一种微创治疗,痛苦较小,且技术较为成熟,正规操作下风险较低。除了减肥效果,埋线还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有助于整体调理身体状态。埋线减肥的效果较为持久,反弹率较低。埋线减肥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人效果显著,而有些人效果不明显。需要注意事项为了确保安全和效果,建议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埋线减肥。在进行埋线减肥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埋线减肥。埋线后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碰水,以防感染。拔罐协同护理通过负压吸引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湿气和毒素,改善身体代谢功能[6]。拔罐如果操作不当或消毒不彻底,拔罐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对于某些带有炎症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拔罐会加重病情,因此需要谨慎使用。但操作不当或力度过大,会损伤皮肤,引发感染。频繁拔罐则会使皮肤粗糙,松弛,出现淤青。过度拔罐会使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拔罐需要专业的操作和护理,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拔罐减肥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看到明显的效果,而有些人则可能效果不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中医埋线减肥是一种微创治疗,痛苦较小、患者接受度高等因素有关[8]。埋线减肥不仅可以帮助减肥,还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中医埋线减肥与拔罐协同护理在超重人群中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中医埋线减肥在体脂指数和体脂率的改善方面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满意度更高。因此,中医埋线减肥可作为超重人群减肥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要注意的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仅在一家医院进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研究需扩大样本量,并在多家医疗机构中开展,以进一步验证并巩固本研究所得结论。本研究尚未纳入饮食与运动因素对减肥成效的考量,未来研究可整合饮食调控与运动干预措施,深入探究其对减肥效果的潜在影响。

参考文献

[1]马靖茹,王智奕,孙美晨,.中国超重肥胖流行状况与防控工作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4, 25(4):406-412.DOI:10.16506/j.1009-6639.2024.04.004.

[2]张帅,李成跃,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 2000-2019年中国汉族大学生消瘦及超重肥胖的变化趋势[J]. 现代预防医学,2024,51(12):2270-2276. DOI:10.20043/j.cnki.MPM.202402041.

[3]罗冬强,邵莹,潘凯瑶,黄美婷,刘峰.间歇性禁食对超重及肥胖患者体重和代谢指标影响的网状荟萃分析[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4):291-296.DOI:10.3760/cma.j.cn121383-20220111-01019.

[4]曲伸,冉津川,孙文善.重视中医穴位埋线在肥胖中心化治疗中的作用[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4(1):1-6.DOI:10.12289/j.issn.1008-0392.22275.

[5]师天羽.拔火罐在风寒湿痹型膝痹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养生, 2017(22):2.DOI:CNKI:SUN:YSXD.0.2017-22-098.

[6]郭少义.中医拔火罐疗法的操作及护理[J].人人健康, 2018, No.483(22):115+142.DOI:CNKI:SUN:RRJK.0.2018-22-107.

[7]潘玫竹,孙月敏,时静怡,. 基于中医体质理论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26(6):107-111.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6.021.

[8]龚慧敏. 优质护理干预在中医埋线减肥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医学美学美容,2024,33(4):185-188. DOI:10.3969/j.issn.1004-4949.2024.04.0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