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实施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及降低心肌损伤作用研讨
摘要
关键词
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急性心肌梗死;用药效果;心肌损伤
正文
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特点较多,例如急性发作以及病情严重等[1]。发病后,如果未在短时间合理给予血管疏通治疗,则会呈现出较高的疾病死亡率[2]。在发病期间,会导致患者呈现出胸骨后疼痛症状,而且心电图也发生不断变化,所以为将患者的心脏受损程度缓解,在短时间选择有效方法给予治疗,意义显著[3]。本次研究充分分析在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工作期间,同氯吡格雷用药效果比较,替格瑞洛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展开下述的阐述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我院2022年10月~2024年8月时间范围内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本次药物治疗小组划分依据为投掷硬币法;参照组(27例):男患者共计16例,女患者则为11例;年龄的分布范围为58~79岁,计算为(62.25±3.15)岁平均值;发病至手术时间的分布范围为3~13h,计算为(5.19±0.29)h平均值;研究组(27例):男患者共计17例,女患者则为10例;年龄的分布范围为59~81岁,计算为(62.29±3.19)岁平均值;发病至手术时间的分布范围为2~14h,计算为(5.22±0.27)h平均值;两组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
1.2 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临床各项诊断得以证实;②患者临床均接受介入治疗;③对于氯吡格雷药物以及替格瑞洛药物均耐受;排除标准:①存在先天性心脏病;②表现出凝血机制受损;③属于复发性心梗。
1.3 方法
1.3.1 参照组方法
临床选择氯吡格雷药物完成疾病治疗。在手术前,选择600mg药物实施口服治疗,选择在早晨用药治疗。手术后,则调整75mg剂量用药治疗,同样选择早晨用药治疗,共实施为期12周治疗。
1.3.2 研究组方法
临床选择替格瑞洛药物完成疾病治疗。在手术前,选择180mg药物实施口服治疗,选择在早餐后以及晚餐后用药治疗。手术后,则调整90mg剂量用药治疗,同样选择在早餐后以及晚餐后用药治疗,共实施为期12周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 用药总有效率组间比较
本次研究在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用药疗效期间,具体的判定标准为:
显效:患者系列心梗症状全部消失,未表现出心律失常等系列问题;有效:患者系列心梗症状均轻微,偶尔表现出心律失常等系列问题;无效:患者系列心梗症状均无缓解,呈现出心律失常等系列问题。
1.4.2 心肌损伤指标水平组间比较
本次研究在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损伤指标期间,主要从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cTnⅠ(肌钙蛋白Ⅰ)两方面展开评定,主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展开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统计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结果数据,对于用药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临床合理实施X2检验,并予以[n(%)]表示;对于心肌损伤指标水平为计量资料,临床合理实施t检验,并予以表示;以P<0.05为呈现出显著差异。
2、结果
2.1 用药总有效率组间比较
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参照组展开比较,用药总有效率表现为显著提升(P<0.05)。(见表1)
表1 用药总有效率组间比较[n(%)]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研究组(n=27) | 19(70.37) | 7(25.93) | 1(3.70) | 26(96.30) |
参照组(n=27) | 11(40.74) | 8(29.63) | 8(29.63) | 19(70.37) |
X2 | 4.8000 | |||
P | 0.0284 |
2.2 心肌损伤指标水平组间比较
治疗前,心肌损伤指标水平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心肌损伤指标水平测定结果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 心肌损伤指标水平组间比较 ()
组别 | CK-MB(U/L) | cTnⅠ(ng/m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研究组(n=27) | 258.13±24.29 | 124.52±18.75 | 89.33±11.92 | 40.35±2.25 |
参照组(n=27) | 258.15±24.41 | 190.19±27.66 | 89.35±11.93 | 70.71±2.29 |
t | 0.0030 | 10.2115 | 0.0061 | 49.1389 |
P | 0.9976 | 0.0000 | 0.9951 | 0.0000 |
3、讨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而言,其呈现出病情严重的特点[4]。疾病主要因为患者冠脉发生阻塞导致患病,如果未有效修复患者的梗死情况,则会导致患者表现出心力衰竭疾病,所以采取有效方法,将患者的血管迅速疏通,意义显著[5]。
结合此次的研究结果,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参照组展开比较,用药总有效率表现为显著提升;治疗后,心肌损伤指标水平测定结果表现为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原因,临床治疗期间,以往以氯吡格雷药物应用居多,其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可以获得一定效果。但此种药物代谢途径主要通过肝脏完成,所以部分患者完成治疗后,会表现出肝脏损伤情况,而且其对于心血管疾病治疗具有缺陷,无法有效改善心肌损伤。而替格瑞洛药物有效应用,其对于氯吡格雷针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缺陷可以充分弥补,可将药物抵抗有效减轻,在抗血小板方面,效果更快更强。并且其发挥抗血小板效应无需通过肝脏代谢酶生物转化完成,可通过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有效抑制,而对患者的心肌细胞给予保护,获得上述理想用药结果。
综上所述,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期间,同氯吡格雷用药效果比较,替格瑞洛药物的有效应用,可明显提升用药疗效,显著促进患者心肌损伤的降低。
【参考文献】
[1]王倩,任琳,陈皓,等. 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4,26(1):110-112,118.
[2]罗华龙,周之征. 探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J]. 系统医学,2024,9(9):105-107,111.
[3]李瑜萍,黄育娜,朱进华,等.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中的效果[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4,30(1):109-111.
[4]肖海佳,张楠,吕向楠. 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效果比较[J]. 中国实用医刊,2024,51(19):90-93.
[5]高伟.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中炎症因子及术后冠脉血流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4):1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