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科老年患者给予全身麻醉与基础麻醉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对比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马婷婷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科老年患者给予全身麻醉与基础麻醉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脊柱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160例,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全麻组)和基础麻醉组(基础组),每组80例。全麻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基础组采用基础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天,全麻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明显低于术前,而基础组的MMSE评分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术后3天,全麻组和基础组的MMSE评分均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术前水平。全麻组术后1天和术后3天的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基础组。结论:与基础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对脊柱科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大,可能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增加。因此,在选择麻醉方式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及手术需求,合理选择麻醉方式,以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

脊柱科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基础麻醉;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

正文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脊柱疾病患者日益增多,手术治疗成为治疗脊柱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减退、代谢减慢等因素,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降低,术后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等并发症。麻醉手术后早期出现的称为谵妄delirium):另一类持续时间较长的称为术后认知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POCD是指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以及记忆受损。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语言理解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对于优化麻醉方案、降低POCD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脊柱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具体为:年龄:所有入选患者年龄均≥65岁,确保研究对象的老年特性。ASA分级: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Ⅲ级,表示患者身体状况相对稳定,适合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类型:所有患者均为择期行脊柱手术治疗,手术计划明确,非急诊手术。知情同意: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设定以下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或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被排除,以避免这些因素对手术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术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也被排除,因为这可能影响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理解与配合。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适合参与研究,因为这些器官的功能不全可能增加手术和麻醉的风险。对麻醉药物过敏的患者同样被排除,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安全。患者分组与基线资料比较:将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全麻组)和基础麻醉组(基础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体如下,且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性别:全麻组男性42例,女性38例;基础组男性45例,女性35例。两组性别比例相近。年龄:全麻组平均年龄(72.3±5.6)岁;基础组平均年龄(71.8±6.1)岁。两组年龄分布无显著差异。体重:全麻组平均体重(65.2±10.3)kg;基础组平均体重(66.7±9.8)kg。两组体重差异不大。ASA分级:全麻组ASAⅠ级20例,Ⅱ级45例,Ⅲ级15例;基础组ASAⅠ级18例,Ⅱ级47例,Ⅲ级15例。两组ASA分级构成相似。手术时间:全麻组平均手术时间(120.5±30.2)分钟;基础组平均手术时间(118.7±28.9)分钟。两组手术时间相近。综上所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上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1.2 麻醉方法

全麻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术前30分钟给予阿托品0.5mg肌注,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2mg/kg、芬太尼3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4~6mg/(kg·h)、瑞芬太尼0.1~0.2μg/(kg·min)持续泵注,并根据手术刺激强度和患者生命体征调整麻醉深度。手术结束前30分钟停用肌松药,手术结束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术后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镇痛。基础组采用基础麻醉方式,术前准备同全麻组。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mg/kg,行区域神经阻滞麻醉。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1~2mg/(kg·h)持续泵注,并根据手术刺激强度和患者生命体征调整麻醉深度。手术结束前停用丙泊酚。

1.3 观察指标

采用简易精神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术后3天的认知功能。MMSE量表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5个方面,总分30分,分数越低表示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全麻组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础组的MMSE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全麻组和基础组的MMSE评分均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术后1天和术后3天的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术前

术后1天

术后3天

全麻组

28.6±2.3

25.1±3.2

27.2±2.8

基础组

28.8±2.1

28.0±2.5

28.5±2.2

t值

0.421

4.876

2.345

P值

>0.05

<0.05

<0.05

患者POCD术前术后比较

时间点

全麻组POCD发生率(%)

基础组POCD发生率(%)

P值

术前

0

0

-

术后第1天

17.5

8.75

<0.05

术后第3天

15.0

5.0

<0.05

术后第7天

10.0

2.5

<0.05

 

三、讨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手术创伤、麻醉药物、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本研究通过对比全身麻醉和基础麻醉对脊柱科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优化麻醉方案、降低POCD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

3.1 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全身麻醉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患者暂时失去意识和痛觉,从而达到手术操作的目的。然而,全身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全麻组术后1天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术前,说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可能与全身麻醉药物对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术后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此外,全身麻醉还可能影响脑血流和脑代谢,进一步加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3.2 基础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基础麻醉是指在手术部位或支配该部位的神经丛、干、节注射局麻药,以阻滞神经传导,从而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与全身麻醉相比,基础麻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也较小。本研究结果显示,基础组术后1天的MMSE评分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基础麻醉对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这可能与基础麻醉主要作用于局部神经,对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较弱有关。此外,基础麻醉还可以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术后炎症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3.3 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麻组术后1天和术后3天的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基础组,说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大于基础麻醉。这可能与全身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抑制作用、术后炎症反应加重等因素有关。而基础麻醉由于主要作用于局部神经,对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较弱,且可以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因此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比脊柱科老年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与基础麻醉后的短期认知功能变化,发现两者均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程度和性质有所不同。全身麻醉后,部分患者短期内可能出现注意、记忆、定向、知觉、精神运动性行为和睡眠障碍等短暂的器质性脑综合征Organicbrainsyndro me)其特点是昼轻夜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可能与麻醉药物对大脑神经传递的暂时影响有关。而基础麻醉,如局部椎管内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患者由于机体退行性变化,其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可能较慢,因此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护理。为降低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认知功能状态,优化麻醉方案,并在术后进行密切的监测和认知训练。综上所述,脊柱科老年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麻醉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虽然全身麻醉在手术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相比之下,基础麻醉可能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但仍需综合考虑手术需求、患者健康状况及麻醉药物的代谢特点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 中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中疼痛评分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J]. 张啟维;徐宏兵;尹自龙.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02)

[2] 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病情不确定感与其负性情绪、认知功能的相关性[J]. 李宝田;郭亮兵;刘晓曦;杨广辉.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05)

[3] 充气式保温毯对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寒战的缓解效果. 金伟娟;谷卫芬.中国乡村医药,2020(10)

[4] 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郭雪叶.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20)

[5] 尿管留置对胸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赵金兰;邱姝婷;许宁惠;龚仁蓉;杨梅;李为民;车国卫.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6(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