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
正文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若不积极干预,可引起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血压水平持续升高会导致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引起慢性心力衰竭[1]。慢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活动耐力降低、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长,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此类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总体预后较差。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目前临床对于该病主要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等[2]。但是常规治疗方案的疗效不够理想,因此可以加入其他治疗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是一种复方药物,主要成分为沙库巴曲和缬沙坦,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可以降低心衰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为了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100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0月100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6~78岁,平均(55.6±5.2)岁。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8~79岁,平均(56.1±5.6)岁。入选标准: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排除标准: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具体措施为:口服10mg盐酸贝那普利片,1天1次;口服47.5mg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1天1次。上述药物连续服用4周。
观察组加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常规用药方法同对照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用药方法为:口服200mg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1天2次,连续服用4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差异,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本次疗效标准:显效:血压水平正常且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完全缓解;有效:血压水平下降且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无效:血压水平以及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进行表述,两组均数计量值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表述,两组计数值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差异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差异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n=50) | 30 | 18 | 2 | 96.0 |
对照组(n=50) | 16 | 24 | 10 | 80.0 |
X2值 | 5.256 | |||
P值 | 0.042 |
2.2两组不良反应差异
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差异
组别 | 血管性水肿 | 低血压 | 肾功能损害 | 高钾血症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n=50) | 1 | 1 | 0 | 1 | 6.0 |
对照组(n=50) | 0 | 1 | 1 | 0 | 4.0 |
X2值 | 1.124 | ||||
P值 | 0.103 |
2.3两组心功能指标变化
两组治疗前LVEF、LVEDD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治疗后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心功能指标变化
组别 | LVEF(%) | LVEDD(mm)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n=50) | 42.6±5.4 | 57.3±1.5 | 54.3±6.3 | 40.2±4.5 |
对照组(n=50) | 42.3±5.6 | 53.6±1.9 | 54.6±6.4 | 45.7±5.9 |
t值 | 1.145 | 5.326 | 1.245 | 5.246 |
P值 | 0.105 | 0.043 | 0.115 | 0.042 |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变化,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对社会公共健康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高血压的病程长,若不积极控制血压,可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也是高血压患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3]。高血压对于心脏损害的发生机制为: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引起炎症因子表达,导致心室肥大;同时血压波动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引起心室重塑,最终引起心力衰竭。因此抑制心室重构是目前改善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浴火的关键。
目前临床对于此类患者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治疗方案为贝那普利+美托洛尔。贝那普利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从而减少醛固酮生成、抑制血管收缩,降低血压水平,对于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美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该药物可以降低心率,从而减少心排出量,降低血压,在高血压、心力衰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4]。但是常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不够理想,因此可以联合其他治疗药物。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中的沙库巴曲可以抑制脑啡肽酶,促进血管活性肽的释放,从而提高血清B型钠尿肽水平,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同时可以抑制神经内分泌,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室重塑,改善患者的心功能[5];缬沙坦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有助于改善心肌功能。有研究指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β受体阻断剂,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与文章研究结果相符[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拮抗血管紧张素II受体的作用,并且可以抑制脑啡肽释放,具有降低血压、心脏负荷的双重作用,可以延缓心室重构,稳定患者的病情状况。LVEF是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健康人群LVEF水平在50~70%,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功能下降,LVEF显著下降,因此可通过该指标来评估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LVEDD是评估左心室大小与功能的常用指标,健康人群LVEDD在28~38mm,高血压引起的心脏损害会促使左心室肥大,引起LVEDD增大,因此可通过该指标来评估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常规用药剂量范围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不良反应少,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次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意义(P>0.05),由此可见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美托洛尔、内那普利联合应用,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金艳,崔少楠,曹月娟.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23(12):1268-1271.
[2] 张子健,乔香玲,李晓增,等.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以及对AngⅡ、FGF23水平的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9):1091-1094.
[3] 况元明,杜海林,龙伟.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丹红注射液在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分析[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3,25(6):710-712.
[4] 王婧,张英强,陈芡茹,等.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心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21,21(5):500-502,508.
[5] 彭文近,李彤,刘迎午,等.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重组人脑利尿钠肽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6):572-575.
[6] 邓先柱,冯文化,李强,等.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在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学,2023,43(9):9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