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RT对腹部肿瘤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IGRT;腹部肿瘤;临床疗效;靶区定位
正文
引言
腹部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重点与难点。传统的腹部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肿瘤的发展,但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的出现为腹部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它能够实时监测肿瘤的位置变化,为放疗提供更加精准的定位信息,从而有望提高腹部肿瘤的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一、IGRT技术概述
(1)IGRT的基本原理
IGRT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治疗过程中获取患者的实时影像信息,对比计划阶段获取的图像信息,从而确定肿瘤的实际位置与计划位置之间的偏差[1]。这些影像信息可以来自多种成像设备,如锥形束CT(CBCT)、千伏级CT(kV-CT)、兆伏级CT(MV-CT)等。以CBCT为例,在放疗过程中,患者位于治疗床上,通过CBCT设备采集照射野内的图像,这些图像经过特殊的算法处理后,可以重建出三维图像。将此三维图像与治疗计划中的CT图像进行配准,就能够精确地计算出肿瘤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变化。
(2)IGRT的技术分类
IGRT技术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成像的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千伏级和兆伏级成像两种主要类型。千伏级成像设备(如kV-CBCT)的能量相对较低,其优势在于成像软组织对比度较高,对于腹部软组织丰富的肿瘤,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边界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例如,对于肝癌、胰腺癌等腹部实体肿瘤,千伏级成像可以较好地区分肿瘤组织和周围的血管、肝实质等结构。而兆伏级成像设备(如MV-CBCT或MV-CT)能量较高,其主要优点是穿透性强,受患者体型、组织厚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小[2]。在对肥胖患者的腹部肿瘤进行成像时,MV-IGRT技术可能更具优势,能够准确地获取肿瘤的位置信息。
二、腹部肿瘤临床治疗现状及挑战
(1)腹部肿瘤的常规治疗手段
腹部肿瘤的常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手术是许多腹部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早期腹部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例如,对于早期的胃癌、结肠癌患者,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及相应的淋巴结清扫,有较高的治愈率。然而,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手术风险高、对患者身体机能影响大等。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对于一些不能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后辅助治疗的腹部肿瘤患者有较好的效果。但是,传统的放疗存在精度不够的问题,可能会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例如在对肝癌进行放疗时,可能会损伤到周围的肝脏实质、血管和胆管等。化学治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在腹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化疗可以与手术、放疗等联合使用。
(2)腹部肿瘤治疗中的定位与精度问题
在腹部肿瘤的常规治疗中,定位与精度问题是一个关键挑战,由于腹部器官的解剖结构复杂且具有较大的生理运动性,使得精确的治疗定位变得十分困难。以肝脏肿瘤为例,在放疗过程中,呼吸运动会引起肝脏的上下移动以及左右摆动,这种运动可能会导致肿瘤的照射剂量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传统的放疗技术在应对这些问题时往往存在不足,三维适形放疗(3D-CRT)虽然能够在三维空间上使照射野与肿瘤的形状相匹配,但对于肿瘤位置的变化适应性较差。因此,提高腹部肿瘤治疗的定位精度是改善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三、GRT对腹部肿瘤患者临床疗效的具体影响
(1)IGRT在腹部肿瘤靶区定位中的高精度特性
IGRT技术在腹部肿瘤靶区定位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精度,其强大的影像采集和分析能力可以精确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如前所述,通过千伏级或兆伏级成像设备获取的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腹部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一些不规则形状的腹部肿瘤,IGRT可以通过多平面成像和三维重建技术准确地勾勒出肿瘤的轮廓。例如,在对胰腺癌的放疗定位中,IGRT能够精确地识别出胰腺肿瘤与周围的血管、胰管以及胃、十二指肠等器官的位置关系,确保放疗射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肿瘤靶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此外,IGRT技术还可以对肿瘤的细微变化进行监测,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自身的生物学行为、坏死或者出血等因素而发生变化。IGRT能够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并更新肿瘤的位置信息。
(2)基于IGRT的精准定位对治疗方案的优化指导
在治疗计划制定阶段,IGRT提供的准确靶区信息可以使放疗物理师和医生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放疗计划。例如,根据肿瘤的精确位置和周围正常组织的分布情况,可以确定最佳的照射角度、剂量分布等。对于腹部有多个肿瘤结节或者肿瘤累及多个器官的患者,IGRT能够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病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如果采用手术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模式,IGRT可以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确定最佳的手术切除范围,同时为放疗提供精确的术前定位,提高放疗的针对性。在放疗过程中,IGRT还可以实时监测肿瘤的运动情况,从而调整放疗的实施,例如,对于呼吸运动明显的肝脏肿瘤患者,可以根据呼吸周期和肿瘤的运动规律,采用呼吸门控技术结合IGRT进行放疗[3]。
(3)IGRT对治疗疗效评估及后续治疗决策的优化
IGRT技术在腹部肿瘤治疗疗效评估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IGRT影像,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肿瘤的大小、形态和密度变化,从而准确判断治疗效果。对于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大小变化、形态改变或者转移情况,IGRT能够及时发现。例如,如果发现腹部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新的转移灶,通过IGRT可以精确地确定转移灶的位置和大小,为后续的治疗决策提供依据。在后续治疗决策方面,IGRT提供了重要信息,例如,如果治疗效果良好,肿瘤体积明显缩小,IGRT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可以进一步缩小放疗范围或者降低放疗剂量,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结语
综上所述,IGRT技术腹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它以高精度的靶区定位能力,克服了传统腹部肿瘤治疗中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在治疗疗效评估和后续治疗决策方面,IGRT也提供了一种可靠且直观的手段,有助于医生及时准确地了解治疗效果,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IGRT在腹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进一步改善腹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宇亭,周飞宇,张富利,等.兆伏级CT图像引导自适应放疗中生成合成CT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4,41(07):813-820.
[2]闫少杰.兆伏级锥形束CT成像剂量及其致继发肿瘤终生归因风险预测研究[D].南华大学,2022.
[3]苏心怡.4D-CT联合呼吸门控技术在肺癌立体定向体部放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5,38(06):962-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