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调音乐护理对抑郁症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邱亚娟

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常州医疗区 江苏 常州213000

摘要

目的:探讨角调音乐护理对抑郁症失眠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4年1-12月76例抑郁症失眠患者,随机分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角调音乐护理,比较两组睡眠质量、抑郁情绪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度(97.36%)高于对照组(81.57%),护理前两组PSQI量表、HAMD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PSQI量表、HAMD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并影响患者抑郁症的治疗,对患者开展角调音乐护理,则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睡眠质量、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重视。


关键词

抑郁症失眠;角调音乐护理;睡眠质量;抑郁情绪

正文


抑郁症失眠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患者由于抑郁症引起睡眠障碍,导致失眠、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间缩短、早醒等情况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1]。该症患者的治疗难度较高,失眠是由于抑郁症引起的并发症,同时由于患者长期失眠,使得其脑神经的休息较差,其心理弹性也随之下降,进一步加重了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充分重视失眠的干预,传统护理干预无法彻底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需要采取更加积极、针对性更强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临床研究显示,音乐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有较好的舒缓、宣泄效果,因此通过音乐疗法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角调音乐是中医理论中特定的音乐类型,经研究显示,对抑郁症的治疗有显著的作用,针对抑郁症失眠的护理干预报道则相对较少[2]本文对所选抑郁症失眠患者开展角调音乐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241-12月76抑郁症失眠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对照组38/组观察组19例,女19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9.47±2.37)岁病程412年,平均病程(8.13±2.11)年对照组17例,女21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40.58±2.68)岁病程411年,平均病程(7.28±2.64)年。患者均自愿签署同意书,无中途脱落情况,患者均自主配合实验,能够耐受实验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即辅助患者进行睡眠质量的监测,并开展睡眠指导,同时针对患者抑郁病情进行护理干预,直至患者病情有效控制。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角调音乐护理。

①建立小组。由护士长与治疗师分别作为组长、副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指导其熟练掌握角调音乐护理的相关技术,确保可以熟练掌握技术后,方可对患者进行实际的干预。同时以月为单位,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估。

②开展护理。根据护理实施的实际情况,将角调音乐护理分为2个部分。第一阶段,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对音乐疗法的接受程度等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向其强调治疗的重要性,进行治疗的宣教,确保患者可以充分了解角调音乐护理的相关操作,做到依从护理。同时整理角调音乐中较为常见的乐曲,包括《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鹧鸪飞》等,利用MP3、U盘、蓝牙音箱等进行播放,如患者希望用自身的设备,则向患者分享下载资源,详细讲解音乐护理的方法。第二阶段,实施角调音乐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MP3、蓝牙音箱的使用方法,并告知其收听的时间及分贝数,患者的收听时间应以30分钟为宜,分贝数以50-60分为为宜,在收听后需卧床休息,1次/日,连续收听15天。

③护理质量评价。由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进行情感宣泄,使其可以舒缓情绪,辅助抑郁症失眠的治疗。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护理依从度=完全依从+部分依从/38*100%。完全依从:患者能够完全遵照医嘱、护理指导完成日常治疗;部分依从:患者能够部分完成,存在一定的不依从行为;不依从:患者完全无法依从治疗与护理,甚至出现抵触行为。对比两组护理前后PSQI量表、HAMD量表评分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7.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x±s)表示,并分别进行c2和t检验,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护理依从度(97.36%)高于对照组81.57%)护理前两组PSQI量表、HAMD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PSQI量表、HAMD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护理前后PSQI量表、HAMD量表评分比较`x±s)[n(分)]

组别

例数

PSQI量表评分

HAMD量表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8

12.78±1.68

2.71±0.24

35.47±2.16

8.47±0.63

对照组

38

12.55±2.41

8.47±1.47

36.42±2.47

21.84±1.48

t

-

0.5782

11.2113

0.7782

13.4648

P

-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论

抑郁症失眠是临床高发疾病,中医理论则将失眠看作是“不寐”,认为患者是由于阴阳不交、营卫失调影响导致的疾病,将抑郁症看作“郁证”,上述两种疾病均与肝脏有密切的关联,临床认为肝郁是导致两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患者多存在情志损伤、肝气瘀滞、阴阳不调等表现[3]。针对这一问题,中医采取多种技术进行治疗,其中五音疗法的临床应用较多,五音疗法的治疗效果较好,其中角调针对抑郁症失眠的治疗效果显著。角调在中医五音当中属于春音,是朝气蓬勃之音,能够提供愉悦、积极、乐观的观感,因此对抑郁症失眠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干预效果[4]。针对患者抑郁症失眠的干预,采取角调音乐护理十分关键。通过每天定时进行角调音乐的收听,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避免其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在加强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作用显著[5]

实验表明,观察组护理依从度(97.36%)高于对照组81.57%)P<0.05),可见对抑郁症失眠患者进行角调音乐护理干预时,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护理干预的认可程度更高,能够提高护理的依从性。角调音乐能够对抑郁症失眠患者产生较好的情绪疏导效果,且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并未对患者造成过于明显的影响,因此患者的认可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依从性。护理前两组PSQI量表、HAMD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量表、HAMD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护理干预前,抑郁症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抑郁症严重程度较高,同时对患者开展角调音乐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症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舒缓,对减轻由于抑郁影响产生的失眠有明确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患者抑郁影响引发的失眠症状,将患者从失眠、抑郁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中解放,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万海燕.正念冥想训练配合角调音乐疗法干预对老年抑郁症伴失眠患者心境状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4,31

[2]高远.角调音乐护理对抑郁症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4,45.

 [3]张培,耳穴压豆联合角调音乐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2023,9. 

[4]段娜.角调音乐疗法联合心理疏导对慢性失眠伴抑郁障碍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2021,27.

[5]杨菊丽.角调音乐疗法对抑郁症失眠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海南医学202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