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合并慢性CO中毒脑病1例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周文超,郑胜哲*

吉林 延吉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133000

摘要


关键词

脑梗死;一氧化碳中毒;病例分析

正文


分析一例头部核磁提示脑炎患者的病因,头部核磁表现为FLAIRT2WI呈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的影像,在CO中毒迟发性脑病和脑炎均可出现,临床上易发生误诊,以此患者为例,为临床上类似的情况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一、病例摘要

     患者,女,52岁,以“头痛48小时”为主诉入院。该患病例特点如下:1.中年女性。2.静态起病。3.该患缘于入院前48小时前出现头痛,表现为整个头部胀痛,为阵发性,伴记忆力下降,患者1周前因感冒于当地社区医院静滴青霉素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故到我院门诊就诊,行头部MRI示“左侧丘脑急性梗死,脑内多发脱髓鞘改变,待排脑炎;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多发缺血性脑白质病变(Fazekas III级);垂体窝异常信号,不除外囊肿。”考虑为“脑梗死”,为系统诊治收入院。病程中无肢体活动不灵,无抽搐,饮食、睡眠可,大、小便通畅。4.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平素口服“替米沙坦”治疗;否认其他系统疾病史;否认过敏史。5.查体:血压144/81mmHg,神清语明,计算力、理解力、定向力及判断力可,记忆力下降,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无眼震及复视,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双侧软腭上抬有力,悬雍垂居中,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V级,深浅感觉正常,双侧腱反射对称,病理反射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NIHSS评分:0分。MRS(发病前):0分。吞咽功能:I级。6.辅助检查:头部MRI左侧丘脑急性梗死。脑干、胼胝体、双侧基底节、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区及额叶皮质下见多发斑块状异常信号灶,FLAIRT2WI呈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脑室系统显示正常,脑沟未见增宽,中线结构居中。垂体窝内椭圆形异常信号,大小约0.6×0.3cmT2WI呈高信号。脑MRA: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颈动脉、椎动脉彩超: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增厚伴斑块形成(单发),右侧椎动脉全程狭窄(生理性),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形成(单发),无名动脉斑块形成(单发)。心脏彩超:心功能:EF62%FS31%。主动脉瓣前向流速偏高。胸部CT:左肺结节;主动脉及冠脉壁钙化;双侧胸膜壁增厚。血化验未见明显异常。7.临床诊疗过程:反复询问病史,患者长期居住于平房,平日以烧秸秆的方式取暖,且患者多年前的头部核磁已有多发脱髓鞘改变,故考虑有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治疗上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炎、改善循环、神经保护,调脂、稳定斑块,高压氧治疗。

二、讨论

本例患者以阵发性头痛伴记忆力明显下降为主要症状,头部核磁示“左侧丘脑急性梗死,脑内多发脱髓鞘改变,待排脑炎”,故最初考虑为脑梗死合并脑炎,治疗上暂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炎、改善循环、神经保护,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预行腰椎穿刺术。后仔细阅片及询问患者家属,家属诉其长期烧秸秆,家中通风不良,并审阅患者几年前的头部核磁检查,发现头部核磁示多发脱髓鞘改变,故暂未行腰椎穿刺术,给予高压氧仓治疗,经上诉治疗后,患者自觉头痛较前减轻,但记忆力下降仍未明显缓解,可能与长期慢性一氧化碳中毒有关,部分脑组织已缺血缺氧坏死,恢复效果欠佳。

一氧化碳中毒常见的原因是烧煤炭取暖,煤炉产生的气体中包含CO,如果室内通风不良或产生的CO较多,会导致吸入CO中毒。本例患者家中常燃烧秸秆产生大量烟雾,人体处于烟雾环境中透风不良,长期反复低浓度接触CO,导致慢性CO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在于人体吸入CO后,CO进入肺毛细血管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即使吸入较低浓度的CO也可产生COHbCOHb与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部分结合,这种结合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更牢固,且抑制另外3个氧结合位点释放氧,使血红蛋白无法有效地携带氧气到身体组织,引起组织细胞缺氧。此外,CO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二价铁结合,抑制了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的呼吸和氧化过程,阻碍氧气利用,[1]导致细胞能量代谢的紊乱,影响细胞功能和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

CO中毒时,体内代谢活跃的器官更易受损,尤其是大脑和心脏在无氧环境中,脑内的ATP迅速耗尽,导致钠泵转运功能紊乱,钠离子在细胞内大量蓄积,进而引发细胞水肿。缺氧还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加剧脑部循环障碍。[2]同时,脑内酸性代谢产物蓄积,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脑细胞间质水肿。[3]脑血液循环障碍可引发脑血栓形成、脑组织缺血坏死及广泛脱髓鞘病变,[4]造成病人发生迟发性脑病。

迟发性脑病是指急性CO中毒后病人恢复意识的情况下,经过2-60天的假愈期,可能表多种临床症状①精神意识障碍:包括痴呆、谵妄、去皮质状态;②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基底节和苍白球损害,导致震颤麻痹综合征(表现为表情淡漠、四肢肌张力增强、静止性震颤、前冲步态);③锥体系神经损害:偏瘫、病理征阳性、大小便失禁等;④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损害:包括失语、失明、站立不能、继发性癫痫;⑤颅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涉及视神经损害、听神经损害、周围神经病变等。[5]

脑梗死,亦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造成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进而引发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脑梗死的病因依据TOAST分型进行分类,具体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性、其他原因型以及不明原因型。[6]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样,取决于梗死的部位和范围。本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且患者双侧颈动脉内-中膜不均增厚伴斑块形成,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形成无名动脉斑块形成,很可能为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栓子发生脱落而阻塞脑部远端血管,该患者极有可能是丘脑血管发生阻塞,丘脑损害常见的症状为感觉缺失或刺激症状,但也可能发生不自主运动,情感障碍与记忆障碍,本例患者即为记忆力明显下降,不能回忆前天发生的事情,加上长期处于低浓度CO环境,脑组织在缺氧状态下,酸性代谢产物大量积累,与此同时,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显著增加,导致细胞间水肿,血管内皮下胶原暴露,促进内皮下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激活,导致内源性凝血途径激活,促使血栓形成,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CO中毒迟发性脑病与脑梗死患者的一些临床症状相似,故一定程度上不易鉴别,且可能同时存在。所以治疗上不能忽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如果患者在时间窗内,一定要评估是否可以行溶栓治疗,这对于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对于合并CO中毒的患者,也需要行高压氧治疗,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CO中毒的病例正逐渐减少,脑梗死合并慢性CO中毒的病例相较单纯脑梗死的病例更少,脑梗死合并慢性CO中毒相较单纯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更差,本例患者虽头痛较前减轻,但记忆力下降仍未见明显好转,未来是否有更好的治疗方法还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杜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70例胸部X线动态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0):2486-2488.

[2] 李香枝.高压氧对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及对其迟发性脑病的预防[J].职业与健康,2012,28(16):2047-2048.DOI:10.13329/j.cnki.zyyjk.2012.16.048.

[3] 闫学英.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大面积脑梗死8例[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7,(02):101-102.

[4] 张艳利,王天红,郭顺林,等.MRI在监测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5(08):637-640.

[5] 张树军.依达拉奉联合东莨菪碱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8,5(03):152-153+162.

[6] 刘丽娜.Niagara瀑布样T波1例[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8,27(05):370-37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