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复杂性阑尾炎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张学理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731100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在急性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某医院50例急性复杂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A组(n=25)和OA组(n=2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OA组(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优于OA组(P<0.05)。L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A组(P<0.05),但手术时间略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在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治疗中较OA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除术;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疗效对比

正文


近年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逐渐被应用于复杂性阑尾炎的治疗。然而,对于腹腔污染严重、炎症粘连广泛的患者,LA是否优于OA仍存在争议。为探讨其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某医院50例急性复杂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LA与OA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

1.1病例来源与纳入标准

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复杂性阑尾炎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腹部CT或超声)确诊,并在术中探查证实存在阑尾坏疽或穿孔。纳入标准包括:①符合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术前未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超过7天;③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合并其他严重腹部疾病。排除标准包括:①妊娠期女性;②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③有腹部手术史导致严重粘连者。

1.2病例分组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50例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LA组,n=25)和开腹手术组(OA组,n=2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

1.3手术方法

1.3.1LA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采用全身麻醉,建立三孔或四孔法腹腔镜手术通道。气腹压力设定为12–14mmHg,在腹腔镜下探查阑尾及腹腔污染情况。使用超声刀或电凝器分离阑尾系膜,明确阑尾血管走向,采用Hem-o-lok夹闭或缝线结扎处理阑尾动脉,切割阑尾根部,并采用内翻缝合法处理残端。充分冲洗腹腔污染区域,必要时放置引流管(通常放置于盆腔或右下腹脓腔内)。

1.3.2OA组(开腹阑尾切除术)

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长约5-7cm),逐层切开腹壁肌层及腹膜,暴露阑尾及周围组织。阑尾系膜采用丝线或电凝钳结扎分离,阑尾根部用3-0可吸收线结扎后切除,残端根据污染情况采取荷包缝合或电灼处理。清理腹腔污染区域,必要时放置引流管。

1.4观察指标

1.4.1手术相关指标

手术时间(min):记录从皮肤切开至缝合结束的时间。

术中出血量(mL):术中由吸引器及纱布回收的血量计算。

1.4.2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h):记录术后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d):记录患者术后恢复至出院的天数。

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0-10分)评估术后24小时的疼痛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如表1,LA组手术时间为(58.4±12.1min),较OA组(53.8±10.7min)略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术中出血量(18.2±6.5mL)显著少于OA组(48.6±9.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

术后疼痛评分(VAS

OA

(对照组)

25

53.8±10.7

48.6±9.2

41.2±8.4

7.2±1.5

4.6±1.3

LA

(观察组)

25

58.4±12.1

18.2±6.5

24.7±6.3

4.8±1.1

2.3±1.1

T

-

1.82

4.35

5.21

6.1

5.4

P

-

0.075

<0.001

<0.001

<0.001

<0.001

 

2.2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如表1,LA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4.7±6.3h)显著短于OA组(41.2±8.4h)(P<0.05)。LA组住院时间(4.8±1.1d)较OA组(7.2±1.5d)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疼痛评分(VAS)结果显示,LA组(2.3±1.1)分明显低于OA组(4.6±1.3)分(P<0.05)。

3讨论

3.1LA与OA在急性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比较

LA 组手术时间略长,主要由于腹腔镜操作需要更精细的解剖分离、组织处理及缝合技术,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这可能与腹腔镜放大视野、精准解剖及更少的组织牵拉损伤相关。此外,LA 组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 OA 组,可能与手术创伤小、术后炎症反应较轻、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快、术后镇痛需求减少以及患者术后早期活动能力增强有关[1]

3.2术后恢复的优势分析

LA手术减少了术后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OA组,这可能与腹腔镜手术避免较大切口、减少腹壁肌层牵拉及术后炎症反应相关。由于LA术后腹壁完整性破坏较小,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减轻,减少了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2]。此外,LA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可能是由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恢复速度加快、术后肠功能恢复良好以及患者心理状态更稳定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3.3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与局限性

对于病情较重、腹腔污染广泛的患者,LA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尤其当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或脓肿较大时,开腹手术可能更有利于彻底清创及病灶处理。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3.4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未纳入远期随访数据,未来可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LA在急性复杂性阑尾炎中的优势。同时,结合机器人辅助技术优化腹腔镜手术操作,可能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

4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在急性复杂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创伤,降低术中出血量,还能加快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和生活质量[3]。腹腔镜技术凭借其高清放大视野,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细,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术后疼痛更轻,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加快机体功能恢复。尤其对于病情相对稳定、腹腔污染程度适中的患者,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不适,提高患者术后恢复信心,并在术后美观性方面具有优势。

参考文献

[1]肖建.阑尾结石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预后的影响: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3,45(06):892-895.

[2]杨刚.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合并盆腔炎的效果比较[C]//榆林市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论文集(一).眉山市天府新区视高街道卫生服务中心;,2023:555-559.

[3]曹成斌,翁细华,姚学勤.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4,19(17):63-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