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摘要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护理;术后恢复;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
正文
中图分类号:R682
0 引言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在青少年成长阶段普遍存在、却缺乏明确原因的脊椎侧弯症状。分析其流行状况可知,一些特定的年龄段及性别群体中,该症状的发生率较高。该病的发生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生长发育、遗传等多种影响因素。由于其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深远影响,必须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是一种主流的治疗方式,但手术本身所带来的剧痛,以及手术后的长期康复过程,对于患者及其家庭都是重大的精神压力。此外,麻醉和术后疼痛所引起的的焦虑心理,无疑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手术效果,还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术后的压力和焦虑情绪,使患者术后恢复的更好,更快,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有效的护理方案,提升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以及减少手术前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2年的六月至十二月期间,本院选择了30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患者作研究的对象。运用电脑随机数表法子,全部的参与者都被分成了两个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内包括了15个病患。
在观察组内,病患的年纪是从11岁到18岁,平均年纪大约在(14.87±2.36)岁。他们的Cobb角度在20°到40°之间,平均Cobb角度为(30.15±4.12)°。对这群病患的每一个手术阶段,全方位的护理介入都得到了实施,这包含了一个被特制的护理方案,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病患的围手术期护理。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0至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5.02±2.61)岁。Cobb角在22°38°之间,平均Cobb角为(30.38±3.89)°。对照组患者接受了通用的围手术期护理。
试验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和Cobb角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将以此为基础,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恢复和并发症等方面的数据,以评估本次提出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效果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连带来的效益。
1.2 方法
选取了30名被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人。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辅导、术后疼痛管理、基础功能锻炼和切口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用了全面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在心理支持方面,观察组在术前及术后均引入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干预,包括自我效能感提升训练和压力应对策略指导,旨在减轻患者手术焦虑和抑郁情绪。
在体能恢复方面,术后首日开始,观察组采取一对一的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指导,包括渐进性肌肉力量训练和灵活性练习,从而提高术后恢复速度。
在社会交互功能方面,通过组织术后恢复小组活动,增加患者之间的互动,让患者分享恢复经验,彼此提供情感支持。
在营养支持方面,观察组提供个性化的营养餐单,由营养师根据患者术后恢复需要设计,确保患者摄入适量的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优化恢复期内的营养状况。
针对术后监控,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术后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期望能够有效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快术后恢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整个研究的实施严格遵循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指导和患者的知情同意。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评估指标主要分为心理评分、术后恢复指标耗费时间、生活质量评估以及并发症的比较。
对两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主要采用焦虑量表(HAMA)以及抑郁量表(HAMD)。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状态的评估,每个量表均由20个条目组成,并且每个条目在1-4范围内评分。需要指出的是,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
对比两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耗费时间。主要包括卧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一般来说,这些指标的耗费时间越短,说明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越好。
对比两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主要包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社会功能在干预前后的评分。每个评分指标都在1100范围内进行评分,并且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对两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组间并发症进行对比。主要方法为计算抽样的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发生的切口感染、脑脊液漏、血气胸以及脊髓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从而计算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和手术效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在研究中,使用的统计查询工具为 SPSS22.0 软件,所有的计量资料如服务前后的心理评分,术后恢复指标耗费的时间,各项生活质量评估以及并发症的组间对比都符合正态分布,将其表现为“¯x±s”。采用独立样本t数据用于分析心理评分,术后恢复指标耗费时长及生活质量等连续变量的差异。根据各表格中给出的t值和P值,进行了科学、准确、严谨的数据解读。
对于计数资料,如表4并发症组间比较等,并没有遵循正态分布,需要使用卡方(pχ²)数据和百分比(%)来表示。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研究中的P值作为显著性水平,用于衡量检验结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本实验将显著性水平定位在0.05,这表明,如果P值小于0.05,此差异便拥有统计学的意义。而对于那些具体的分析数据,如表1中HAMA和HAMD的干预前后评分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的比较,其P值低于0.05,可以看出,疗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样,表3的数据显示,观察组在健康状况、生理功能以及情感职能等领域,相较于对照组有着显著的提升,这也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然而,在对表4中并发症发生率的统计分析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P值大于0.05,这就意味着其在该范畴未达到统计显著性,因此有必要利用更多的样本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这是通过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的结果,这也验证了这项研究遵守客观、透明、严谨的原则,形成了可靠的研究依据。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心理评分对比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MA与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两组在心理状态上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与HAMD评分分别为9.28±2.67分和10.14±2.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8±3.45分和13.28±2.7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观察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心理支持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为有效,对减轻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有显著效果。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心理评分[x±s,分]
组别 | HAMA | HAMD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n=15) | 19.9±3.92 | 9.28±2.67 | 20.06±3.14 | 10.14±2.41 |
对照组(n=15) | 18.93±3.97 | 13.18±3.45 | 19.88±3.35 | 13.28±2.76 |
t | 0.110 | 3.460 | 0.150 | 3.310 |
P | 0.910 | 0.000 | 0.880 | 0.000 |
2.2 术后恢复指标耗费时间分析
依据表2中所示,分别对比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从结果来看,观察组的卧床时间平均为4.76±1.29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5±1.33天,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恢复时间较短。在切口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的平均耗费时间为10.58±1.81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4.38±2.36天,显著性差异P值<0.000,表明观察组的切口愈合速度较快。住院时间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11±2.17天,而对照组为16.27±2.85天,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出院,其P值为0.000,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术后恢复指标耗费时间比较[x±s,d]
组别 | 卧床时间 | 切口愈合时间 | 住院时间 |
观察组(n=15) | 4.76±1.29 | 10.58±1.81 | 13.11±2.17 |
对照组(n=15) | 6.75±1.33 | 14.38±2.36 | 16.27±2.85 |
t | 4.120 | 4.940 | 3.410 |
P | <0.001. | <0.001. | 0.000 |
2.3 生活质量评估
在研究开始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健康状况、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并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组患者的起始生活质量相当。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提高,其中健康状况由67.92±7.53提升至88.05±7.61,生理功能由66.13±6.89提升至90.46±7.67,情感职能由70.31±7.29提升至90.86±5.22,社会功能由70.22±7.46提升至91.26±5.13,且比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的提升(P<0.05)。这表明,针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显著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可能与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等心理压力,加快术后康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表3 生活质量评价[x±s,分]
组别 | 健康状况 | 生理功能 | 情感职能 | 社会功能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n=15) | 67.92±7.53 | 88.05±7.61 | 66.13±6.89 | 90.46±7.67 | 70.31±7.29 | 90.86±5.22 | 70.22±7.46 | 91.26±5.13 |
对照组(n=15) | 68.-1±7.26 | 82.03±6.55 | 65.95±6.92 | 83.20±7.34 | 70.46±7.14 | 83.02±5.74 | 70.81±7.29 | 82.49±6.96 |
t | 0.020 | 2.320 | 0.070 | 2.640 | 0.050 | 3.910 | 0.210 | 3.920 |
P | 0.970 | 0.020 | 0.940 | 0.010 | 0.950 | 0.000 | 0.820 | 0.000 |
2.4 并发症组间对比分析
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在两组间表现出不同的情况。观察组(n=15)中,出现切口感染的病例为0,脑脊液漏的病例为1(6.67%),血气胸和脊髓神经损伤的病例均为0。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而在对照组(n=15)中,切口感染、血气胸各为1(6.67%),脑脊液漏出现在2位病例中,占13.33%,脊髓神经损伤的病例为0。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67%)。在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虽然存在多的趋势,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并发症组间比较[n(%)]
组别 | 例数(n) | 切口感染 | 脑脊液漏 | 血气胸 | 脊髓神经损伤 | 并发症发生率 |
观察组 | 15 | 0(0) | 1(6.67) | 0(0) | 0(0) | 1(6.67) |
对照组 | 15 | 1(6.67) | 2(13.33) | 1(6.67) | 0(0) | 4(26.67) |
| 2.160 | |||||
P | 0.140 |
3 讨论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青少年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病发的特殊性,其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需要高度重视。过程中,青少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手术的影响不可忽视。根据表1的数据,观察到在围手术期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和HAMD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对手术的恢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还观察到手术恢复的相关指标也有所改善。观察组的卧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该研究中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恢复速度。
至于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在健康状态、生理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社会功能的评分也有所提高,这些都指出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
从并发症的角度来看,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虽然P值未达到显著水平,但这也提醒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总的来说,针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该研究的工作强调了心理护理的作用,并展示了其对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积极影响。这些发现预示着在临床上应更加关注和强化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心理护理。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青少年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其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临床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不同的护理策略会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恢复产生不同的影响。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的观察,并比较了不同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对患者术后恢复指标耗费时间的影响。
结果显示,接受专门围手术期护理策略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指标耗费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具体来说,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数据表明,专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消耗。这可能是因为专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积极预防和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如疼痛、切口感染等,从而加速患者恢复的速度。
在此基础上,认为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中,应实施个性化、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减轻家庭负担。这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积累临床经验,構建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为常见的青少年疾病,虽然众多研究已证明外科手术能有效改善脊柱畸形、预防病情进展,但并发症及围手术期心理应激问题均为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为此,设立对照、观察两组,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结合表3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健康状况、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还是社会功能,观察组在干预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上,差异显著。这说明了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应关注患者的身体康复,更需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人的生活质量是由健康状况、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共同决定的。围手术期护理既要关注手术的直接影响,如卧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等,也要考虑患者心理因素。其中,情感职能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而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适应能力。
总结来说,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层面,都有明显的效果。应更广泛地应用该护理方案,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全面关照。
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发育性疾病,其治疗过程往往较为复杂,涉及长时间的手术与恢复期。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恢复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研究,在并发症的对比分析中,观察组的脑脊液漏例数比对照组少,分别为1例(6.67%)与2例(13.33%);观察组中切口感染和血气胸的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分别有1例(6.67%)和1例(6.67%)。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在观察组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140)。
这一结果表明,尽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观察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提示了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性。专业的护理干预,如优化的无菌操作、细致的术后观察和有效的恢复支持,可能是降低并发症率的关键因素。这一发现强调了改善护理措施在提升患者安全和促进健康恢复中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像AIS这样的复杂手术。
在AIS的手术治疗中,医护团队应重视专业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和促进其术后恢复。进一步的研究应当关注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优化治疗成果并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代航.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63例围手术期护理[J].医药界,2021(5):0165-0165.
[2]王希友张青.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J].家庭医学:上半月,2023(5):12-12.
[3]刘重阳谭晓菊.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9):77-78.
[4]唐婷婷杜红丽.九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人人健康,2019(11):147-147.
[5]罗美琴吴桂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9):87-88.
作者简介:崔小娟(1983,09-),女,甘肃兰州,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骨科护理。
基金项目:联合科研基金重大项目(23JRRA1529);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2JRSRA632);甘肃省 2024年度省级人才项目: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骨免疫微环境特征探究及临床验证
甘肃临夏州第二批科技计划项目( 2022BS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