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治中的临床效果评估
摘要
关键词
改良式 B-Lynch 缝合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剖宫产产后出血
正文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健康。宫缩乏力是剖宫产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至关重要。改良式 B-Lynch 缝合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子宫压迫缝合技术,通过对子宫体部的压迫,减少子宫收缩时的张力,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则可促进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加快血管收缩,进一步增强止血效果[1-2]。本研究旨在评估改良式 B-Lynch 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治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3年6月2024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且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 32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6 例。观察组年龄 23-35 岁,平均(28.5±3.2)岁;孕周 37-41 周,平均(39.1±1.3)周。对照组年龄 22-34 岁,平均(27.8±3.5)岁;孕周 37-40 周,平均(38.8±1.5)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出血处理方法,胎儿、胎盘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缩宫素 20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 20U 加入 0.9% 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中,以促进子宫收缩。对于宫缩乏力导致的出血,按摩子宫,若出血仍不止,行宫腔填塞纱布止血。
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改良式 B-Lynch 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儿、胎盘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250μg,将子宫从腹腔托出,双手纵向按压宫体,见出血基本停止后,行改良式 B-Lynch 缝合术。具体操作如下:用 1 号可吸收缝线于子宫左侧切口下缘3cm处,距子宫外缘3cm处进针,穿过宫腔至切口上缘3cm,距子宫外缘4cm处出针,然后将缝线拉至子宫底距左侧宫角3-4cm处,绕过宫底至子宫后壁,在子宫后壁与前壁出针处相对应部位进针到宫腔水平至右侧后壁对应点出针,将缝线沿子宫后壁拉至子宫底,距右侧宫角3-4cm处,绕过宫底至子宫前壁在右侧子官切口上缘3cm,距子宫外缘4cm处进针,穿过宫腔于切口下缘3cm处,距子宫外缘3cm处出针,要求助手双手按压子宫体,拉紧缝线, 使子宫呈纵向压缩状态,最后将缝线两端在子宫切口下方打结固定,观察患着无出血,行子宫切口缝合。
1.3观察指标
(1)止血效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 24h 出血量。止血时间定义为从开始采用止血措施至出血停止的时间。
(2)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寒战发热、剧烈疼痛及产褥感染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止血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 24h 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组别 | 例数 | 止血时间(min) | 术中出血量(ml) | 术后 24h 出血量(ml) |
观察组 | 16 | 10.5±3.2 | 350.5±50.3 | 150.2±30.5 |
对照组 | 16 | 20.8±4.5 | 500.8±60.5 | 250.8±40.6 |
t 值 | - | 8.421 | 7.865 | 8.023 |
P 值 | - | <0.001 | <0.001 | <0.001 |
2.2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2.5%(2/16),其中恶心、呕吐 1 例,寒战发热 1 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7.5%(6/16),其中恶心、呕吐 2 例,寒战发热 2 例,剧烈疼痛 1 例,产褥感染 1 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组别 | 例数 | 恶心、呕吐 | 寒战发热 | 剧烈疼痛 | 产褥感染 | 总并发症例数 | 并发症发生率(%) |
观察组 | 16 | 1 | 1 | 0 | 0 | 2 | 12.5 |
对照组 | 16 | 2 | 2 | 1 | 1 | 6 | 37.5 |
χ² 值 | - | - | - | - | - | - | 4.114 |
P 值 | - | - | - | - | - | - | 0.043 |
3. 讨论
剖宫产产后出血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健康,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是降低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式 B-Lynch 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法。改良式 B-Lynch 缝合术通过对子宫体部的持续纵向压缩,使交织于子宫壁肌纤维间的血管被有效挤压,血窦被动关闭,从而迅速止血。同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促进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进一步增强止血效果。两者联合应用,起到了协同作用,显著缩短了止血时间,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出血量。
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改良式 B-Lynch 缝合术操作相对简单,对子宫的创伤较小,减少了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虽然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等,但总体发生率较低,且在联合应用时,由于止血效果好,减少了其他治疗措施的使用,从而降低了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
综上所述,改良式 B-Lynch 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治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霞,王妮.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J].贵州医药, 2022(002):046.
[2] 刘若星,赵荣.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的可行性和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 006(032):152-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