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环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任淑萍

西吉县人民医院 766299

摘要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 36 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环治疗,n=18)和对照组(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n=18)。采用碱性正铁血红蛋白法测定月经量,超声测量肌瘤体积,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的月经量和肌瘤体积变化。结果:观察组在减少月经量、缩小肌瘤体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曼月乐环;子宫黏膜下肌瘤;月经过多

正文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其突出于宫腔内生长的特性,常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子宫收缩异常,进而引发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传统治疗方法如子宫切除术虽能根治疾病,但会丧失生育功能,给患者带来生理与心理双重创伤;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存在复发率高、手术风险等问题[2]。近年来,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技术,通过将超声波聚焦于肌瘤组织,利用热效应使肌瘤细胞凝固性坏死,达到缩小肌瘤体积的目的;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商品名曼月乐环)通过持续释放左炔诺孕酮,使子宫内膜萎缩,减少月经量。然而,单一治疗手段在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方面存在局限性。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1 月至 2023 12 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患者 3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8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肌瘤大小、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超声、宫腔镜等检查确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且伴有月经过多症状(月经量 > 80ml);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对曼月乐环成分过敏;近 3 个月内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有生育需求者。

1.2方法

观察组:先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患者取俯卧位,经阴道超声定位肌瘤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子宫肌层关系,调整超声治疗参数,功率设置为 200 - 300W,频率 1.0 - 1.5MHz,每次治疗时间 30 - 60 分钟,以肌瘤回声增强、体积缩小为治疗终点。治疗后 1 个月,月经干净后 3 - 7 天放置曼月乐环。放置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暴露宫颈,用探针探测宫腔深度及方向,将曼月乐环沿宫腔方向缓慢送入,直至底部,退出放置器,剪去尾丝。

对照组:仅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治疗方法及参数设置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1)月经量:采用碱性正铁血红蛋白法(alkaline haematin methodAHM)测定月经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采集患者月经血,记录月经量。

2肌瘤体积:采用超声测量肌瘤三维径线(长径、宽径、厚径),按照公式 V=π/6× 长径 × 宽径 × 厚径计算肌瘤体积。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进行超声检查,记录肌瘤体积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²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月经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月经量比较(P>0.05)。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观察组月经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月经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详见表 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月经量(ml

治疗后 3 个月月经量(ml

治疗后 6 个月月经量(ml

观察组

18

125.6±23.4

45.8±10.2

38.6±8.5

对照组

18

123.5±22.8

68.7±12.5

56.3±11.2

t

-

0.287

6.345

5.876

P

-

0.776

0.000

0.000

2.2 肌瘤体积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肌瘤体积比较(P>0.05)。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观察组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详见表 2

组别

例数

治疗前肌瘤体积(cm³)

治疗后 3 个月肌瘤体积(cm³)

治疗后 6 个月肌瘤体积(cm³)

观察组

18

15.6±3.2

8.7±2.1

6.5±1.8

对照组

18

15.2±3.0

11.2±2.5

9.3±2.2

t

-

0.386

3.876

4.235

P

-

0.701

0.001

0.000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患者,在减少月经量、缩小肌瘤体积方面均优于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通过超声波的热效应、空化效应及机械效应,使肌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阻断肌瘤血供,从而达到缩小肌瘤体积的目的 。但单一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子宫内膜受肌瘤影响仍可能出现增生、剥脱异常,导致月经量减少不明显。而曼月乐环可缓慢释放左炔诺孕酮,使子宫内膜腺体萎缩、间质蜕膜化,降低子宫内膜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减少月经量;同时,左炔诺孕酮还可抑制肌瘤细胞的增殖,协同高强度聚焦超声进一步缩小肌瘤体积。在本研究中,联合治疗组治疗后 3 个月、6 个月月经量及肌瘤体积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这表明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此外,曼月乐环的放置操作相对简便,且副作用较小,患者耐受性良好。

综上所述,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患者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江,刘文英,夏欢,.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环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 1(36):4-6.

[2] 朱向阳,谭爱清.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GNRH,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 2020, 27(10):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