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护理的效果观察
摘要
关键词
循证护理;急性阑尾炎;护理方式;效果观察
正文
前言: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腹疼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引发阑尾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方式实施治疗,手术虽然能改善患者病情,但存在并发症风险。基于此为了保障患者预后,应在治疗期间落实相应的护理服务,由于以往临床上实施的常规护理内容固定,因此不能满足患者基本护理需求。循证护理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临床经验,也会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制定护理服务,因此能通过针对性、科学性护理改善其身体状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人数:60。对照组:人数:30人,男性:15人,女性:15人,其中患者最小年龄数据:22岁,最大年龄数据:45岁,经计算得出平均年龄(34.15±1.16)岁。观察组:人数:30人,男性:16人,女性:14人,其中患者最小年龄数据:24岁,最大年龄数据:46岁,经计算得出平均年龄(34.19±2.06)岁。 所有患者经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且具有腹腔镜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等均为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并说明多种注意事项。术后做好患者生命指标观察和记录工作,并对患者存在的不良行为实施纠正。
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
(1)护理计划制订
确定问题:科室护士长、专科医生和责任护士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经分析和讨论明确临床上急性阑尾炎患者常见问题以及护理现状,之后总结出循证问题,如怎样预后术后并发症出现,怎样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在知网、万方等权威医学数据库中输入“急性阑尾炎”“并发症预防”“循证护理”等关键词。检索后选择近几年的文献,之后对文献内容完整度、真实性、临床使用标准等实施筛选,之后将筛选后的文献与小组成员工作经验以及患者实际情况结合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2)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每1~2小时对患者生命指标以及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记录,避免病情不断发展引发并发症。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如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会指导其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活动,每次锻炼15分钟左右。锻炼后采用叙事护理方式引导患者诉说内心想法,之后针对性解答,解答后会告知患者手术治疗内容、注意事项以及临床治疗成功案例,以此提升其治疗信心。最后,指导患者术前30分钟禁食禁饮[1]。
术中护理:提前将手术室温度调整至22~24 ℃,湿度调整至50%~60%,并将手术台预热。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根据手术类型指导其摆放体位,调整后在其骨隆突处放置软枕。治疗中每15分钟对患者生命体征、温度等实施检查和记录,如体温降低,会使用医用保温毯、温热水袋实施护理。每30分钟检查体位固定情况,并严格控制患者输液速度和量。
术后护理:术后24小时内严格观察患者切口敷料,如敷料渗液较多及时进行更换,如渗液较少,也会每3天更换1次。每2小时对患者疼痛感进行评估,疼痛感较轻患者为其播放舒缓的音乐或指导其进行放松锻炼。疼痛感中度患者术后初期使用毛巾包裹冰袋敷贴于伤口疼痛处,后期采用温热毛巾湿敷。疼痛重度患者根据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定期调整患者体位并为其实施足三里穴位按摩、腹部按摩。足三里穴位按摩每次按压足三里穴位3~5分钟,每分钟60次。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每次按摩15分钟并鼓励患者咀嚼口香糖。以此促进肠道蠕动。患者术后排气后指导其饮用50 ml温水,如没有恶心、呕吐情况可逐渐向半流质食物、普通食物过渡[2]。
患者卧床休息期间指导其进行踝泵运行,每小时运动10~15次。术后第2天如果患者身体状况恢复较好,协助其床边站立、缓慢行走,根据患者耐受增加活动量。
1.3 观察指标
1.3.1采用临床统计方式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对比内容有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指数越低说明护理效果越好。
1.3.2采用临床统计方式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常见并发症有术后出血、感染、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越低说明护理服务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SPSS25.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后实施处理,研究中n(%)是计数资料的表示项,(x±s)是计量资料的表示项,检验方面,X2用来检验计数资料,t用来检验计量资料,如得出数据P<0.05,则本研究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如表一所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 | 肛门排气时间(h) | 住院时间(d) | 住院费用(元) |
对照组 | 30 | 6.42±1.58 | 5.12±1.58 | 7.69±1.05 | 6 224.25±226.12 |
观察组 | 30 | 3.15±0.28 | 2.58±0.66 | 4.15±0.28 | 5 312.54±206.21 |
t值 | 10.024 | 9.665 | 9.127 | 10.276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如表二所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术后出血 | 感染 | 粘连性肠梗阻 | 发生率 |
对照组 | 30 | 2 | 1 | 1 | 13.33% |
观察组 | 30 | 1 | 0 | 0 | 3.33% |
X2值 | 10.598 | ||||
P值 | <0.05 |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护理质量影响患者预后,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身体恢复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循证护理会整合最新研究证据并根据患者个体需求以及护理知识制定护理方案,进而确保落实的护理服务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精准实施疼痛管理就能减轻疼痛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能促进肠胃蠕动恢复和早期下床活动。科学饮食干预能够让患者更快从饮食中获取能量,因此通过增强身体免疫力来加速康复进程。其次,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循证护理会建立标准化护理流程,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各项指标评估时间,这种密切的监测能及时发现隐患,也能通过及时处理降低并发症出现[3]。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能提升其身体恢复效率,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高金. 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3, 21 (17): 139-141+145.
[2]崔永红. 循证护理模式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的效果研究 [J]. 人人健康, 2023, (11): 123-125.
[3]刘曼. 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1, 19 (32): 5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