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通淋排石" 理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在输尿管软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谢莉,杨杨,周姝

邻水县中医医院 63850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 “通淋排石” 理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在输尿管软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梳理 “通淋排石” 理论的核心内涵,结合输尿管软镜术的术后护理特点,构建了包含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常规护理的综合护理路径。实践表明,该护理路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排尿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输尿管软镜术后患者的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通淋排石” 理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输尿管软镜术;术后护理

正文


前言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输尿管软镜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术后患者常面临结石残留、尿路感染、排尿不适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因此,如何优化输尿管软镜术后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通淋排石” 理论是中医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重要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活血化瘀等方法,促进结石排出,改善尿路通畅性。将 “通淋排石” 理论与西医护理相结合,构建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有望为输尿管软镜术后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护理服务。

1 “通淋排石” 理论的内涵

“通淋排石” 理论源于中医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认识和治疗经验。中医认为,输尿管结石的形成与湿热蕴结下焦、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湿热之邪下注膀胱,煎熬尿液,凝结成石;结石阻滞尿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通淋排石” 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药物和护理措施,清除下焦湿热,促进结石排出,恢复尿路通畅。

“通淋排石” 理论指导下,中医治疗输尿管结石常采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活血化瘀等方法。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八正散、石韦散等,这些方剂具有利尿通淋、促进结石排出的作用。同时,中医还注重饮食调理、情志护理等辅助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2 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的构建

2.1 中医护理措施

2.1.1 中药调理

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给予相应的中药汤剂口服。对于湿热蕴结型患者,给予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中药,如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等;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给予活血化瘀、通淋排石的中药,如桃仁、红花、牛膝等。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应根据医嘱进行,一般每日 1 剂,分 2 次服用。

2.1.2 穴位按摩

选取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进行按摩。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适中,以患者感到酸胀为度,每次按摩 10-15 分钟,每日 2 次。穴位按摩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有助于结石排出。

2.1.3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对于湿热蕴结型患者,应忌食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等;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可适量食用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桃仁等。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 2000ml,以增加尿量,冲洗尿路,促进结石排出。

2.1.4 情志护理

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常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可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情志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进展,增强患者的信心。同时,可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焦虑情绪。

2.2 西医护理措施

2.2.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尿液颜色、量及性状等变化。术后应每小时测量血压、脉搏 1 次,直至病情平稳;观察尿液颜色,若出现血尿加重或尿液浑浊,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记录 24 小时尿量,若尿量减少,应警惕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2.2.2 并发症预防

输尿管软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尿路感染、输尿管狭窄、结石残留等。为预防尿路感染,应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用 0.5% 碘伏棉球擦拭尿道口 2 次;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为预防输尿管狭窄,应指导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输尿管镜。为预防结石残留,术后应定期复查腹部平片或 CT,若发现结石残留,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2.3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后的注意事项,如饮食、活动、用药等。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憋尿、久坐等不良行为;告知患者术后复查的时间和意义,督促患者按时复查。同时,向患者宣传输尿管结石的预防知识,如多饮水、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以降低结石复发率。

3 护理路径的实施流程

3.1 术前评估

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应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情、中医辨证分型等。通过评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3.2 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进入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护理人员按照护理方案实施护理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3.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包括饮食、活动、用药、复查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4 应用效果探讨

基于 “通淋排石” 理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在输尿管软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临床实践表明,该护理路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结石排出,提高结石排出率;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减少排尿不适症状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还体现了中医 “整体观念” 和 “辨证施治” 的优势,将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了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这种护理模式不仅满足了患者的生理需求,还关注了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文学,李彬楠.益肾通淋排石汤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2,54(22):93-96.

[2]周波,王刚,汤晓莉,等.益肾通淋排石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肾石病临床疗效和炎症反应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20,48(10):21-26.

[3]黄达坤.通淋排石汤治疗肾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

[4]周也.三金通淋排石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