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超声诊断
正文
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治过程中,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是判断疾病分期、评估预后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早期准确判断腋窝淋巴结的良恶性,对于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乳腺癌并接受腋窝淋巴结评估的9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且在术前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纳入标准:年龄18岁以上;经临床及影像学初步判断存在腋窝淋巴结肿大;最终诊断明确(手术切除或穿刺病理证实);资料完整,包括超声图像、病理报告及相关临床信息。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曾接受过腋窝区放疗或化疗;图像质量差或资料不完整者;患者拒绝参与研究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2.仪器与方法
采用高端浅表台式彩超Resona R或PHILIPS-Affiniti7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7.5~15 MHz,具备高分辨率灰阶成像和彩色血流显像功能。
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上肢外展,充分暴露腋窝区域;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超声科医师进行检查,系统观察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及血流分布情况;所有图像资料均保存至PACS系统,供后续回顾性分析使用。
3.观察指标
根据文献报道及临床经验,主要观察以下超声特征:
形态学特征:淋巴结形状(类圆形/椭圆形 vs 不规则形);髓质回声是否存在及其位置(居中/偏心);皮质厚度(是否 >3 mm);边界是否清晰
4.诊断标准
根据既往研究结果设定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淋巴结良恶性的标准如下:
良性淋巴结表现: 类圆形,髓质居中,皮质均匀、厚度 <3 mm,边界清晰,血流信号稀疏、以门部为中心。
恶性淋巴结表现: 形态不规则,髓质消失或偏心,皮质增厚(>3 mm),边界不清,血流信号丰富、走行紊乱,呈边缘或混合型分布。
二、结果
通过对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期间90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或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我们获得了以下关键数据和结论。
1. 患者基本情况
年龄范围: 28至76岁,平均年龄为(52±12)岁。
肿瘤分期: 根据AJCC第9版TNM分期系统,I期12例(13.3%),Ⅱ期45例(50.0%),Ⅲ期33例(36.7%)。
淋巴结转移情况: 经病理证实,共发现恶性淋巴结60例(66.7%),良性淋巴结30例(33.3%)。
2.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
超声特征 | 良性淋巴结 (n=30) | 恶性淋巴结 (n=60) |
形态学特征 | ||
类圆形/椭圆形 | 28 (93.3%) | 15 (25.0%) |
不规则形 | 2 (6.7%) | 45 (75.0%) |
髓质回声 | ||
居中 | 27 (90.0%) | 10 (16.7%) |
偏心或消失 | 3 (10.0%) | 50 (83.3%) |
皮质厚度 (>3mm) | 3 (10.0%) | 55 (91.7%) |
边界 | ||
清晰 | 29 (96.7%) | 12 (20.0%) |
不清 | 1 (3.3%) | 48 (80.0%) |
血流特征 | ||
中心型血流 | 25 (83.3%) | 10 (16.7%) |
边缘或混合型 | 5 (16.7%) | 50 (83.3%) |
Adler分级 | ||
0~Ⅰ级 | 26 (86.7%) | 10 (16.7%) |
Ⅱ~Ⅲ级 | 4 (13.3%) | 50 (83.3%) |
3. 诊断效能评估
根据上述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如下:
敏感性: 83.3%(60/72)
特异性: 90.0%(27/30)
准确率: 85.6%(78/90)
阳性预测值(PPV): 91.7%(60/65)
阴性预测值(NPV): 81.8%(27/33)
数据显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识别恶性腋窝淋巴结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然而,尽管其准确性较高,仍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精确度。
三、讨论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预后和指导治疗的关键因素。术前准确评估腋窝淋巴结的良恶性,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无创、便捷、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评估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通过对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期间90例乳腺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腋窝淋巴结良恶性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达90.0%,准确率为85.6%,表明其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这一结果与国内外多项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评估中的可靠性。
从影像特征来看,恶性淋巴结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髓质偏心或消失、皮质厚度增加(>3 mm)、边界不清以及血流丰富且走行紊乱等特点。这些特征与淋巴结内结构破坏及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而良性淋巴结则多呈类圆形、髓质居中、皮质薄且边界清晰,血流信号稀疏,以门部为中心分布。因此,结合多种超声参数进行综合判断,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并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星妍,闫国珍,李爱华,等.多模态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5,41(06):626-630.
[2]濮恬宁,王明月,李亮,等.多模态融合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5,41(06):622-626.
[3]温铭泉,伦秋玲,陆国芬,等.B超引导下腋窝淋巴结穿刺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5,38(09):1548-1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