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汤加味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肝血亏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刘利红,吴行正,王雅萱

内江市中医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摘要

目的:分析对肝血亏虚型失眠患者应用酸枣仁汤加味联合右佐匹克隆进行治疗产生的疗效。方法:在本院就诊患者中选择2024年1月到2025年5月期间收治合并肝血亏虚型失眠症患者40例,通过电脑软件对患者进行分组,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西药右佐匹克隆治疗,试验组主要应用右佐匹克隆与酸枣仁汤加味联合治疗,分析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式产生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睡眠时间、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匹兹堡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血亏虚型失眠患者治疗中,将酸枣仁汤加味与右佐匹克隆结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失眠;肝血亏虚;酸枣仁汤加味;右佐匹克隆;疗效

正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也随之发生改变。据相关学者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失眠发生率逐年增加,失眠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负面效应[1]患者失眠后的症状主要是记忆力衰退、注意力分散全身乏力等,如果未及时治疗,长期失眠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对失眠症治疗方案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将酸枣仁汤加味联合右佐匹克隆用于失眠症患者治疗中,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其中右佐匹克隆具有残留效应、安全性可靠等优势[3]与酸枣仁汤加味结合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因此,本研究特选我院肝血亏虚型失眠症患者应用右佐匹克隆联合酸枣仁汤加味进行治疗分析其产生的临床价值,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在本院就诊患者中选取20241月至20255月期间收治肝血亏虚型失眠症患者40例,通过电脑软件对患者进行分组,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0例。将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研究价值。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失眠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肝血亏虚在入组前1周内服用精神类药物;无性别限制,年龄>18岁;入组患者均知情自愿参,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由环境因素或患有精神方面疾病等造成的睡眠障碍患者次研究所用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对研究药物产生成瘾性患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不能配合治疗,无规律服用药物。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右佐匹克隆药物治疗,每天夜间在睡眠前0.5h口服,1.5mg/次,1/d叮嘱患者服药期间勿服用其他药物,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周,观察患者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等情况。

试验组在右佐匹克隆治疗基础上予以加味酸枣仁汤免煎颗粒剂药物治疗。组方:酸枣仁15g,远志15g,合欢皮15 g,知母12 g,茯 苓15g,首乌藤30g,川芎12g,熟地黄12g,白芍12g,甘草6g,按照中医辨证原则加减治疗,有盗汗者,在组方中增加浮小麦15g,五味子9g;针对寐而易惊的患者,在组方中增加磁石15g,生龙骨30g,生牡蛎20g;针对咽干口燥患者,在组方中增加玄参15g,麦冬12g。右佐匹克隆每天夜间在睡觉1h口服,1.5mg/次,1/d酸枣仁汤加味11剂,每日2次,分早晚口服,开水冲服叮嘱患者服药期间勿服用其他药物,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周,观察患者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有效率主要包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指标其中痊愈”主要是指患者睡眠时间大于6小时,醒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指的是患者睡眠质量好转,睡眠时间增加大于3小时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有效”是指患者睡眠质量较前有所缓解,睡眠时间增加1-3小时,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症状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

(2)睡眠量表评分20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3)匹兹堡质量指数量表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情况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统计结果显示,3周疗程结束后,两组组间疗效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见图2-1

2-1两组受试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试验组

20

210%

1890%

00%

90%

对照组

20

640%

1260%

00%

60%

2.2治疗前后受试者睡眠时间组间、组内分析比较

对两组受试者治疗后组内睡眠时间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治疗后睡眠时间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分析比较,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2

2-2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睡眠时间组间、组内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Z

组内P

试验组

20

3.002.003.00

4.504.005.00

-3.782

0.05

对照组

20

3.002.503.00

3.003.004.00

-3.638

0.05

Z


-0.878

-4.568



组间P

0.380

0.05



2.3治疗前后SPIEGEL睡眠质量评分的组间、组内分析比较

对治疗后两组组内SPIEGEL睡眠质量评分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均于治疗前降低(试验组 t=-9.460P0.05,对照组 t=10.283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分析比较,且试验组睡眠质量评分对照组明显降低(t=3.935P0.05)。具体见图2-3

2-3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SPIEGEL睡眠质量评分组间、组内比较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组内P

试验组

20

16.20±1.79

13.25±0.91

9.460

0.05

对照组

20

16.15±1.76

14.80±1.51

10.283

0.05

t


-0.089

3.935



组间P

0.929

0.05



2.4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组间、组内分析比较

治疗后两组组间分析比较,试验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Z=-4.383P0.05。具体见表2-4

2-4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组间、组内比较 (±s)

组别

例数/例

治疗前

治疗后

Z

组内P

试验组

20

19.00(17.00,20.75)

15.00(15.00,16.00)

-3.939

0.05

对照组

20

19.00(18.00,20.00)

17.50(16.00,18.00)

-4.021

0.05

Z


-0.165

-4.383



组间P

0.869

0.05



 

 3.讨论

失眠症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的身体状况[4]有研究表明[5]失眠的发生与节律紊乱、心理因素、血液循环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有效治疗进行干预,极易对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失眠症患者约占20%,且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6]。对于失眠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许多学者认为[7]翻转-开关模型理论、内分泌紊乱、家族遗传以及心理学说是其发病机制。针对失眠症的治疗,西药可为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及抗抑郁药物等。这些药物均对失眠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记忆障碍、乏力、头晕、头痛、疲倦等不良效应反而适得其反,往往达不到患者所期望的治疗效果[3]

在本文的探究中对试验组患者使用酸枣仁汤加味与右佐匹克隆结合对肝血亏虚型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最终该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60%),且试验组患者睡眠时间、SPIEGEL睡眠质量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右佐匹克隆,主要通过选择性地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催眠效果在结构上与苯二氮卓类不同,两者比较,镇静催眠作用相近但右佐匹克隆产生失眠反弹、戒断综合征、记忆损害等副作用相对较小。有中医学者认为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中,酸枣仁中主要成分对中枢兴奋起到阻抑作用,从而改善睡眠[8]此外,夜交藤作用机制是将慢波睡眠时相合欢皮作用机制是将睡眠潜伏期显著知母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起到调节的功能[9]与此同时,有许多学者也通过各种方式证明了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症效果显著,如章新友等检索文献并统计分析,得出:酸枣仁汤联合西药治疗失眠在改善睡眠质量指标方面效果优于单一西药治疗效果[10]有研究选择顽固性失眠患者96通过临床试验,比较基础西医治疗和酸枣仁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改善效果[11]

综上所述,对肝血亏虚型失眠症患者应用右佐匹克隆结合酸枣仁汤加味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右佐匹克隆可以起到显著的镇静催眠效果,酸枣仁汤加味可以有效调节人体气血阴阳,从而达到养血、柔肝、镇静、安神的作用,将二者结合进行治疗可以调节机体功能,值得深入探索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梦姣,付伟,胡永恒,张金玲,杜光.中西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22,41(05):684-686.

[2] 毛宇佳,胡晓丽.针刺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25,23(01):160-163.

[3] 张丽萍,夏猛.失眠症的治疗现状分析及思考[J].环球中医药,2011,04(01):66-69.

[4] 苏亮,陆峥.2017年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J].世界临床药物,2018,39(04):217-222.

[5] 卢启冉,王利凯,邓蕊.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2(04):291-297.

[6] 范瑞明,杨丽.失眠症的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0):149-151.

[7] 潘夏彦,荆桧,张彬.失眠的中西医病因病机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5,23(02):144-147.

[8] 冯海鹏.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症78[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6):56-57.

[9] 裴媛媛.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应用及有效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3):82-83.

[10] 章新友,王姝,唐琍萍,龚星星,潘树茂,丁亮,吴地尧.酸枣仁汤治疗失眠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10):01-07.

[11] 孔建明.酸枣仁汤、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足浴治疗艾司唑仑依赖性失眠10[J].中国乡村医药,2013,20(09):35-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