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疗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疗效和免疫能力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中药;耳穴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复发率
正文
中图分类号:R473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患儿在一年内出现上下呼吸道多次感染,其发病频率显著超出同龄正常儿童水平。这一病症在儿科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已成为困扰儿童健康的常见问题。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加和病程的延长,患儿的整体健康状况会呈现进行性下降趋势,机体抗病能力明显减弱,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1]。通过辨证施治,中药调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体质状况,显著提升其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配合中医外治法中的耳穴贴压技术,即在耳廓相应脏腑反射区进行贴敷刺激,可达到调和气血、健脾益胃、增强体质的治疗效果。这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不仅操作简便、易于实施,而且患儿接受度较高,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该综合疗法充分发挥了中医整体调理的特色,通过多靶点干预来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2]。本文旨在分析中药联合耳穴防治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治疗效果,现做出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7月-2024年7月期间院内收治的10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x±s)[n(%)]
组别 | 例数 | 年龄段(岁) | 平均年龄(岁) | 男性患儿 | 女性患儿 | 病程范围 | 平均病程(d) |
观察组 | 50 | 2-9 | 5.26±1.46 | 29 | 21 | 1-6 | 2.68±0.43 |
对照组 | 50 | 2-10 | 5.31±1.48 | 28 | 22 | 1-5 | 2.52±0.39 |
χ2/t | - | 0.170 | 0.041 | 1.949 | |||
P | - | 0.865 | 0.840 | 0.054 |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应用中药治疗:对于气虚体质患儿,需要按照健脾补肺原则进行治疗:药方组成包括:黄芪6g、白术6g、防风3g、太子参5g、茯苓5g、陈皮3g、淮山药9g、山楂5g、煅牡蛎9g;然后实施辨证论治,阴虚体质患儿需应用沙参6g、玄参5g、黄静6g、玉竹6g、枸杞子5g、五味子3g、地骨皮5g;湿热体质患儿需应用茯苓6g、制半夏3g、陈皮3g、黄芩5g、枳实5g、竹茹5g、生薏苡仁9g、山楂5g、生甘草3g;痰湿体质患儿需应用苍术3g、白术6g、茯苓5g、扁豆衣6g、佩兰3g、莱菔子6g、砂仁3g、山楂5g。上述中药均为免煎颗粒,对于1-3岁患儿,每天服用三分之一剂,对于4-7岁患儿,每天服用二分之一剂,对于超过8岁患儿,每天需要服用一剂,分为早晚两次服用。
观察组:应用中药联合耳穴贴敷治疗:中药治疗和对照组相同,耳穴贴敷:选穴:肺、脾、肾、气管、内鼻、咽喉。消毒对应穴位,在一侧耳穴贴敷磁疗贴,每天多次轻柔按压。每间隔一周两耳做交替治疗。
两组患儿均需要持续治疗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免疫功能;
②疾病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其中均数+标准差(`x±s)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通过计算t值进行验算,率(%)用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计算X2进行验算。
2 结果
2.1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CD4+(%) | CD8+(%) | CD4+/CD8+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50 | 30.16±4.30 | 40.16±4.79 | 25.11±1.49 | 21.60±0.61 | 1.17±0.43 | 1.79±0.43 |
对照组 | 50 | 30.13±4.24 | 32.30±4.56 | 25.13±1.40 | 24.61±1.24 | 1.14±0.37 | 1.17±0.40 |
T | - | 0.035 | 8.404 | 0.069 | 15.402 | 0.374 | 7.465 |
P | - | 0.972 | 0.000 | 0.945 | 0.000 | 0.709 | 0.000 |
2.2 疾病复发率
观察组:4.0%(2/50),对照组:20.0%(10/50),两组对比(P<0.05)。
3 讨论
目前医学研究尚未完全阐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但有临床观察表明[3],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与其呼吸道感染频率呈显著负相关,即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更易发生反复感染。中医治疗强调"治未病"理念,其核心在于通过精准辨识患儿的体质特征,实施个体化的体质调理方案,从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功能状态的治疗目的。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其原因在于:中药内服配合耳穴疗法不仅符合患儿的体质特征,还能显著提高治疗配合度。该疗法充分考量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在辨证分型基础上,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划分为四种不同体质类型,并据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耳穴选择方面,根据辨证结果精准选取肺、脾、肾等相应穴位进行刺激。通过耳穴刺激可促进耳部经络气血运行,增强其传导功能,从而达到扶正固本、健脾益气、化痰止咳等治疗效果[4]。结合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病理特点,选取肺、脾、肾等耳穴进行刺激,能够发挥多重治疗效应:既可补益正气、强壮体质,又能宣通肺气、化痰止咳;同时通过刺激鼻部对应穴位可宣通鼻窍,而咽喉部穴位的刺激则能起到清热利咽之效。这种内外结合的治疗模式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调理的特色优势。中医药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患儿的机体状态,在控制呼吸道感染复发频率的同时,显著提升免疫功能,减轻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对免疫系统的修复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进患儿康复进程。耳穴贴敷疗法的应用可以刺激儿童耳廓的特定穴位,从而诊断和治疗疾病。十二经脉与耳朵直接或间接相关。耳针疗法治疗有很多优点,包括疾病治疗范围广、疗效稳定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成本效益高、安全性强。现有研究表示[5]: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通过耳穴贴压治疗,可将其临床效果进一步提升,使患儿的发病次数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有效降低,可获取相对良好的治疗效果,且预后优良。
综上所述,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通过中医特色疗法进行治疗,相比于单一中药治疗,能够将患儿的病情程度、免疫功能、肺功能有效改善,经内外合治的原则性,对患儿的经络、脏腑功能有效调整,预防疾病复发,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明耀.背俞穴拔罐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9):42-43.
[2]罗利梅,罗东安.耳穴压豆疗法对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8,19(5):18-19.
[3]操芳琴,刁秀华,周进.耳穴压丸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35):164-167.
[4]董书桂,孙波,刘伟然,等.中药联合耳穴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及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2):239-242.
[5]姜永红,薛征,赵鋆,等.中药联合耳穴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7):201-205.
作者简介:邵娟(1985-),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本科,研究方向: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