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结肠癌患者术后造口自我管理能力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宋珊珊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6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术后造口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段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2例结肠癌造口术患者。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6例。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干预,为观察组。以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为对比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定量表(PIH)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 在结肠癌术后造口护理工作中应用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时效性激励护理;结肠癌;自我管理能力

正文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该病。但是手术过程中需要切除部分肠道组织,术后往往需要通过造口进行排泄。而造口的存在不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如果护理不当,还可能导致局部感染、造口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1]。同时由于患者正常的解剖结构发生了改变,患者多存在病耻感,容易引发患者的负面心理,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该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通过把握激励时间,配合多种激励手段,以调整患者的心态,促使其积极自主参与到护理中,并通过自我管理来促进机体的康复[2]。本研究选择72例结肠癌造口术的患者为研究样本,分析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详细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时间段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2例结肠癌造口术患者。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17,年龄最小者35岁,年龄最大者75岁,中位值(48.23±6.45)岁;病理分期:Ⅱ期、Ⅲ期 分别为21例、1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8:18,年龄最小者36岁,年龄最大者78岁,中位值(49.16±6.34)岁;病理分期:Ⅱ期、Ⅲ期 分别为22例、14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在对照组中落实,对患者进行造口相关护理的普及,指导患者正确护理造口,调整饮食结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干预在观察组中落实,详细如下: (1)言语激励法:护理人员在日常沟通中,不但要使用积极的词语,而且要针对患者的精神状况与康复状况,进行针对性的鼓励言语。如,患者进展良好,给予患者“护理得不错,坚持下去”等鼓励性的话语,给予充分的肯定,提高其信心。(2)榜样激励法:定期组织病友会,邀请成功的案例现身说法,交流康复经历、造口护理技术、心理调适等,充分发挥“同伴效应”,使患者能够主动参与到自我管理中。(3)利益激励:护理人员与患者分析加强护理的重要性,使其了解如果不能科学护理可能出现了并发症,可能增加经济负担,确保其意识到自我管理的价值,积极参加到造口护理的中。(4)社会激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了微信群等在线沟通平台,定期公布造口护理知识和康复小贴士,并设立互动问答环节,让患者能够互相交换经验,并将自己的成功经历和困难的问题进行交流,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管理能力。(5)家庭激励: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引导其为患者营造温暖、和谐的休养环境,给予心理、情绪等方面的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生理方面的改变,使其能够更好的回归正常的生活。 

1.3指标观察

自我管理能力通过PIH量表评估,包括核心管理、自我监测、疾病知识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值为0-88分,分值与自我管理能力成正相关。护理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分值与满意度成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到电脑SPSS20.0系统中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表示,检验用x2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检验用t值表示。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的PI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干预前后PIH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6

58.23±5.45

65.34±4.87

观察组

36

57.89±5.34

75.38±4.23

t


0.267

9.339

P


0.790

0.000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56(29/36),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22%(35/36),P<0.05,见表2:

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分组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36

23

12

1

97.22

对照组

36

11

18

7

80.56

X2





5.063

P





0.024

3讨论

结肠癌患者手术过程中,改变了患者的生理结构,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且容易引发患者的负面心理,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而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影响[3] 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在结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则能够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多样化的激励措施,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自我护理与自我管理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康复[4]。本研究中,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在观察组中实施,干预后该组患者PIH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说明该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这种模式利用各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管理中来。同时,该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此模式下,患者获得了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结肠癌患者术后造口自我管理能力有积极的影响,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艳.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结肠癌患者术后造口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效能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4,30(10):145-147.

[2]刘桂梅,段小芳,朱静,等.腹部功能锻炼与时效性激励护理对成人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学,2023,51(11):1639-1644.

[3]兰文玉,林华燕.时效性激励护理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07):999-1000.

[4]尚妍芳.时效性激励护理对结肠癌术后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06):642-644.

[5]朱群.时效性激励干预对根治性直肠癌造口术后疼痛感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06):83-8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