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气道护理对无创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观察
摘要
关键词
无创;慢阻肺;呼吸衰竭;综合气道护理
正文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以慢性呼吸道梗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气道炎症反应、气道重构及肺泡结构的损伤是引起气流受限及换气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无创通气(NIV)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肺负荷,改善预后。气道护理对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感染,促进分泌物排泄等方面的作用也不能忽略[1]。正确的体位引流、呼吸道湿化管理、有效排痰是无创通气的关键。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氧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基于此,本文旨在观察综合气道护理对无创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内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12月本院接收的无创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区间35~80岁,中位值(50.64±4.32)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区间35~79岁,中位值(50.48±4.21)岁。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诊断;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研究。排除标准:患者存在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对症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采取综合气道护理,内容如下:①呼吸道的湿化护理。确保患者呼吸道保持湿润状态,观察组使用了加温湿化器进行持续的湿化处理,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来调整湿化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气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分泌物能够有效地排出。②呼吸训练与指导。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呼吸训练方案,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等多种方法,目的是提升肺泡的通气量并优化气体交换效率。每天由专业的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呼吸训练的指导,协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从而提高呼吸肌的强度和持久性。③体位管理。结合患者的病情为患者调节体位,促进肺部引流,改善通气,辅助拍背、翻身等措施。④气道清洁。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状况,并及时进行呼吸道的清洁工作。如发现有明显阻塞症状时,尽早清除堵塞物,以免影响呼吸功能。无论是使用无创吸引器还是手动吸痰器,都需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具体需求来进行吸痰操作,以确保呼吸道的畅通,并预防感染和呼吸困难的发生。⑤痰液护理。护士仔细观察患者的痰液性质、数量和颜色的变化,并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痰培养检查,以便为抗感染治疗提供指导。与此同时,护士鼓励病人增加饮水量,以帮助痰液更好地稀释和排出,并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祛痰药物。
1.3观察指标
1.3.1FVC、FEV1。护理后统计两组患者的FVC、FEV1。
1.3.2PaO2、SpO2。护理后检测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6.0件处理,均数±平方差(±s)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百分比(%)为计量资料,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FVC、FEV1
观察组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FVC、FEV1(±s,ml)
组别 | 例数 | FVC | FEV1 |
观察组 | 30 | 2445.57±27.41 | 2742.31±40.07 |
对照组 | 30 | 2008.78±26.97 | 2405.69±40.09 |
t | - | 62.215 | 32.528 |
P | - | 0.000 | 0.000 |
2.2PaO2、SpO2
观察组PaO2、SpO2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PaO2、SpO2(±s)
组别 | 例数 | PaO2(mmHg) | SpO2(%) |
观察组 | 30 | 66.51±3.26 | 87.02±4.28 |
对照组 | 30 | 54.29±3.41 | 78.71±4.33 |
t | - | 14.188 | 7.476 |
P | - | 0.000 | 0.000 |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的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它主要涉及到肺部和气道的病理性改变。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肺不张、呼吸衰竭等症状[2]。这种疾病的成因主要涉及慢性的气道炎症、气道的重塑以及肺泡的损伤。炎症细胞,例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气道和肺实质中聚集,释放多种炎性介质,从而导致气道上皮的损伤和纤维化。此外,还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造成组织器官损害。气道的重塑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壁的增厚、平滑肌的增生和腺体的肥大,这些变化会导致气道变窄和气流的受限[3]。随着疾病的不断恶化,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具体表现为低氧血症和可能伴随或不伴随的高碳酸血症。在这些情况下,肺功能下降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质量。
综合气道护理对 COPD伴发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明显,其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首先,采用温热湿化护理,可有效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气道黏膜干燥、分泌物增稠,有利于气道通畅及黏液排出[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改善肺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 FVC、FEV1明显增高(P<0.05),提示合理的湿化护理可有效提高肺通气功能[5]。其次,针对病人进行个体化的呼吸训练与引导,采用腹式、收唇等方法,使病人的呼吸效率及肌肉耐力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机体的供氧量及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可从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等方面得到验证,且观察组患者的PaO2、SpO2均明显升高(P<0.05),提示呼吸训练可提高血氧浓度。体位管理可使患者在适当的姿势下得到更好的引流,从而更好地改善肺部的通气及氧供[6]。气道清洗和痰液护理能及时清理呼吸道阻塞物,控制痰液性质,防止感染和呼吸困难,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功能状态。这一系列的干预措施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使病人的肺功能、血气等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减少了因呼吸衰竭而发生的危险。
综上所述,综合气道护理对无创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积极,可改善呼吸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欣银.无创呼吸机联合安全护理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4,37(17):173-176.
[2]邹小红.集束化护理对慢阻肺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疗效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4,35(01):144-146.
[3]刘七梅,柯丽足.综合气道护理对无创正压通气重症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11):2730-2732+2735.
[4]阎妍.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11):62-64.
[5]张霞.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无创通气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影响[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02):144-146.
[6]刘普瑰,姬慧勤,冉雪莲,等.强化护理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2,46(05):821-822.
通信作者:李梦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