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与干预策略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张艺娜 王金艳 李梦婕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妇幼保健院 751100

摘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和胎盘早剥(PA)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母婴死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包括高血压、蛋白尿、水肿、腹痛和阴道出血等症状,增加了治疗和管理的复杂性。本文分析了该合并症的临床特征,探讨了早期筛查、个体化干预和及时治疗对改善母婴健康的关键作用。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可以显著降低风险并提高预后。文章还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加强医疗人员培训的必要性,以更好应对这一高危并发症。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临床特征;干预策略;母婴健康

正文


引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盘早剥是导致孕妇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而胎盘早剥则表现为腹痛、阴道出血、胎心异常等。虽然这两者在单独情况下就已严重威胁到母婴安全,但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时,情况更加复杂,且处理难度较大。高血压使得胎盘血流不畅,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而胎盘早剥又加重了孕妇出血和胎儿缺氧等危险因素,从而导致母婴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因此,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和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篇文章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产科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征与风险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这种疾病可能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严重时甚至引发子痫前期、子痫等并发症,导致母婴死亡。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母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血管内皮功能损害、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特别是孕妇的年龄、体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对疾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高龄孕妇、超重或肥胖的女性、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更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及时监测孕妇的血压水平,严格控制体重增加,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避免诱发因素的作用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在孕期高风险的患者中,建议定期进行尿蛋白检查,以确保及时发现蛋白尿的异常,早期识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合理的孕期管理和健康监护,能够显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带来的风险。

二、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胎盘早剥是指胎盘在妊娠期正常分娩之前过早地从子宫壁脱离,通常会导致母体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胎盘早剥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剧烈腹痛、阴道出血、胎动减少或停止、以及胎心率异常等。这些症状会根据胎盘剥离的程度和发生时间不同而有所变化。常见的情况是,孕妇会在腹部感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剧烈疼痛,伴随阴道出血,出血量可以从少量到大量不等。胎动减少或停止是胎儿受到胎盘供应不足影响的表现,而胎心率异常则通常表现为胎儿心跳过快或过慢,严重时会出现胎心音消失。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孕妇的症状描述和临床检查。常规的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胎盘的具体位置及胎盘剥离的程度,并可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症状。胎心监护对于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胎儿心跳出现异常时,必须迅速采取进一步的医学干预。此外,孕妇的血压变化对于判断胎盘早剥是否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果高血压存在,尤其是妊娠期高血压并伴有蛋白尿等症状时,应特别警惕胎盘早剥的可能性。治疗方法通常需要依赖于病情的严重性、孕妇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胎儿的发育状况,综合采取相应措施。

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与相互关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影响胎盘早剥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妊娠期高血压导致母体的血管内皮受损,进而影响血液流动性和血液供应,导致胎盘的血流供应减少,胎盘早剥的风险显著增加。高血压引发的症状,如头痛、视力模糊等,有时可能与胎盘早剥的腹痛和出血症状相混淆。尤其是在高血压未得到及时控制时,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会加剧,这不仅会增加母体的心血管负担,还可能引起胎儿缺氧,严重时可能导致胎儿死亡。胎盘早剥的发生常常加剧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症状,特别是当胎盘发生严重早剥时,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母体的血压控制更加困难。在诊断时,医生需要特别关注区分两者的症状并进行综合评估。例如,在高血压和胎盘早剥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必须仔细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同时,胎儿的监护也非常重要,通过胎心监护和超声波检查评估胎儿的生存状况,以便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决策。临床上需要特别强调早期识别和干预,以减少高血压和胎盘早剥的危害。

四、干预策略与治疗方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的治疗策略需要根据母婴的具体状况综合考虑。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控制母体的高血压,防止其进一步加剧胎盘早剥的症状。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通常会选择使用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来控制血压。降压药物的使用需要谨慎,尤其是在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下,过度降压可能会对母体或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严格掌控用药的剂量与频率。对于胎盘早剥的处理,如果胎儿尚未足月且母体的生命体征稳定,通常会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如卧床休息、监测胎儿心率以及通过静脉补液来维持母体的血容量。在这种情况下,尽量延缓分娩,以便给胎儿更多的时间成熟。若胎儿已足月或母体出现严重出血、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应考虑尽快进行剖宫产手术,保证母婴的安全。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控制高血压外,还应对胎盘早剥造成的出血进行紧急处理。对于严重的胎盘早剥病例,必须尽早评估胎儿和母亲的状况,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包括适时使用止血药物,补充血容量等措施。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加强胎儿监护,以确保胎儿在母体内的存活情况,同时保障母亲的生命体征稳定。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母婴安全是治疗的最终目标。

五、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是一种高危妊娠情况,具有较高的母婴死亡率。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是提高母婴预后的关键。由于高血压和胎盘早剥相互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较为复杂。通过合理监测、药物治疗和分娩方式选择,能够有效降低母婴风险。未来研究应关注精确的诊断手段和个性化的干预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母婴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钟辉,晋兴林,蒋玉芬,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免疫细胞数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4,33(12):900-904+909.DOI:10.13283/j.cnki.xdfckjz.2024.12.005.

[2] 刘全燕.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与硝苯地平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效果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24,43(35):31-35.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24.35.031.

[3] 李娟,刘瑞霞,栾樱译.妊娠期疾病对子代低出生体重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刊,2024,59(12):1288-1291.

[4] 屈春乐,杨宁,李玉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预防[J].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2025,33(04):328-334.DOI:10.16439/j.issn.1673-7245.2025.04.00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