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导向下实训室建设路径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吴显哲、霍云革、 侯丽娜

济南市技师学院 250100 山东济南

摘要

本论文围绕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导向下的实训室建设路径展开研究。在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养老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对具备数字化技能的养老护理人才需求迫切。通过分析当前实训室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从功能定位、建设原则、建设内容、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实训室建设路径,旨在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智慧养老护理人才提供实践教学支撑,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实训室建设;路径

正文


一、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与此同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智慧养老应运而生,成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智慧养老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养老资源,实现养老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然而,智慧养老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特别是既具备养老护理专业知识,又掌握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实训室作为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场所,在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数字化智慧养老背景下,传统的养老护理实训室已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亟需进行转型升级。研究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导向下的实训室建设路径,对于提高养老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一)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智慧养老产业融合了养老服务与信息技术,涵盖智能养老设备研发与应用、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远程健康监测等多个领域。这就要求养老护理人才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专业技能,还需具备数字化设备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信息化服务意识。例如,能够熟练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监测老年人健康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发现老年人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能够运用养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老年人信息、服务流程的高效管理

(二)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智慧养老产业发展需求,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养老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护理操作技能,熟练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培养的人才应能够在智慧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场所,运用数字化手段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智能化养老服务,并能够参与养老服务信息化系统的运营与维护。

三、当前养老护理实训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理念滞后

部分院校养老护理实训室建设仍以传统养老护理教学为主,缺乏对数字化智慧养老发展趋势的关注。实训室功能单一,主要侧重于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如老年人生活照料、基础护理操作等,对智能养老设备应用、信息化服务流程模拟等智慧养老相关教学内容涉及较少,无法满足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需求。

(二)设备与技术配置不足

实训室设备更新换代缓慢,智能养老设备配备不足。许多实训室仍以传统护理用具为主,如护理床、轮椅等,而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如智能手环、远程心电监测仪)、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数字化设备相对缺乏。此外,实训室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支撑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限制了智慧养老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师资队伍能力有待提升

养老护理专业教师多为护理或养老相关专业背景,虽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但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相对不足。部分教师缺乏智慧养老领域的实践经验,难以将数字化技术与养老护理教学有效融合,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专业的智慧养老实践指导,影响了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当前养老护理实践教学主要围绕传统护理技能展开,课程设置中智慧养老相关实践课程比例较低。教学方法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为主,缺乏对学生数字化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主要侧重于对学生传统护理技能操作规范性的考核,对学生在智慧养老场景下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较少,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四、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导向下实训室建设路径

(一)明确实训室功能定位

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实训室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集教学、实训、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在教学功能方面,承担养老护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包括基础护理技能训练、智能养老设备操作、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等教学内容;实训功能上,为学生提供模拟真实智慧养老场景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科研功能旨在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智慧养老相关课题研究,推动智慧养老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优化;社会服务功能则面向养老机构、社区等开展培训服务,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数字化技能水平。

(二)遵循建设原则

1. 先进性原则:实训室建设应紧跟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引入先进的智能养老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如人工智能辅助护理设备、大数据分析平台等,确保教学实践内容与行业前沿技术接轨。

2. 实用性原则:实训室建设需紧密结合智慧养老实际工作需求,设置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如智慧养老病房、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智慧养老服务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开放性原则:实训室应打破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实现资源共享,面向学生、教师、养老机构及社会开放。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支持教师进行科研创新,为养老机构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支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4. 安全性原则: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设备使用安全、数据安全和学生人身安全。对智能养老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安全检测,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保护机制,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操作规范指导。

(三)丰富实训室建设内容

1. 硬件设施建设

智能养老设备配备:采购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床垫等,用于实时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睡眠质量等数据;配置智能护理设备,如自动翻身护理床、智能康复训练器械,辅助老年人进行康复护理;引入养老服务机器人,如陪伴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模拟智慧养老服务场景。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部署物联网感知设备,实现实训室各类设备的互联互通;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终端等,为教学和实践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涵盖老年人信息管理、服务订单管理、健康档案管理等功能模块,让学生熟悉智慧养老信息化管理流程。

2. 软件资源建设

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开发或引入智慧养老虚拟仿真教学软件,构建虚拟养老场景,如虚拟养老院、虚拟社区养老服务站等。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进行模拟操作,学习智能养老设备使用、应急事件处理等技能,降低实践操作风险,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资源库建设:整合养老护理专业课程教学资料、智能养老设备操作手册、智慧养老案例等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应具备在线学习、资料下载、互动交流等功能,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备课。

3. 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智慧养老相关的培训和进修,内容包括数字化技术应用、智能养老设备操作、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等。鼓励教师到养老机构或企业实践锻炼,积累智慧养老领域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的教学和实践指导能力。

引进专业人才:积极引进具有智慧养老相关专业背景或行业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同时,聘请养老机构、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行业前沿知识和实践技能。

4.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优化课程设置:在养老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智慧养老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开设《智能养老设备应用》《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大数据与智慧养老》等课程,将数字化技术与养老护理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同时,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课时,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智慧养老实践操作。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实际项目或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例如,通过模拟智慧养老服务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老年人健康监测、服务需求分析、智能设备应用等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考核学生的传统护理技能,还要评价学生在智慧养老场景下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以及企业专家评价等,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表现。

(四)建立保障机制

1. 组织保障:成立由院校领导、专业教师、企业专家组成的实训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实训室建设规划、资源调配、项目实施等工作的统筹协调,确保实训室建设顺利推进。

2. 制度保障:制定实训室管理制度、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实训室运行和管理。明确教师、学生在实训室中的职责和权利,保障实训室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

3. 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实训室建设资金,包括院校财政拨款、政府专项资金支持、校企合作经费等。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硬件设备采购、软件资源开发、师资培训等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同时,建立资金使用监督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结论

在数字化智慧养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人才是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升级的关键。实训室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场所,其建设应紧紧围绕数字化智慧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功能定位,遵循建设原则,丰富建设内容,并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训室建设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养老护理人才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为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慧养老产业的持续发展,实训室建设还需不断优化和完善,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