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建议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政策路径;对策建议
正文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化学制药、中药制剂和生物技术药物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如2015年我国制药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0年更是增长到了1.19万亿元。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不断创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一、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分析
1.1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①创新能力不强。我国医药产业存在企业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②生产水平较低。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总体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产能利用率较低。
③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生物医药产业涉及生命科学、医学和工程等多个领域,国家政策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④投资风险大。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1.2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占全球比例已超20%,生物医药创新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存在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均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未来,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生物医药产业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政策路径分析
2.1政府支持政策
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自1998年我国明确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以来,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国家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支持主要包括:一是科研机构建设;二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三是产业园区建设。为了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从政府支持政策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科技创新支持等方面。
2.2产学研合作政策
产学研合作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建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为中心,广州、深圳为副中心,武汉、成都为重要节点的产学研创新体系。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是推动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如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共建了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实现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与上海市闵行区合作共建的张江药谷健康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已成为推动区域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3.1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瞄准前沿创新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支持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国家(区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升医疗机构协同创新能力,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施生物医药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工程,重点布局一批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建设一批国家(区域)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促进创新要素向临床需求聚集。支持医药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
3.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完善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积极推动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大力推动生物医药领域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建立健全企业专利预警机制,提高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完善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专利快速审查和确权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反应机制。加强生物医药产业的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积极应对境外生物技术企业对我国相关企业的专利侵权行为,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3拓展市场和加强产业协同
一是拓展国际市场。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大力实施国际产能合作,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专利布局和申请,打造海外专利池。
二是加强产业协同。聚焦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关键环节自主创新能力。整合创新资源,促进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三是加速医药产品上市。积极参与全球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建设,推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和新药物临床试验豁免制度落地,鼓励药品创新、药品上市和注册审评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结论
通过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在政策支持力度、科技研发能力、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为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对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不断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推进企业生产工艺优化和技术升级;进一步拓展生物医药市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1]王婧.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全球化路径[J].新经济导刊,2025,(Z1):109-114.
[2]耿红军,王昶.我国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路径与政策保障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5,40(01):127-139.
[3]赵燕琳,张烁,杨莉.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J].中国药业,2023,32(18):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