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胆结石术后带T管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胆结石;T管;居家管理;并发症
正文
引言
胆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手术切除胆囊或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留置T管是胆道外科常用的引流手段,可有效预防胆汁漏、胆道梗阻等并发症,但T管留置时间通常为2-4周,患者需带管居家康复。居家期间,患者因缺乏专业护理指导,易出现导管脱出、感染、胆汁引流异常等问题,影响康复进程甚至危及生命。延续性护理是将医院护理延伸至社区和家庭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建立连续的护理服务体系,帮助患者在不同医疗环境中获得协调一致的照护。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胆结石术后带T管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提供循证依据。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胆结石手术并留置T管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纳入标准包括符合胆结石诊断标准、术后留置T管超14天等;排除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等患者。两组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实验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含书面告知T管护理要点、发放护理手册及明确复查要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延续性护理:出院前建立个性化档案,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家庭支持及心理状态;出院后第1、2、4周进行电话随访,评估T管护理情况,提供健康指导与心理支持;借助微信平台推送护理视频、科普文章,定期答疑并提醒复查;对高风险患者进行家庭访视,现场评估环境、示范操作并联合多学科制定康复方案;每月组织多学科病例讨论会,解决复杂问题。
(三)观察指标
观察干预后3个月内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导管脱出、感染、胆汁引流异常、胆瘘)发生情况,采用CSMS量表评估自我管理能力,运用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
(四)研究计数统计
使用SPSS26.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 例数 | 导管脱出 | 导管感染 | 胆汁引流异常 | 胆瘘 | 总并发症发生率(%) |
对照组 | 60 | 5 | 4 | 6 | 0 | 25.00(15/60) |
观察组 | 60 | 1 | 2 | 2 | 0 | 8.33(5/60) |
χ²值 | - | 3.841 | 1.967 | 3.528 | - | 6.480 |
P值 | - | 0.050 | 0.161 | 0.061 | - | 0.011 |
(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CS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CSM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组别 | 例数 | 干预前(x̅±s) | 干预后3个月(x̅±s) | 组内t值 | 组间t值 | P值 |
对照组 | 60 | 62.3±7.5 | 70.2±8.1 | 6.821 | 5.347 | <0.001 |
观察组 | 60 | 61.8±7.2 | 82.5±6.8 | 14.235 | 10.124 | <0.001 |
(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 3 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 例数 | 生理功能(PF) | 生理职能(RP) | 躯体疼痛(BP) | 一般健康状况(GH) | 精力(VT) | 社会功能(SF) | 情感职能(RE) | 精神健康(MH) |
对照组 | 60 | 65.2±6.9 | 62.1±7.3 | 63.5±6.8 | 64.8±7.1 | 66.3±7.0 | 67.2±6.5 | 65.0±6.7 | 68.1±7.2 |
观察组 | 60 | 78.4±7.2 | 75.3±6.8 | 76.2±7.0 | 77.5±6.9 | 79.1±6.6 | 78.8±6.3 | 76.4±6.5 | 79.3±6.8 |
t值 | - | 8.921 | 7.845 | 8.327 | 8.564 | 9.123 | 8.746 | 8.235 | 8.654 |
P值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四)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8.327,P=0.004)。
三、讨论
本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显著降低了胆结石术后带T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其通过电话随访和微信平台动态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异常并干预;家庭访视纠正不规范操作,降低感染风险;多元化教育手段和多学科协作,满足不同患者需求,优化康复方案;从住院到居家的连续照护增强患者安全感,个性化服务和便捷沟通渠道提升满意度。该护理模式为胆道术后居家管理提供有效路径,但仍需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
四、结论
延续性护理通过建立个性化档案、定期随访、微信平台管理、家庭访视及多学科协作等综合干预措施,显著降低了胆结石术后带T管患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该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弥补了常规出院指导的局限性,为胆道术后患者的居家管理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未来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长期随访研究参考文献
[1]杨木兰,温芳芳,胡慧涟.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6):217-219.
[2]高惠兰,江海玲.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9):116-118.
[3]王枫枫,曹锐利.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胆石症术后携T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MUIS评分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7):182-184.
[4]李娟娟.以个体为中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在胆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5,13(01):89-92.
[5]喻婷,辛丽琴.以个体为中心的围术期护理在胆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18):100-102+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