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方案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成本-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西医结合;成本-效果分析;治疗方案
正文
引言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作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群健康。在美国,每年约有300万-560万例CAP患者,超100万人次住院,平均病死率达8.8%-15.8%,直接医疗花费在84亿-97亿美元。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CAP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CAP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焦点,传统西医治疗虽在抗感染等方面有显著成效,但面临细菌耐药、药物副作用等问题;中医治疗历史悠久,注重整体调理,在改善症状、增强机体抵抗力方面独具优势。将中西医结合应用于CAP治疗,有望整合两者长处,提高疗效,同时控制医疗成本[1]。深入探究中西医结合方案在CAP治疗中的成本-效果,对优化临床治疗策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中西医结合方案的构成
1.1西医治疗手段
西医在CAP治疗中,诊断环节至关重要。借助血常规,可判断白细胞变化,如重症细菌性肺炎常见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而病毒性肺炎白细胞计数可能无明显变化或低于正常。血培养能明确病原菌,对发热患者意义重大,肺炎球菌、流行性嗜血杆菌导致的CAP血培养阳性率较高。痰涂片和细菌培养可初步判断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类型。血清抗体滴度检测能辅助诊断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感染。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测定可评估炎症程度及预后,指导抗菌治疗。在治疗上,抗感染是关键。根据病原学分类,若为细菌性肺炎,常见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非典型肺炎,由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等引起,常用大环内酯类、呼吸喹诺酮类药物。针对病毒性肺炎,部分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如流感病毒感染可用奥司他韦等。对于病情严重、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及时给予吸氧及机械通气治疗,保障机体氧供,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1.2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中医将CAP归属“风温”“肺热病”的范畴,依据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治疗。对于风热闭肺证的患者,其多表现为发热、咳嗽、痰黄等症状,治疗时常选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以达到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方中的金银花、连翘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麻黄、杏仁、石膏能够宣肺清热,多种药物相互配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对于痰热壅肺证患者,其常见咳痰黄稠、胸闷气促等表现,治疗时选用千金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实现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的目的。苇茎、薏苡仁、冬瓜仁能够清热排脓,配合麻杏石甘汤的清热宣肺之力,可有效改善肺部的痰热状态。而痰浊阻肺证的患者,往往咳嗽痰多、痰色白质黏,治疗以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减,起到燥湿化痰、理气止咳的效果。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能降气化痰,半夏、陈皮可燥湿化痰,同时调理脾胃,从根源上杜绝生痰之源[2]。在药物剂型上,除了传统的汤剂,热毒宁、喜炎平、痰热清等中药注射剂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些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功效,使用方便,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1.3中西医联合协同模式
中西医联合治疗CAP,优势互补。在疾病初期,西医快速明确病原体,精准选用抗感染药物,抑制病原体繁殖,控制病情发展;中医辨证论治,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改善患者整体状态,增强机体抵抗力。例如,对于支原体肺炎患者,西医给予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感染,中医根据辨证,若为风热闭肺证,给予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既针对病原体治疗,又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中药可减轻西药副作用,如一些清热解毒中药可降低抗生素使用导致的胃肠道不适。当患者进入恢复期,中医通过调理脾胃、补益肺气,促进身体康复,减少病情反复;西医则可通过复查相关指标,确保病原体被彻底清除。如患者在恢复期出现气阴两虚表现,中医给予百合固金汤等扶正固本,同时西医监测血常规、CRP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这种中西医联合协同模式,贯穿CAP治疗全程,提高治疗效果。
2、成本-效果分析
2.1成本构成分析
在CAP治疗中,成本涵盖多个方面。单纯西医治疗,药物成本因病原体不同而异。使用抗生素,如针对肺炎链球菌的青霉素类,价格相对较低;但对于耐药菌感染或重症患者,可能需使用高级抗生素或联合用药,成本大幅增加。检查成本包括血常规、血培养、痰涂片及培养、血清抗体检测、CRP和PCT测定等,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但费用累加起来较为可观。住院成本,病情严重患者需住院治疗,涉及床位费、护理费等。单纯中医治疗,中药汤剂成本相对稳定,根据药材种类和用量有所不同;中药注射剂成本则因品牌、剂型而异。不过,中医治疗通常检查项目相对较少,能节省部分检查费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初期因结合西医检查明确诊断,检查成本与西医治疗相近;药物成本上,虽增加了中药费用,但合理使用中药可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长或级别,一定程度降低西药成本。住院成本方面,由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可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住院总费用[3]。
2.2治疗效果评估
从症状缓解角度,单纯西医治疗在抗感染后,发热、咳嗽等症状会逐渐减轻,但部分患者咳嗽等症状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中医治疗能较快缓解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中西医结合方案则发挥两者优势,在快速控制感染的同时,更迅速地改善症状。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发热、咳嗽消失时间较单纯西医组明显缩短。在病原体清除方面,西医抗感染药物针对性强,对常见病原体有较好清除效果,但耐药问题影响清除效率。中医虽不能直接像西药一样杀菌抗病毒,但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辅助清除病原体。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病原体清除率,降低复发风险。例如,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原体清除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在预防并发症方面,单纯西医治疗若控制不佳,易出现胸膜炎、脓胸等并发症。中医整体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中西医结合方案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上效果显著,减少患者痛苦与后续治疗成本。
2.3成本-效果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单纯西医治疗虽在部分病情较轻、病原体明确且敏感的患者中成本较低,但对于病情复杂、耐药菌感染患者,成本高且效果受限。单纯中医治疗成本相对稳定,在改善症状方面有优势,但对于重症感染控制力度不足。中西医结合方案,在成本上,虽初期因结合西医检查等投入稍高,但通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使用等,总体成本相对合理。在效果上,能快速缓解症状、提高病原体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从成本-效果比来看,中西医结合方案具有更高性价比。如在一些临床研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成本-效果比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组,表明在相同成本下,中西医结合方案能获得更好治疗效果,或在达到相同治疗效果时,中西医结合方案花费更少。
结束语
中西医结合方案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在方案构成上,西医精准诊断与高效抗感染,中医整体调理与辨证论治,两者协同配合,贯穿治疗全程。成本-效果分析表明,该方案虽初期成本有一定增加,但通过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后续医疗支出等,总体成本合理且效果突出,具有较高性价比。然而,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CAP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中西医结合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不同地区、医疗机构实施水平参差不齐;中药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影响其与西药联合的精准性。未来,需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CAP的规范化研究,制定统一标准与操作指南;深入开展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为中西医联合提供更坚实理论基础。通过不断完善,中西医结合方案有望在CAP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患者治愈率,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参考文献
[1]莫亚玲,赵德运.不同治疗方案对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4,28(6):51-55.
[2]储烨.3种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对老年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1[J].抗感染药学,2023,20(11):1153-1157.
[3]熊家武,张明辉,李小燕,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前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成本-效果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24,33(4):275-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