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心血管事件预防效果的纵向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社区综合干预;中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心血管事件预防;纵向研究
正文
引言
高血压是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其控制不佳会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社区作为高血压管理的重要场所,综合干预模式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药物管理等多方面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健康管理。本研究聚焦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旨在通过纵向研究设计,系统评估其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心血管事件预防的长期效果,为优化社区高血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本研究选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年龄≥50岁,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且在社区接受管理。排除标准包括合并严重心、脑、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或无法配合完成研究随访。最终纳入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样本选择充分考虑了社区的代表性,确保研究结果能够反映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随机分组,保证了两组患者在基线水平上的均衡性,为后续干预效果的评估提供了科学基础。
1.2干预措施
干预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包括:(1)健康教育,通过定期举办高血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2)生活方式指导,制定个性化饮食、运动方案,鼓励患者减少盐摄入、增加运动量;(3)药物管理,由社区医生定期随访,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确保药物依从性。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社区医疗服务。社区综合干预模式的实施注重多维度的健康管理,通过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生活方式指导帮助患者养成健康习惯,药物管理则确保患者用药的规范性。这种综合干预模式不仅关注患者的疾病治疗,更注重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支持。
1.3数据收集与指标设定
研究在基线、干预后6个月、12个月分别收集数据。主要指标包括:(1)血压控制率,以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为达标标准;(2)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记录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事件;(3)生活方式改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患者饮食、运动、戒烟限酒等行为变化。数据收集的时间节点设计合理,能够全面反映干预措施的短期和长期效果。血压控制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评估高血压管理效果的核心指标,而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则反映了干预措施对患者行为的积极影响。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能够全面了解社区综合干预模式的实际效果,为后续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结果分析
2.1血压控制效果评估
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血压控制率达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干预组患者收缩压平均下降15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0mmHg,而对照组仅分别下降8mmHg和5mmHg,表明社区综合干预模式能有效降低血压,提高控制率。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综合干预模式在血压管理方面的优势。通过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显著提高,主动参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同时,药物管理的规范化也确保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了血压水平。这种多维度的干预措施相互协同,显著提升了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
2.2心血管事件预防效果分析
在12个月随访期间,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干预组未发生心肌梗死事件,而对照组有3例,说明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可显著降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高血压患者面临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社区综合干预模式通过全面的健康管理,有效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干预措施不仅关注血压的控制,还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的整体健康意识,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表明,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在预防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显著的长期效果,为社区高血压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2.3生活方式改善情况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饮食、运动和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显著改善。问卷调查显示,干预组患者每日盐摄入量平均减少3g,运动时间增加30分钟/天,戒烟率从10%提高到30%,限酒率从20%提高到40%。而对照组在这些方面的改善不明显。生活方式的改善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社区综合干预模式通过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指导,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有助于血压的控制,还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通过健康教育和社区医生的定期随访,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和实践能力显著提高,为长期的健康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讨论与建议
3.1社区综合干预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在中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具有显著优势。首先,该模式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和药物管理的多维度干预,全面提升了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其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干预的主要场所,能够方便患者接受长期随访和管理,增强了干预的可持续性。然而,该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社区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可能导致部分患者无法获得充分的干预服务。此外,患者的依从性差异也会影响干预效果。部分患者可能因个人生活习惯或认知偏差,难以完全遵循干预方案。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干预模式,通过增加社区卫生资源投入、提高患者依从性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干预效果。
3.2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启示
本研究结果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首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健康教育能力建设,通过举办讲座、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其次,应完善生活方式指导服务,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运动方案。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提升药物管理水平,确保患者用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通过这些措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更好地承担起中老年高血压管理的重任,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纵向研究设计,系统评估了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心血管事件预防的长期效果。结果显示,社区综合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促进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善。该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更多社区推广实施。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干预模式,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以进一步验证其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冲.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D].南昌大学,2021.
[2]游晓燕,张霓,李爱琳,等.社区门诊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原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5(01):230.
[3]娄彩云,涂三红.综合康复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78例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24,(24):5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