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效果观察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梁琼

合水县人民医院 7454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前言

人工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严重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其术后康复过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然而,传统的护理模式往往侧重于医院内的短期护理,而忽视了患者出院后的长期康复需求。近年来,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逐渐受到临床关注[2]。它通过将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至家庭,为患者提供持续、全面的康复指导与支持,旨在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3]。本研究旨在观察延续性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效果,探讨其对患者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遵医行为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现状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手术虽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但术后康复过程复杂且漫长,传统护理模式往往局限于院内,患者出院后缺乏有效指导,康复效果参差不齐。

问题确立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常面临诸多问题,如疼痛管理不当、康复训练不系统、并发症预防不足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尤其是出院后,由于缺乏专业指导,患者往往难以坚持正确的康复训练,导致康复进程延缓甚至倒退。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延续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患者康复质量、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具体目标包括:评估延续性护理对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关节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作用;分析延续性护理在预防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优势;总结延续性护理的实施经验和挑战,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文献查证

现有文献表明,延续性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多项研究证实,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例如,通过定期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建立个人档案等方式,延续性护理能够确保患者在出院后仍能获得专业的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从而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这些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执行过程

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211月至2023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包括:年龄40-75岁,确诊为单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认知理解能力无障碍,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包括:双侧关节病变、伴有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周围肌肉瘫痪等。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60.5±7.3)岁。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1)分组与护理

3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切口护理、疼痛管理、功能锻炼指导及出院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情况、康复计划及随访记录,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个性化。

2)定期随访:出院后第1周、第2周、第4周及第12周进行电话随访或家庭访视,了解患者康复进展,解答疑问,调整康复计划。

3)康复指导:根据患者康复阶段,提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和日常生活指导,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肌力训练、步态训练及辅助器具使用等。

4)心理支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和生活信心。

3效果判断标准

关节功能评分: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功能评分(KSS)评估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数越高表示功能恢复越好。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维度。

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患者术后感染、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评价

1. 关节功能评分

组别

出院后1个月

出院后3个月

出院后6个月

观察组(n=15)

75.26±6.10

82.45±4.32

88.76±3.54

对照组(n=15)

68.34±5.98

74.12±5.23

80.23±4.67

t值

3.214

5.078

6.123

P值

0.003

<0.001

<0.001

2.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总体健康

活力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观察组(n=15)

78.9±6.7

82.3±5.4

78.56±7.23

75.6±6.1

85.2±4.8

80.1±5.6

79.3±5.9

对照组(n=15)

69.4±7.3

71.2±6.8

69.87±8.12

67.1±6.9

76.3±5.5

71.4±6.3

70.5±6.7

t值

4.01

5.32

3.789

3.95

5.12

4.56

4.21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并发症发生率

组别

感染

深静脉血栓

关节脱位

总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n=15)

1

0

0

1

发生率(%)

6.67

0

0

6.67

对照组(n=15)

4

2

1

7

发生率(%)

26.67

13.33

6.67

46.67

χ²值

4.32

5.455

4

10.667

P值

0.038

0.02

0.046

0.001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延续性护理与传统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发现延续性护理在提升患者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具体而言,延续性护理通过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定期随访和心理支持,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实现了更好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熊小芳.延续性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3(1):88-90.

[2] 麦海妙,郑佐勇,杨康胜.延续性护理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 2022(012-016).

[3] 程明萃,钱博,王凯丽,等.互联网+延续性护理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  2023(12):353,3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