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散在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前言
压力性损伤,曾被称为压疮,是临床常见且棘手的问题。它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与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及潮湿状况密切相关。其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成本。目前,针对压力性损伤的治疗方法众多,但效果参差不齐[1]。蒙脱石散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用药,其主要成分为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既往多用于治疗腹泻以及辅助治疗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近年来,临床护理人员在实践中发现蒙脱石散在压力性损伤的治疗中展现出一定潜力,但其具体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蒙脱石散在压力性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压力性损伤患者36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压力性损伤分期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压疮咨询小组(NPUAP)2016年发布的压力性损伤分期标准;②年龄18-85岁;③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②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对蒙脱石散或研究中使用的其他药物过敏者;④压力性损伤部位存在恶性肿瘤者。
(二)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首先,使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轻柔冲洗,去除创面的分泌物及坏死组织,随后用碘伏进行消毒,消毒范围应超出创面边缘1-2cm。待创面干燥后,根据创面大小选择合适的水胶体敷料进行覆盖,每3-5天更换一次敷料,若敷料出现渗液饱和、卷边或脱落等情况,则及时更换。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定期协助患者翻身,避免创面持续受压。
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3g / 袋,蒙脱石含量 98%)干预。①创面预处理:同对照组清洁消毒流程,对于直径>2cm 的水泡,采用 1ml 无菌注射器(7 号针头)在水泡最低点沿皮纹方向穿刺,抽取液体后保留表皮,用无菌纱布轻压 30 秒止血;对于深度>0.5cm 的创面,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蘸干创面渗液(避免摩擦)。②蒙脱石散应用:取 1 袋蒙脱石散倒入无菌换药碗,用无菌镊子夹取 4cm×4cm 无菌纱布(8 层)蘸取药粉,以螺旋式手法均匀涂布于创面,涂布范围超出创缘 0.5cm,厚度控制在 1.5±0.2mm(使用无菌标尺测量);对于窦道型创面,采用无菌喷粉器将药粉注入深部(深度不超过窦道长度的 2/3)。③敷料固定:覆盖水胶体敷料前,在蒙脱石散表面覆盖一层透气纱布(4 层),再按对照组标准固定敷料,确保药粉与创面紧密接触。④换药调整:每 72 小时更换敷料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残留药粉,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若 24 小时内创面渗液浸透内层纱布,立即更换并补充蒙脱石散(剂量同首次);Ⅲ 期创面连续用药 5 天后,间隔 1 天再进行下一疗程。⑤联合护理:翻身频率及营养支持同对照组,额外增加创面周围皮肤护理,每日用润肤乳(含神经酰胺)涂抹创缘外 5cm 范围 2 次,维持皮肤湿度 30%-50%。
(三)观察指标
1.创面愈合时间:从开始治疗之日起,至创面完全上皮化愈合所需的时间,以天为单位记录。
2.治疗效果: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2]。治愈:创面完全愈合,痂皮脱落,局部皮肤恢复正常;显效:创面缩小80%以上,渗出明显减少,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有效:创面缩小50%-80%,渗出有所减少,肉芽组织生长一般;无效:创面缩小不足50%,或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创面愈合时间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4.5±3.2)天,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9.8±4.1)天(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x±s,天)
组别 | n | 创面愈合时间 |
观察组 | 18 | 14.5±3.2 |
对照组 | 18 | 19.8±4.1 |
t值 | - | 4.982 |
P值 | - | <0.05 |
(二)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χ²=4.320,P<0.05),详见表2。
组别 | n | 治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18 | 8 | 5 | 4 | 1 | 94.44 |
对照组 | 18 | 4 | 5 | 5 | 4 | 77.78 |
χ²值 | - | - | - | - | - | 4.320 |
P值 | - | - | - | - | - | <0.05 |
四、讨论
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其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传统的治疗方法如使用水胶体敷料等虽有一定效果,但部分患者愈合时间较长。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的观察组,其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蒙脱石散之所以能在压力性损伤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与其独特的结构和药理特性密切相关。蒙脱石散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这使其对溃疡面细菌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可减少创面细菌数量,降低感染风险。同时,蒙脱石散能与创面的粘液蛋白相结合,一方面减少疮面的渗出,另一方面促进受损疮面上皮细胞再生,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疮面,还具有一定的局部止痛功效[3]。在使用过程中,配合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及碘伏消毒,为蒙脱石散发挥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兰,王秀萍,李群,等.康复新液联合蒙脱石散在二期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
[2] 陈兰,王秀萍,李群,等.康复新液联合蒙脱石散在二期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3):4.
[3] 滕婷.蒙脱石散治疗压力性损伤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年20卷79期, 297-298页,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