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任素涓 王刁礼

昆明安琪儿妇产医院 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92例对妊娠期糖尿病,随机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和运动治疗,观察组:予以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程度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程度改善,对降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也具有重要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皮下注射;妊娠结局

正文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病因复杂,与家族遗传、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并易引发巨大儿或新生儿窒息,会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在实际治疗中,运动疗法、饮食疗法是临床上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但疗效欠佳[1]。胰岛素是目前唯一的体内降糖激素,能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还可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有助于解决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问题,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胰岛素疗法是皮下注射胰岛素,简便实用,患者接受度较高,为此本研究将重点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患者血糖的影响,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92例对妊娠期糖尿病,随机分两组,各46例,时间2023年10月-2024年10月。对照组:平均年龄(29.62±4.26)岁,平均孕周(26.62±1.26)周。观察组:平均年龄(29.71±4.19)岁,平均孕周(26.72±1.28)周。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进行完善的相关检查后,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和运动治疗,需根据患者妊娠周期、血糖水平、体重等来确定患者每日饮食摄入量,注重营养搭配,保证患者微量元素、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均衡摄入,以满足患者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和患者一起制订运动计划,确定运动形式、时间和强度。还要定期监测患者血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患者饮食和运动计划。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进行皮下注射,怀孕小于30周孕妇,每日给药剂量0.8IU/kg;怀孕30-35周孕妇,每日0.9IU/kg;怀孕超35周孕妇,每日1.0IU/kg。每日三餐前及睡觉前按4:2:3:1的比例进行皮下注射。定期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控,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给药剂量,如果患者有分娩先兆,应停药。

1.3观察指标

(1)在治疗前后,对于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比较。

(2)在治疗前后,对于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计算比较。

(3)对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t”计算,计数资料用x2核实,分别以(±s)、(%)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

n

餐后2h血糖(mmol/L)

空腹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6

14.21±1.54

7.29±0.81

10.28±1.37

6.03±0.74

8.78±1.21

7.03±0.56

对照组

46

14.23±1.56

10.27±1.24

10.33±1.42

8.54±0.87

8.83±1.24

8.14±0.79

t值


0.062

13.646

0.172

14.905

0.196

7.774

P值


0.951

0.000

0.864

0.000

0.845

0.000

2.2胰岛素抵抗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胰岛素抵抗程度比较(±s)

组别

n

ISI

HOMA-IR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6

-6.26±0.74

-4.19±0.58

3.98±0.47

1.73±0.26

对照组

46

-6.32±0.76

-5.21±0.74

3.94±0.44

2.34±0.37

t值


0.384

7.358

0.421

9.149

P值


0.702

0.000

0.675

0.000

2.3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

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巨大儿

早产儿

新生儿窒息

胎儿畸形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6

1

1

0

0

2(4.35)

对照组

46

3

3

1

1

8(17.39)

X2






4.039

P值






0.044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女性在怀孕期间,首次被诊断为糖尿病,其中孕期激素水平变化,体重增加,胎儿需要更多营养素,都会影响胰岛细胞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胰岛素的减少和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高血糖。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会严重威胁产妇以及胎儿生命健康的疾病,所以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运动干预以及饮食疗法,作为常用手段,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在运动干预以及饮食疗法不能达到理想的降糖效果的情况下,胰岛素皮下注射作为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胰岛素注射,可以使人体细胞吸收葡萄糖,从而达到降血糖目的[2]。胰岛素是机体中仅有的一种降糖激素,可增强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与利用。通过活化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促使以葡萄糖转运蛋白为代表的葡萄糖转运体由胞内转运至胞外,可提高对葡萄糖的摄取。在肝内,胰岛素可以通过抑制肝糖原的降解,并通过减少进入血中的葡萄糖来达到降血糖的目的[3]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不但可全面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整体状况,而且对患者的疗效和预后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餐后2h血糖水平是最主要的监测指标,餐后2h血糖水平升高,意味着对胰岛素疗法的敏感性降低,升高的葡萄糖代谢与胰岛β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所以,加强对餐后2h血糖的管理,属于预防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同时,孕妇空腹血糖也会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高血糖可导致胰岛素抵抗,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合理的用药策略应该是将血糖维持在建议剂量以内,从而可以降低对母体和胎儿的不利影响[4]。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能够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值的长期血糖控制标准。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不但显示了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血糖能得到很好控制,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理想的防治目的是将糖化血红蛋白降至孕妇的正常水平以下。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是反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ISI下降提示胰岛素抵抗严重,而这是导致糖尿病病情恶化及血糖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用药等措施,可以明显地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降低患者的胰岛素使用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5]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可能为皮下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地弥补人体中缺乏的胰岛素,在怀孕过程中,由于女性自身激素改变(比如孕酮、皮质醇等),会对抗胰岛素的影响,从而引起高血糖。通过对外界的胰岛素的添加,可以快速地修正这个对胰岛素的抗性,从而使葡萄糖的浓度下降。胰岛素疗法可以按照患者的特定的葡萄糖浓度来调节药物的用量,而且相对于节食和锻炼来说,这样的方式更为个人化。通过对患者在各个时期内的血糖监控,实现对胰岛素剂量的准确、高效调节。皮下给药后,胰岛素在体内被迅速地吸收,可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而且药效持久,有利于长期保持平稳的血糖状态。由于个体差异、膳食种类及运动量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实现长期、平稳的降血糖,准确地估算出体内的胰岛素用量,并对其进行监控,能降低患者的低血糖率,同时结合膳食及体育锻炼的基础治疗方法,能更好地将血糖维持在一个安全水平,并充分利用膳食与锻炼对整体健康的促进,能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健康状态[6]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持续的高血糖可引起胰岛素抵抗,使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皮下注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水平,降低其对胰岛β细胞的负荷,改善其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可增加脂肪细胞对血糖的吸收,并降低游离脂肪酸产生,而游离脂肪酸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关键因素。炎性反应是糖尿病发病的关键环节,胰岛素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机体的炎性反应,并降低与胰岛素敏感性有关的炎性因子如TNF-α、IL-6等,通过减少炎性反应,可以间接影响胰岛素抵抗指数。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胰岛β细胞,使其产生更少的胰岛素。而皮下注射胰岛素不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而且有可能通过血糖-胰岛素的正反馈调节作用,促进胰岛的修复与增生,从而使其发挥作用,这一修复是影响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关键[7]。相对于膳食管理和锻炼,胰岛素疗法更加个体化,更灵活,从而使ISI及HOMA-IR等指标,可得到更好改善[8]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怀孕时期,女性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会发生很大改变,通过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能及时地对身体血糖变化进行反应,保证血糖能处在一个适合胎儿发育的水平。同时结合膳食管理与锻炼,同样有助于血糖的稳定,可起到间接作用,两者结合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以及各种不良妊娠结局[9]。高血糖通过改变胎盘的生理机能,使其发生血管疾病,进而影响到胎儿的血流。通过调节葡萄糖浓度,提高胎盘血液循环,降低胎儿发育不良的危险,从而达到预防和减轻新生儿窒息的目的。合理的血糖调控可降低胎儿异常发育(例如:巨大儿)。而胰岛素疗法可通过调控此进程,降低婴儿畸形的危险。同时,如果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也可以降低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病率,通过保持人体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降低早产发生率[10]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程度改善,对降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也具有重要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洪雅婷,许章山,陈桂莲.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17):78-81.

[2]李玉巧.胰岛素泵持续注射与皮下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4,35(15):2325-2327.

[3]丁云川,周会杰,蒋兰玉.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7):3226-3230.

[4]戴晓育.对比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采用胰岛素泵(CSⅡ)强化治疗、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16):72-74.

[5]郭小艳,李艳,赵晓利.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联合饮食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与母婴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8):29-32.

[6]姜丽涛.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血糖指标与妊娠结局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5):93-96.

[7]任雪,贾兰兰.胰岛素泵皮下注射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对比[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28):52-54.

[8]田辛梓,谢晖.胰岛素泵持续注射与胰岛素皮下注射两种治疗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2,46(8):1201-1202.

[9]黄晓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22,30(5):127-129.

[10]王丽婷.观察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伴睡眠障碍的效果及对孕妇妊娠结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4):664-667.

 

 

作者简介:任素涓(1975—),女,汉,云南丽江,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产科。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