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影像联合肺功能检测的临床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骆阳

贵阳市云岩区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影像联合肺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均进行CT影像联合肺功能检测,分析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FEV1、FEV1/FVC: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P<0.05;FEV1、FEV1/FVC:轻度高于中度、重度且中度高于重度,P<0.05;对照组A型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E型、M型低于观察组,P<0.05;轻度E型、M型低于中度、重度,P<0.05。结论:CT影像联合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更加显著,医生能够通过该检查结果能准确鉴别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从而为其后续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CT影像;肺功能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效能

正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在各类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由于该病早期阶段的隐匿性较高,尤其是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常常被患者所忽视,从而导致其错失最佳的治疗时间。目前,临床诊断该病患者的常用方式是肺功能检测,但该检查方式受限于患者配合度不足以及医师操作规范性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CT技术的日益成熟,已然成为医生诊断胸部疾病的主要方式。医生能够通过该检查方式了解患者肺部形态的改变,尤其是肺气肿、气道壁增厚等变化,因此他们能够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2]。由于单一使用这两种检查方案的效果并不理想,致使临床学者在COPD临床诊断中开展CT影像联合肺功能检测,虽然相关临床研究虽已有初步成果,但高质量的循证数据仍显不足。鉴于此,为总结CT影像联合肺功能检测检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诊断价值。本文运用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方法,对患者使用不同诊断方式的相关资料予以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41--20251月,选取90例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观察组中轻度、中度以及重度患者各30例:轻度年龄4578岁(63.21±5.13)岁,17例、女13例;中度年龄4578岁(63.45±5.26)岁,18例、女12例;重度年龄4678岁(63.76±5.52)岁,17例、女13例;对照组年龄4680岁(63.45±5.43)岁,其中男18例、女12例。四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CT检查:医生调整CT仪器(120kV280mA、螺距调整1.375、管球的速度3rps、准值10mm)。

2)肺功能检测:患者保持坐位姿势,让其吸入400μm万托林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在15min后,检查其肺功能。

上述所有检查操作均由同一位医生开展,然后进行针对性检查。

1.3观察指标

1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

2CT影像学分型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8.0”、()表示计量、计数,实施tc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

FEV1FEV1/FVC: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P<0.05FEV1FEV1/FVC:轻度高于中度、重度且中度高于重度,P<0.05,详见表1

1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

组别

n

FEV1%)

FEV1/FVC

观察组

轻度

30

91.15±9.37*

68.84±3.72*

中度

30

65.52±9.43**

65.21±4.22**

重度

30

43.72±8.72**※

59.23±5.42**※

对照组

30

97.32±11.47

91.43±5.3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轻度相比,P<0.05;与中度相比,P<0.05

2.2 CT影像学分型结果

对照组A型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E型、M型低于观察组,P<0.05;轻度E型、M型低于中度、重度,P<0.05,见表2

2 CT影像学分型结果(n%)

组别

n

A

E

M

观察组

轻度

30

2170.00*

930.00*

00.00

中度

30

826.67**

1550.00*

723.33**

重度

30

00.00**※

1033.33*

2066.67**※

对照组

30

30100.00

00.00

00.0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轻度相比,P<0.05;与轻度相比,P<0.05

3讨论

分析研究结果:医生通过肺功能检测能够了解到患者的通气量以及气流受限的程度,这一结果能够帮助其判断患者肺脏功能的损害情况,从而为其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由于该检查方式受到患者的配合度、检测时的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因此医生无法了解到患者肺部组织的真实病理变化。而CT影像的高分辨率的特点,使其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肺部的组织结构,尤其是能够反映患者肺部密度的实际变化趋势,因此医生能够准确地了解患者肺部细微的病理变化。同时,医生通过CT影像能够准确定位气道壁厚度、有效通气管面积以及病灶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尤其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楚展示早期或微小的病变,从而提高了医生鉴别患者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这两种检查方式联合使用,能够为医生提供患者气流受限的具体程度以及肺部的真实病理改变,故而医生通过这两种检查方式,能够区分无慢性咳嗽病史患者与COPD患者的同时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3]

综上所述,CT影像联合肺功能检测在COPD诊断中的效果更加显著,医生能够通过该检查结果,从而准确鉴别患者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从而为其后续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洁,胡丽娟,刘明宇.低剂量CT影像学参数联合临床特征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价值[J].交通医学,2024,38(6):572-575.

[2]赵晓燕,禹红莲,苏金林,等.大小气道呼出气一氧化氮联合肺功能检测对哮喘慢阻肺重叠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宁夏医学杂志,2024,46(10):856-858.

[3]汤雪斌.分析CT影像结合肺功能检测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3):68-7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