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时应用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对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影响的 Meta 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雷静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73

摘要

硬膜外麻醉作为分娩镇痛的主流方式,其在产程进展与母婴结局方面的作用始终是产科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 Meta 分析方法整合现有临床研究证据,系统探讨产时硬膜外麻醉对产程进程、分娩方式选择及母婴健康状况的综合影响。研究围绕麻醉药物浓度、应用时机等变量与产程各阶段的关联展开,同时分析其对母体生理状态及新生儿预后的潜在作用,旨在为临床实践中分娩镇痛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产程进展;母婴结局;Meta 分析

正文


一、引言

分娩过程中的剧烈疼痛不仅会引发产妇生理应激反应,还可能通过神经 - 内分泌系统影响子宫收缩模式与胎盘循环,进而对产程进展产生复杂影响。硬膜外麻醉通过阻滞腰骶部痛觉神经传导,可显著缓解分娩疼痛,但其对子宫收缩力、产道张力及母婴安全的潜在影响仍存在争议。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低浓度局麻药联合阿片类药物的应用逐渐普及,使得镇痛效果与产程干预之间的平衡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系统整合相关临床研究成果,从多维度分析硬膜外麻醉在产程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为产科镇痛策略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

(一)文献检索策略

本研究采用系统检索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时限覆盖建库至最新收录日期。检索词组合涵盖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产程”“母婴结局”“随机对照试验” 等核心术语,并通过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方式扩大检索范围。同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综述文献及会议论文集,以补充电子检索可能遗漏的研究。

(二)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研究类型为探讨产时硬膜外麻醉与产程或母婴结局关联的临床研究;研究对象为足月单胎妊娠、自然临产的产妇;研究中明确界定硬膜外麻醉的实施时机与药物方案;结局指标涉及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或母婴并发症等。排除标准包括:非临床研究(如基础实验、动物研究);数据不完整或无法提取关键信息的文献;重复发表的研究;存在明显方法学缺陷的文献。

(三)文献质量评估与数据整合

采用 Cochrane 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从随机序列生成、分配隐藏、盲法实施、结果数据完整性等维度进行评分。对于观察性研究,采用纽卡斯尔 - 渥太华量表评估其方法论质量。通过双人独立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若存在分歧则通过第三方协商解决。数据整合过程中重点关注研究设计的同质性、干预措施的一致性及结局指标的标准化,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三、讨论

(一)硬膜外麻醉对产程进展的作用机制

硬膜外麻醉通过阻滞腰骶神经丛的痛觉传导通路,可有效减轻宫缩痛引发的交感神经兴奋,从而降低产妇体内儿茶酚胺等应激激素的释放。这种生理调节可能对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节律产生影响,其具体效应与麻醉药物的浓度、给药时机及产妇个体差异相关。低浓度局麻药在保留镇痛效果的同时,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较弱,有助于维持产妇在产程中的主动参与能力,这一特点可能与产程进展的顺畅程度存在关联。此外,麻醉所致的盆底肌肉松弛效应,可能通过改变产道阻力影响胎头下降过程,但这种影响的方向与程度仍需结合临床情境综合判断。

(二)母婴结局关联的争议焦点

在母体结局方面,硬膜外麻醉与剖宫产率的潜在关联始终存在争议。部分观点认为麻醉可能延长产程并增加手术干预概率,其依据在于麻醉药物可能影响宫缩强度或产妇用力协调性;而另一种视角则强调有效的镇痛可减少产妇因疼痛引发的剖宫产需求,尤其是在产妇对自然分娩信心维持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新生儿结局,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麻醉药物通过胎盘屏障的可能性及其对新生儿呼吸、神经行为的潜在影响。现有研究提示,规范应用范围内的硬膜外麻醉药物浓度对新生儿近期预后无显著不良影响,但相关结论仍需更多长期随访数据支持。

(三)临床实践中的优化方向

麻醉方案的个体化调整是提升硬膜外麻醉临床价值的关键。根据产妇的产程进展速度、疼痛耐受程度及胎儿状态制定动态给药策略,可在保障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对产程的干扰。药物选择方面,局麻药与阿片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可通过协同作用降低单一药物浓度,从而减少不良反应。此外,产程管理中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建立也至关重要,麻醉医师、产科医师与助产士的密切配合,有助于及时识别并处理麻醉相关的异常情况,如母体血压波动、胎心监护变化等。

(四)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当前相关研究在方法学上存在一定异质性,包括麻醉实施标准的差异、产程干预措施的不同及结局指标定义的不一致,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可比性。观察性研究中潜在的混杂因素,如产妇年龄、孕产史、孕期合并症等,难以完全通过统计方法消除,可能对因果关联的判断产生干扰。此外,多数研究聚焦于短期结局,关于硬膜外麻醉对母婴长期健康的影响,如儿童神经发育、产妇产后心理健康等,尚缺乏足够的研究证据。

四、结论

产时硬膜外麻醉对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是一个涉及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现有研究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结论。从临床实践角度而言,在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的前提下,个体化硬膜外麻醉方案仍是兼顾镇痛效果与分娩安全的重要选择。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规范方法学设计,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周期,重点关注不同麻醉策略对特殊人群(如高危妊娠产妇)的影响,为产科镇痛决策提供更精准的循证依据。同时,加强医患沟通,结合产妇意愿制定个性化分娩计划,对于提升分娩质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素珍,管飞杰,黄春梅,等.比较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麻醉联合PIEB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联合PIEB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J/OL].中国典型病例大全,1-7[2025-07-26].

[2]张传朋.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对产妇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5,19(11):24-28.

[3]岳书玉,王淑萍,陈源源.硬膜外预先注射利多卡因的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25,10(11):173-177.

[4]李娥,张淑惠.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药研究,2025,4(15):13-15.

[5]刘艳茹,刘晓飞,张若然,等.静脉预注纳美芬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优化效应[J].妇儿健康导刊,2025,4(10):194-19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