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患者鼻腔分泌物管理的循证实践与并发症控制
摘要
关键词
呼吸衰竭;鼻腔分泌物;循证实践;并发症控制;护理
正文
一、呼吸衰竭患者鼻腔分泌物管理的重要性
呼吸衰竭由多种原因导致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引发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及代谢紊乱。鼻腔作为呼吸道起始部位,分泌物正常排出对维持通畅至关重要。
呼吸衰竭患者因呼吸减弱、咳嗽反射降低、卧床时间延长等,致分泌物排出不畅、积聚,增加鼻腔阻力,加重通气障碍与呼吸衰竭。同时,积聚分泌物为病原体滋生提供环境,易引发鼻腔及鼻窦感染,甚至蔓延至肺部导致肺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难度与病死率[1]。
此外,分泌物干燥结痂会刺激黏膜,引起鼻塞、鼻痛,影响睡眠与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氧耗,不利于病情稳定。因此,科学管理鼻腔分泌物是改善呼吸功能、预防感染、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二、呼吸衰竭患者鼻腔分泌物管理的循证实践
(一)鼻腔分泌物的评估
全面准确评估是有效管理的前提,循证证据表明系统评估可为干预提供依据。评估包括分泌物性质、量、颜色及气味。
分泌物性质分浆液性、黏液性、脓性。浆液性稀薄透明,多见于鼻黏膜炎症早期或过敏;黏液性黏稠,呈白或淡黄色,多由慢性炎症引起;脓性提示感染,呈黄或黄绿色,质地浓稠。通过性质可初步判断鼻腔病理状态[2]。
分泌物量分少量、中等量、大量。少量一般不影响通气,中大量易致堵塞需及时清理。评估结合可见量与患者鼻塞感受综合判断。
颜色和气味有重要提示意义。正常为无色或淡白色、无异味;若呈绿、棕色等异常颜色或伴恶臭,可能提示特殊感染或组织坏死,需进一步检查。
(二)鼻腔分泌物清理的循证干预
1.冲洗法:生理盐水冲洗安全有效,被多项研究证实。通过适当压力清除分泌物、过敏原及细菌,改善通气与黏膜环境。呼吸衰竭患者需选合适装置与低压力,避免逆流引发并发症。冲洗频率依分泌物情况而定,每日1-2次。
2.吸引法:适用于黏稠、量多或排痰能力差者。用专用吸引管,压力适中(成人10.7-16.0kPa),避免损伤黏膜。操作轻柔,缓慢插入并旋转退出,避免同一部位久留。频率以保持通畅为原则[2]。
3.擦拭法:用于鼻腔前部少量分泌物,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轻柔擦拭。注意力度,尤其对黏膜脆弱者需谨慎。
(三)鼻腔黏膜保湿的循证措施
呼吸衰竭患者因张口呼吸、环境干燥等致黏膜干燥,分泌物易结痂,保湿至关重要。
生理盐水喷雾或凝胶可有效保湿。喷雾方便,及时补水;凝胶保湿持久,适用于干燥严重者。使用频率依干燥程度调整,每日3-4次。
长期卧床患者需保证充足液体摄入,通过静脉补液或鼻饲维持机体水分,减少分泌物黏稠度,促进排出[3]。
(四)感染预防的循证策略
预防感染是管理重要环节,循证表明严格无菌操作与监测可降低风险。
操作时医护人员需遵守无菌规程,洗手、戴手套、用无菌器械,避免交叉感染。重复使用器械需彻底清洁消毒,防止病原体残留。
定期监测分泌物培养结果与体温,及时发现感染。一旦感染,依病原菌与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扩散[4]。
三、呼吸衰竭患者鼻腔分泌物管理相关并发症的控制
(一)鼻腔黏膜损伤的控制
黏膜损伤多因操作不当、器械不合适所致。控制措施包括:
选柔软吸引管、无菌棉签等合适器械,避免过硬过粗。操作轻柔规范,避免粗暴插入或反复摩擦。对黏膜脆弱、有出血倾向者,清理前可涂止血药膏或用生理盐水湿润黏膜[5]。
若发生损伤,少量出血局部压迫,较多时遵医嘱用药或填塞。暂停清理操作,待黏膜修复后再进行[6]。
(二)误吸的控制
患者因咳嗽反射弱、吞咽障碍,清理时易误吸引发肺炎。控制措施:
清理时取半坐或坐位,减少分泌物逆流风险。密切观察呼吸、咳嗽反应,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立即停止,协助排出分泌物。
吞咽障碍者清理前先做口腔护理,清除异物,降低误吸可能。必要时遵医嘱用抗胆碱能药物减少分泌物,降低风险[7]。
(三)感染扩散的控制
操作不当或感染控制不力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控制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在感染灶周围不必要操作。已感染患者及时抗感染治疗,加强引流与清理,促进愈合。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定期清洁消毒环境,保持通风,减少病原体滋生传播[8]。
四、结论
呼吸衰竭患者鼻腔分泌物管理是临床护理重要内容,循证实践提供科学指导。通过系统评估,选择适宜清理、保湿及感染预防措施,可维持鼻腔通畅,减少危害。针对并发症实施控制,可提升疗效与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
临床工作中应加强重视,总结经验,结合新循证证据优化护理方案,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佳佳. 高流量鼻腔氧疗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肺炎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5,19(08):37-40.
[2]李闪闪,王岚,宋欣欣,等. HFNC对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鼻腔、咽喉的湿化效果及对呼吸循环指标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5,24(02):262-264.
[3]陈青青,杨美菊,郭玉,等. 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24,31(12):51-53.
[4]时凤. 综合护理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用于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的效果[J].智慧健康,2024,10(34):150-153.
[5]姚丹.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名医,2024,(14):15-17.
[6]朱伟娜,王静,董光艳. 早期康复护理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心率及肺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22):4201-4205.
[7]刘柯,杜桦,焦婷婷.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脑梗死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与临床结局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23,44(18):37-41.
[8]许姣姣.鼻腔护理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菌群的影响[D].湖州师范学院,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