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联合认知图式宣教模式在预防接种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思路构建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魏春秀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滨河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 张掖 734000

摘要

目的:探究预防接种门诊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联合认知图式宣教效果。方法:研究在2024年3月—2025年3月,进行预防接种的受种者共计100例进行分组探究,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认知图式宣教模式结合细节护理,对两组受种者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受种者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预防接种门诊护理中,采用细节护理联合认知图式宣教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受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

细节护理;认知图式宣教模式;预防接种

正文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疫苗的发明和预防接种是人类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疫苗接种的普及,避免了无数人的残疾和死亡伴随着临床免疫规划工作的不断改善,疫苗的种类也不断增加,随着关于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舆论的影响,致使部分受种者和儿童监护人对疫苗接种过多表现出了焦虑心理,认为接种疫苗过多会存在不良反应风险的增加,这对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的开展造成诸多不便,比如:接种人员和受种者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受种者对疫苗预防的质疑等情况,所以在预防接种门诊护理中,选择科学的护理方法意义重大[1]。对此本文主要探究应用细节护理联合认知图式宣教模式在预防接种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4320253月纳为研究时间,进行预防接种疫苗的受种者共计100例分组探究,对照组男女比例=26:24,受种者年龄18-6042.21±4.06)岁。观察组男女比例=27:23,受种者年龄19-6042.29±4.11)岁。两组受种者一般数据可比较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需要对预防接种受种者进行基础的心理指导,向受种者介绍接种疫苗的重要性等。

1.2.2观察组需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具体为(1)认知图式宣教模式,需要让受种者对预防接种拥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接种前,护理人员根据受种者年龄、文化背景及接种疫苗类型,设计结构化宣教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宣传册或动态视频形式呈现,重点讲解疫苗作用、禁忌症、注意事项、不同疫苗可能会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帮助受种者构建清晰的认知框架。宣教过程中采用互动式提问,鼓励受种者表达疑虑。(2)在进行预防接种中,需要确保接种部位足够科学,并且在进行预防接种过程中通过沟通与交流分散受种者注意力,以此来缓解受种者因心理紧张出现心因性反应。接种前,护理人员让受种者或儿童监护人现场核验疫苗的品名和有效期,接种时告知其保持接种部位放松、避免揉搓等,并通过示范动作帮助受种者理解。(3在预防接种完成之后立刻使用消毒棉签轻压接种部位并嘱咐受种者在观察室留观30分钟在留观期间或回家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和接种医生联系,接种医生会根据症状进行对症指导,三天之内接种部位不能沾水,以免皮肤感染,对于接种之后存在的发热、疼痛、红肿等一般反应无需特殊处理需在预防接种之后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即可在接种之后不应该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以免影响疫苗的效果。4在预防接种之后,需要密切观察受种者身体状态,如果受种者出现呼吸困难、皮疹蔓延、高热不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处理。指导受种者多饮水,每天的饮水量要达到600毫升以上。还需要确保饮食清淡,需要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能够合理规划进食时间,制定出更加合理并且科学的饮食方法,保证主食和辅食能够合理搭配。

1.3观察指标

探究两组受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体为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三项之和/总值。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分析工具,(n%)计数资料,行c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见表1

1 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发热

恶心呕吐

腹泻

发生率

对照组

50

12.00

12.00

24.00

48.00

观察组

50

00.00

00.00

00.00

00.00

c2

-

-

-

-

4.167

P

-

-

-

-

0.041

3讨论

伴随着当今我国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于疫苗的研制和使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疫苗的接种已经成为了当今我国的基础医疗保障体系,疫苗的接种主要指的是将疫苗接种在正常的受体上,以此让受体产生抗体,进而起到对于特异病毒现象免疫的效果[2]。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当今很多人均存在对疫苗相关知识了解不足的问题,缺少对疫苗接种知识的必要认知,部分人会存在错误认知,认为即使不接种疫苗也不会造成影响,还因为疫苗需要连续接种多次,而接种疫苗可能会和日常工作以及生活产生冲突,容易导致不按时接种疫苗或者中断接种问题的发生[3]。这些都是因为受种者对接种疫苗重要性认知不足所导致。并且在预防接种中,还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现象,导致受种者舒适度的降低,所以在预防接种门诊护理中,选择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法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受种者,观察组受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因为将认知图式宣教模式和细节护理结合下,细节护理更加注重优化环境布局,能够规范护理人员言行、提供个性化心理安抚等措施,营造出温馨、安心的接种氛围[4]。而认知图式宣教模式则从认知层面提升护理效果,这种方式通过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传递,帮助受种者构建清晰的疫苗接种认知框架,确保受种者充分理解接种的必要性、流程及注意事项,减少因信息缺失或误解导致的抵触或焦虑。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不仅增强了受种者的健康素养,还提升了受种者对护理指导的依从性[5]。在两者联合使用下,更加利于护患沟通,推动门诊服务质量的提升,确保护理服务更加具有人性化以及专业化,所以这种模式下能够有效降低受种者不良反应现象。

综上,对预防接种门诊护理中,在细节护理基础上联合使用认知图式宣教模式效果显著,受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临床具有较高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莉莉.细节护理联合认知图式宣教模式在预防接种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西藏医药,2025,46(03):161-163.

[2]杨海燕.心理护理联合预防性护理在小儿乙肝疫苗接种人群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5,11(10):191-194.

[3]孙春娟.心理护理联合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4,3(24):143-146.

[4]肖吉青.预防接种中系统健康宣教护理对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31):70-73.

[5]彭发平.细节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护理研究及对不良反应预防作用[J].宜春学院学报,2021,43(06):78-79+9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