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科护理模式的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与改善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闫越

甘州区上秦镇中心卫生院,甘肃 张掖 734000

摘要

目的:分析对慢性病患者通过采用全科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为全科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80.00%(P<0.05);干预前两组GQOLI-74评分差异小(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病患者运用全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服务满意度并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病;全科护理模式;生活质量

正文


慢性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此类疾病的病程长,并且病情迁延难愈,病因十分复杂,并发症率、死亡率和残疾率均比较高。慢性病患者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因此患者对于医疗资源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均比较高[1],做好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服务则是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降低家庭及社会负担以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常规护理具有管理碎片化、被动性等缺陷,忽视患者的整体健康需求,护理效果较差。全科护理模式注重以患者为核心,对多学科医疗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连续性以及全面性的护理服务[2]。以下将分析对于慢性病患者通过采用全科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

1资料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样本为本院20241月~2025130例慢性病病例,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均为15例。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4578岁,均值(63.75±3.86)岁;病程116年,均值(6.37±1.06)年。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年龄4379岁,均值(63.76±3.85)岁;病程115年,均值(6.36±1.07)年。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式,定期监测患者的重要指标,如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指标,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指标等,指导患者遵医嘱规范用药治疗,并详细告知药物名称、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避免患者擅自停药、漏服药以及误服药。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来给予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例如保持低糖、低盐、低脂饮食,合理选择运动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散步等,向患者介绍慢性病常见并发症及其早期征象、预防方法、应急处理方法等。

观察组为全科护理模式,(1全面评估:除了对患者的基础病情进行评估外,还需对其日常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家庭支持状况、社会资源等进行充分评估,例如在生活习惯方面需要了解是否具有吸烟、饮酒习惯和日常的运动频率。在心理状态方面可利用标准化量表来评估焦虑、抑郁,明确家属的照顾能力、支持能力,最后明确是否属于独居患者,结合评估结果来明确护理核心目标,并制定护理计划,例如明确患者的用药管理方法以及随访频率,在生活层面需要明确患者的饮食重点、饮食原则,心理层面需要明确负性情绪的类型以及情绪疏导方向和方法等;(2)健康教育与技能培训:利用面对面指导,结合群体课堂等方式来对慢性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可通过动画视频来对慢性病的进展机制进行演示和说明,还可利用真实案例向患者介绍科学合理饮食对于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影响,使患者明确饮食控制、坚持用药规范运动锻炼的重要性。进一步开展技能培训,主要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使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技能,例如高血压患者需要通过培训使其掌握家庭血压自测方法、记录方法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方法等;糖尿病患者需要使其掌握家庭血糖自测的方法、降糖药物的口服方法、胰岛素笔的正确应用方法等;对于慢阻肺患者则需要使其掌握吸入剂的正确用法以及腹式呼吸锻炼的正确方法等。还可与患者共同制定小目标,并通过适当的奖励机制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3)心理干预:对于患者出现的病耻感、孤独感、无助感需要做好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例如老年患者利用家属支持、陪伴等方式来缓解其孤独感,年轻患者则重点帮助其对于工作、生活以及治疗进行平衡,减轻患者的思想压力。

1.3观察指标

1两组均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项目主要有护理责任意识、护理全面性、信息支持、人文关怀、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等,非常满意(90100),满意(7089),不满意(70)。(2)两组均以GQOLI-74量表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得分为100分,质量越高此项评分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22.0处理,计量资料的展现方式为均值±标准差±s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的展现方式为[n(%)],并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15/15),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为11例、4例、0例;对照组为80.00%(12/15),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为5例、7例、3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GQOLI-74评分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1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s

分组

n

干预

干预

t

p

观察组

15

65.62±5.19

88.68±5.62

23.025

0.000

对照组

15

65.63±5.21

76.36±5.17

13.025

0.000

t


0.653

11.175



p


0.291

0.000



3讨论

见的慢性病类型有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冠心病以及脑卒中等。多数慢性病具有不可逆性特征,一旦患病需要进行严格的疾病管控,从而延缓病情发展,同时慢性病若管理不当患者病情极易出现反复和持续加重[3],且如若疾病控制不良容易损害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使得生活质量大幅降低,甚至可导致残疾与死亡。全科护理模式具有全周期、个性化、多元化、持续性等特点,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其中,可防止护理断层,可更好的适配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满足患者多的多元化需求。观察组采用该服务模式,患者在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改善好于对照组,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全科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慢性病患者的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对慢性病患者运用全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服务满意度并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甘菊萍.全科护理规范化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标准化,2025,15(12):252-255.

[2]赵小芳.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5,23(13):178-181.

[3]胡方舟,赵瑞芳,白杨,等.某三级甲等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病人特征分析及对全科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全科护理,2022,20(08):1140-11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