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联合疼痛管理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张芳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兴义 562400

摘要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联合疼痛管理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4年2月-2025年1月某医院12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人文关怀联合多模式疼痛管理,60例)与对照组(常规护理,60例),干预4周。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SF-36)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21.7%(P<0.05)。结论:人文关怀联合疼痛管理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心理与生活质量,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人文关怀;疼痛管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临床效果

正文

一、引言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指皮疹消退后疼痛持续超1个月,表现为剧烈灼痛、刺痛或电击样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研究显示,PHN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升高,60岁以上患者可达50%。传统护理以药物镇痛为主,但单纯药物治疗易导致患者出现心理依赖、耐药性及不良反应,且忽视了患者的情感需求和社会支持。人文关怀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心理、社会、文化等多维度干预改善患者主观体验,而多模式疼痛管理则通过整合药物与非药物手段优化镇痛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两者联合护理对PHN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提供优化方案。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242-20251月某医院120PHN患者。本研究排除以下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或认知障碍;镇痛药物过敏;入组前1周接受过其他镇痛干预。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0

2方法

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

1药物镇痛:按医嘱口服加巴喷丁(起始剂量300 mg/d,逐渐增至9001800 mg/d)或普瑞巴林(75150 mg/次,2/d),根据疼痛程度调整剂量。

2基础护理:观察疼痛部位、特征相关症状,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同时定期开展肝肾功能检测。

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与多模式疼痛管理干预,包括

1)人文关怀干预

心理疏导:由专业护士每周进行2次一对一心理访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负性思维(如“疼痛无法缓解”“生活无意义”),通过放松训练(渐进性肌肉松弛、深呼吸)缓解焦虑情绪,每次30分钟。

家庭支持: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通过陪伴、倾听、按摩等方式给予情感支持,鼓励家属参与疼痛管理计划(如记录疼痛日记)。

健康教育:采用图文手册、视频讲座等形式讲解PHN病因、治疗进展及自我管理技巧(如避免摩擦皮损、保持皮肤清洁),每周开展1次集体宣教。

2)多模式疼痛管理

药物优化: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外用利多卡因贴剂(贴于疼痛区域,每日1次)或辣椒素软膏(局部涂抹,3/d),减少口服药物剂量。

物理治疗: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将电极片贴于疼痛部位,频率20100 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次20分钟,每日1次;或红光照射治疗,距离皮肤30 cm,每次15分钟,每日1次。

正念减压:指导患者进行正念冥想(专注于呼吸或身体感觉),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帮助患者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

3评价指标

3.1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开展疼痛评估分值区间为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评估时间点设置为干预前、干预2周及4周后。

3.2生活质量选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进行评估,该量表涵盖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等8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优。

3.3心理状态使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测评量表有焦虑和抑郁各7个条目,每题03分,总分>7分提示存在焦虑/抑郁倾向。

3.4不良反应:记录头晕、嗜睡、恶心、便秘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皮肤过敏(如外用药物所致皮疹)发生情况。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行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2周、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4周时较2周更低(P<0.05)。

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在生理功能等维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HADS焦虑及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HA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表现为头晕2例、嗜睡1例、恶心1例、皮肤轻微瘙痒1例;对照组为21.7%),包括头晕4例、嗜睡3例、恶心3例、便秘2例、皮肤过敏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76P<0.05)。

四、讨论

1人文关怀联合疼痛管理对PHN患者疼痛控制的优势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4周后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28.3%,表明人文关怀联合多模式疼痛管理可显著提升镇痛效果。这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一方面,多模式疼痛管理通过联合口服药物、外用制剂及物理治疗,从外周神经敏化、中枢疼痛传导等多个靶点发挥作用,减少单一药物剂量,降低耐药性。例如,TENS通过刺激感觉神经纤维抑制疼痛信号传导,而正念冥想可通过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减轻疼痛感知。另一方面,人文关怀中的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疼痛应对策略,减少因焦虑导致的疼痛放大效应。研究表明,焦虑情绪可使疼痛阈值降低30%50%,而心理干预能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肌肉紧张,间接减轻疼痛。

2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

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提高约30%,尤其在躯体疼痛和情感职能维度差异显著,这与疼痛缓解后患者活动能力及情绪状态改善直接相关。PHN患者常因持续性疼痛出现失眠、社交退缩等问题,而人文关怀中的家庭支持计划可通过家属参与增强患者社会归属感,例如家属记录疼痛日记能帮助医护人员更精准地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观察组HADS评分下降幅度更大,提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正念减压训练通过引导患者专注于当下体验,减少对疼痛的反刍思维,其效果已在慢性疼痛患者中得到验证。

3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或许口服镇痛药物剂量的缩减和外用药物的局部直接疗效。以利多卡因贴剂为例,其经皮吸收实现镇痛,降低全身不良反应风险。该干预模式无需特殊设备,可在门诊或家庭中实施,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及偏远地区人群。但研究存在局限:一是单中心样本易受地域医疗水平干扰;二是干预周期仅4周,长期疗效有待后续追踪三是未探讨不同疼痛类型(如烧灼痛、刺痛)的差异化干预策略。未来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并结合神经电生理指标深入分析作用机制。

五、结论

研究表明,人文关怀联合疼痛管理干预方案,可有效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大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焦虑抑郁症状。这种干预模式整合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PHN护理提供了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萍珍,吴桂琴.疼痛管理路径联合接纳承诺疗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31:40-45.

[2]林梅,李丽春,刘竹惠.人文关怀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329:140-1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