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工泪液联合睑板腺按摩对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及眼表炎症因子的影响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纪敏

文安县医院065800

摘要

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是干眼症的常见类型,主要由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本研究探讨了不同人工泪液联合睑板腺按摩对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发现,该联合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延长了泪膜破裂时间,增加了泪液分泌量。同时,患者眼表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干眼症状得到缓解。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泪液联合睑板腺按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中人工泪液A联合睑板腺按摩效果最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干眼症;人工泪液;睑板腺按摩;泪膜稳定性;眼表炎症因子

正文


引言

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眼表疾病,主要表现为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眼表干燥、刺激症状及视力下降。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是干眼症的重要类型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睑板腺功能障碍有关。睑板腺分泌的脂质层异常会导致泪液蒸发加速,从而引发干眼症状。近年来,人工泪液和睑板腺按摩在干眼症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不同人工泪液联合睑板腺按摩的临床效果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人工泪液联合睑板腺按摩对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及眼表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医院眼科收治的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干眼症的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接受睑板腺按摩治疗,按摩频率为每周2次,每次15分钟。同时,A组患者使用人工泪液A滴眼,B组患者使用人工泪液B滴眼,C组患者使用人工泪液C滴眼。所有人工泪液均按说明书使用,每日4次,每次1滴。治疗周期为4周。

1.3观察指标

1)泪膜稳定性: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采用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测仪测定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同时观察泪液分泌量。

2)眼表炎症因子: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集患者泪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泪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

3)临床症状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干眼症状评分量表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包括眼部干涩、异物感、灼热感、畏光、流泪等症状,每项症状按0-3分评分,总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治疗后2周、4周,三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P<0.05),泪液分泌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其中,A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改善最为显著,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人工泪液A联合睑板腺按摩在改善泪膜稳定性方面效果最佳。人工泪液A含有透明质酸钠成分,可有效润滑眼表,减少泪液蒸发,从而显著改善泪膜稳定性。睑板腺按摩通过促进睑板腺分泌物排出,改善睑板腺功能,为人工泪液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眼表环境。

2.2对眼表炎症因子的影响

治疗后4周,三组患者泪液中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幅度最大,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患者眼表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可引起眼表上皮细胞损伤,加重干眼症状。人工泪液A联合睑板腺按摩通过改善泪膜稳定性,减少泪液蒸发,从而减轻眼表炎症。同时,睑板腺按摩可促进睑板腺功能恢复,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二者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眼表炎症因子水平。

2.3对临床症状的影响

治疗后4周,三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最为明显,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泪液A联合睑板腺按摩通过改善泪膜稳定性及降低眼表炎症因子水平,显著缓解了患者的干眼症状。患者的眼部干涩、异物感、灼热感、畏光、流泪等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表明该联合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讨论

3.1人工泪液的作用机制

人工泪液通过补充泪液成分,增加泪液量,改善泪膜稳定性,缓解眼部干涩症状。不同类型的人工泪液成分及作用机制有所不同。本研究中的人工泪液A含有透明质酸钠成分,可有效润滑眼表,减少泪液蒸发;人工泪液B含有玻璃酸钠成分,具有抗炎作用;人工泪液C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成分,可促进泪液分泌。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泪液A在改善泪膜稳定性方面效果最佳,可能与其成分对泪液蒸发的抑制作用有关。人工泪液B在降低眼表炎症因子水平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整体效果不如人工泪液A。人工泪液C在促进泪液分泌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对泪膜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有限。这表明不同类型的人工泪液在干眼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不同,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2睑板腺按摩的作用机制

睑板腺按摩可促进睑板腺分泌物排出,改善睑板腺功能,减少泪液蒸发。本研究中,睑板腺按摩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及临床症状,说明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睑板腺按摩通过改善睑板腺功能,为人工泪液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眼表环境。人工泪液通过补充泪液成分,进一步改善泪膜稳定性,减少睑板腺按摩后的不适感。二者协同作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及临床症状。睑板腺按摩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是干眼症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3.3炎症因子在干眼症中的作用

干眼症患者眼表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可引起眼表上皮细胞损伤,加重干眼症状。本研究中,人工泪液联合睑板腺按摩可显著降低患者泪液中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说明该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抗炎作用。人工泪液中的抗炎成分及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的改善,共同作用于眼表炎症,从而缓解干眼症状。炎症因子在干眼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是干眼症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人工泪液联合睑板腺按摩通过改善泪膜稳定性及促进睑板腺功能恢复,显著降低了眼表炎症因子水平,为干眼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结语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泪液联合睑板腺按摩对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泪膜稳定性,降低眼表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干眼症状。其中,人工泪液A联合睑板腺按摩的效果最为显著。该联合治疗方案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然而,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且随访时间较短,后续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延长随访时间,以深入探讨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此外,不同类型的人工泪液在干眼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不同,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黄文婕,陈玄之,陈荟郦,等.睑板腺按摩联合人工泪液在干眼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0):57-58.

[2]曾庆宁.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0):91-94.

[3]张敬轩.蒙医四联疗法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