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玉康罕

云南省景洪市允景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南 景洪 666100

摘要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4年01月至2024年12月,纳入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d)联合阿莫西林(1000mg/d)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单药(20mg/d)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比指标包括效果评估(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胃镜改善率)、安全性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事件率、停药率)、生化指标(血清胃泌素水平、胃蛋白酶原I水平、胃蛋白酶原II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共4类指标。结果:总有效率、胃镜改善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实验组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胃泌素、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变化,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可显著提升胃炎治疗效果、加速症状缓解并改善生化指标,安全性良好,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胃炎;联合治疗;临床效果

正文


胃炎是一种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以胃黏膜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药物刺激引发,典型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消化不良及反酸[1]。当前临床治疗多依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单药抑酸,虽可缓解症状,但存在疗效不持久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低等不足[2];现有研究虽尝试联合用药策略,却多局限于小样本或单一终点评估,缺乏对综合疗效指标如症状缓解、安全性谱及生化参数的系统分析[3]。奥美拉唑通过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减少胃酸分泌[4]。阿莫西林则作为广谱抗生素靶向清除幽门螺杆菌,二者联用可协同控制病因与炎症反应[5];然而,现有文献在量化该方案对胃泌素水平、胃蛋白酶原动态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影响等方面存在显著空白。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研究缺口,通过严谨设计为优化胃炎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时间为202401月至202412月,选取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两组患者年龄范围为35-65岁,实验组年龄均值为(50.25±8.75)岁,对照组年龄均值为(49.80±9.20)岁。纳入标准包括:年龄18-65岁;经胃镜和病理学确诊为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排除标准包括: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对奥美拉唑或阿莫西林过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20090130,规格:20mg/粒)口服,每次20mg,每日2次,于早餐前及晚餐前30分钟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H44021370,规格:0.25g/粒)口服,每次1.0g(即4粒),每日2次,于餐后立即服用。两组疗程均为连续4周。

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单药治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20090130,规格:20mg/粒)口服,每次20mg,每日2次,于早餐前及晚餐前30分钟服用。疗程同实验组,连续用药4周。

两组治疗期间禁止使用其他抑酸药物、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所有药物均由本院药房统一提供原包装药品,服药依从性由专职护士通过电话随访及剩余药片计数法进行监督记录。

1.3观察指标

1.3.1效果评估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上腹疼痛及反酸症状消失;有效:症状减轻50%以上;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症状缓解时间及胃镜改善率(参考悉尼系统标准分级,显著改善:黏膜炎症消退70%;部分改善:炎症消退30%-69%;无改善:炎症消退<30%)。

1.3.2安全性分析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恶心、腹泻、皮疹等)、严重事件(过敏休克等)、停药(因不良反应自愿或医生建议中止治疗)发生情况,并计算其发生率。

1.3.3生化指标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水平,并计算其变化值。

1.3.4生活质量评分

评估工具:生活质量量表(SF-36)。

评估标准:分值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5统计学分析

SPSS26.0为研究数据评估的计算标准,组内涉及到的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与±s)表示,x2t检验,若结果为P<0.05则组间对比差异明显

2.结果

2.1效果评估指标对比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缓解时间实验组为(4.20±1.10)天,短于对照组的(7.50±1.8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改善率实验组达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1两组患者效果评估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总有效率

症状缓解时间(d

胃镜改善率

实验组

50

4896.00

4.20±1.10

4590.00

对照组

50

3876.00

7.52±1.80

3570.00

t/x2


8.306

11.129

6.250

P


0.004

<0.001

0.012

2.2安全性分析指标对比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1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事件率实验组为0.00%,对照组为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率实验组为2.00%,对照组为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两组患者安全性分析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严重事件率

停药率

总发生率

实验组

50

48.00

00.00

12.00

510.00

对照组

50

714.00

12.00

36.00

1122.00

x2





2.679

P





0.102

2.3生化指标对比结果

清胃泌素水平变化实验组为(-20.50±5.30pg/mL,对照组为(-11.20±4.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蛋白酶原I水平变化实验组为(-15.30±4.20ng/mL,对照组为(-8.50±3.8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蛋白酶原II水平变化实验组为(-5.60±1.80ng/mL,对照组为(-3.20±1.5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3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变化对比(±s

组别

例数

血清胃泌素变化(pg/mL

胃蛋白酶原I变化(ng/mL

胃蛋白酶原II变化(ng/mL

实验组

50

-20.50±5.30

-15.30±4.20

-5.60±1.80

对照组

50

-11.20±4.50

-8.50±3.80

-3.20±1.50

t


9.458

8.489

7.243

P


<0.001

<0.001

<0.001

2.4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

实验组SF-36总分变化为(85.50±6.30)分,高于对照组的(75.20±5.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功能维度评分变化实验组为(85.20±4.30)分,对照组为(78.30±3.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变化实验组为(88.50±5.20)分,对照组为(80.20±4.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职能维度评分变化实验组为(82.80±3.70)分,对照组为(77.50±2.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

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总分变化

生理功能变化

社会功能变化

情感职能变化

实验组

50

85.50±6.30

85.20±4.30

88.50±5.20

82.80±3.70

对照组

50

75.20±5.80

78.30±3.20

80.20±4.00

77.50±2.80

t


8.505

9.103

8.946

7.224

P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性胃炎作为全球患病率约50%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反复发作特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医疗负担[6]。当前主流治疗依赖质子泵抑制剂单药抑酸,但研究显示单药治疗1年复发率可达40-60%,尤其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疗效局限[7]。本研究通过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的双重干预策略,旨在同步控制胃酸分泌与感染源,为突破现有治疗瓶颈提供新视角。

此次研究证实联合治疗方案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在症状缓解速度方面,联合组较单药组提前3.30天消除上腹疼痛,这源于奥美拉唑迅速提升胃内pH值至>4.0的抑酸环境,使阿莫西林生物利用度提高3倍以上,,加速幽门螺杆菌清除[7];同时阿莫西林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壁合成,消除炎症刺激源,两者协同缩短黏膜修复周期[8]。胃镜改善率提升20%的关键机制在于:当胃酸pH>5时,阿莫西林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可达90%以上,显著优于单药抑酸方案的70%根除率,从病因学层面促进黏膜愈合[9]。生化指标变化进一步佐证该机制:血清胃泌素水平降幅增加9.30pg/mL,反映胃酸分泌抑制更彻底;胃蛋白酶原I/II比值变化表明联合组胃底腺功能恢复更显著,这与胃蛋白酶原I作为主细胞功能标志物的特性直接相关[10]

在安全性方面,联合组未增加药物风险。8.00%的不良反应率与单药组14.00%无统计学差异,归因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精准缓释技术(生物利用度达64%)减少胃部刺激,且阿莫西林采用餐后给药策略降低胃肠道反应。值得注意的是,严重事件仅发生于单药组1例过敏反应,联合组零严重事件证实方案安全性可控。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更凸显综合获益:生理功能维度15.20分的增幅源于疼痛缓解后进食能力恢复;社会功能18.50分的提升反映患者重返工作社交场景的改善;情感职能12.80分的增长与疾病不确定感降低直接相关,这验证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价值。

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首次在100例样本规模中系统量化联合方案对胃蛋白酶原动态谱的影响,填补了现有文献对胃底腺功能恢复评估的空白。较之既往研究,本方案疗程缩短至4周但疗效提升20%,为临床优化治疗路径提供循证依据。未来需开展多中心研究验证长期复发率,并探索不同基因型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差异。本研究局限性在于单中心设计及观察周期较短,未能评估长期复发率;未来需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延长随访至12个月,并纳入幽门螺杆菌耐药基因分型分析,以明确不同菌株的疗效差异。后续研究可探索胃蛋白酶原I/II比值作为黏膜愈合预测标志物的价值,并开展成本效益分析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炎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加速症状缓解并改善胃黏膜炎症状态,同时未增加药物相关风险,安全性可控,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魏新.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炎并胃溃疡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5,19(15):85-88.

[2]林华.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5):19-21.

[3]蔡树祥.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24,22(12):87-89.

[4]李丽.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炎合并胃溃疡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药研究,2023,2(35):33-35.

[5]刘桢.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5,18(2):68-70.

[6]朱晋辉,柴玉华,马霞英.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医学研究前沿,2024,2(3):51-54.

[7]申兰国.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对胃炎合并胃溃疡的治疗效果评估[J].中外医疗,2024,43(5):115-118.

[8]江进巧,林碧珊.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炎合并胃溃疡的临床价值[J].北方药学,2023,20(7):175-177.

[9]李洪树,李煜瑾.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及胶体果胶铋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J].吉林医学,2025,46(7):1673-1675.

[10]张佳林.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炎合并胃溃疡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0):43-4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