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关食堂限制食用盐膳食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案的建议
摘要
关键词
机关食堂;减盐;行动策略;实施方案
正文
一、食用盐的营养价值,食盐过多对人体的危害大
(一)盐有“百味之王”之誉
大约6000年前,中国人发现食盐有使食物保鲜的特性。从那时候开始,全球的食盐量大幅度上升。山珍海味离不开盐,再好吃的东西离开了盐也就显得无味了。梁代名医陶弘景说:“五味之中,唯此不可缺”。可见,盐在人们的饮食中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
从烹饪的角度看,食盐则为五味之主,味中之王。无论是煮、调、炒、煎都离不开盐。这是因为盐溶液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它不但能提出各种原料中固有的鲜味,而且有解腻、除膻、去腥的作用。
盐还能促进胃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是调味品中用得最多的。盐号称“百味之王”一点也不为过。
(二)盐的食疗药效
中医认为,盐味咸、性寒,入胃、肾、大肠、小肠经;有补心润燥、泻热通便、解毒引吐、滋阴凉血、消肿止痛、止痒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影响着人体内水的动向;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并能保持人体心脏的正常活动。
盐水漱口还能治疗牙龈出血、缓解咽喉痛;用盐水清洗伤口可以防止感染;食盐、绿茶、生姜煎汤500毫升,可治夏季汗后烦热、口渴、腹泻等。
另外,盐水有杀菌、保鲜防腐作用,盐撒在食物上可以短期保鲜,用盐腌制食物还能防止变质。
(三)吃盐过多对人体危害多
几千年来,食盐对我们的健康一直是相对有益。盐也的确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盐。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专家证实,食盐过多,对人体害处也多多,食盐带给人们的健康优势远远不如它带给人们的损害大。
1、盐与高血压有不解之缘
由于生活习惯和口味不同,实际食盐的摄入量因人因地有较大差别,我国进食食盐的平均值为9克以上。
食盐过多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原因。盐能使人体“水化”,就是说盐对水有某种吸附力,人体内盐分多了,要求水分也相应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因此引起高血压。
2、摄盐过量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据流行病学专家调查,食盐销售量与当地支气管哮喘病死亡率成正比,也就是说吃食盐量越多,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就越高。
首先,高盐饮食使口腔中唾液的分泌量减少,有利于各种细菌和病毒在咽喉部位孳生。其次,由于高盐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再者,高盐饮食可抑制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这些因素都会使上呼吸道黏膜抵抗疾病侵袭的能力降低,各种细菌、病毒便容易乘虚而入。
3、摄盐过多易引起钙质流失
盐中的主要成分—钠,含量约为40%,钠离子过多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也可能影响其他营养素像维生素C的吸收和利用,所以不仅钠离子本身会带来疾病,也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利用,间接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营养学专家认为,钠通常会使妇女的骨质每年流失约百分之一。
4、摄盐过多与癌的关系
据流行病学专家调查发现,大量吃盐的地区,老百姓胃癌或其他消化道恶化肿瘤的发病率比清淡饮食地区的居民,高出很多倍,这跟食盐的关系很密切。
二、加碘盐、低钠盐食用盐选购,不宜太随意
(一)加碘盐的选购
食用加碘精制盐是将碘酸钾或碘化钾按一定比例,加入食盐中,配制而成的。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碘是合成必需的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有“智力元素”之称,如在胚胎期、婴幼儿期缺碘,将导致患者终生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根据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别,14岁以下儿童每天摄碘推荐剂量为85~115微克,14岁成年人每天碘推荐剂量120微克,孕妇和乳母每天碘推荐剂量200微克左右,适宜摄入量范围120~299微克,安全摄入量上限范围600微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食盐日摄入量小于5克,5克加碘盐中的碘就达到了推荐剂量120微克。需注意,碘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多了也有害。碘盐主要供缺碘及少碘地区居民食用。高碘地区则应选购非碘盐,因高碘同低碘一样,也会引起甲状腺肿,甚至造成甲状腺机能亢进。
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是否能选购加碘盐呢?如甲状腺功正常或有减退的情况,是可以吃加碘盐的,如甲状腺功功能的亢进,应该禁止食用加碘盐,并且其他高碘的食物都要避免食用,以防止甲状腺激素过多加重甲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规定,食盐碘含量将不再“一刀切”,各地可以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在规定范围内浮动添加[2]。
(二)低钠盐的选购
低钠盐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含钠离子比较少的盐,一般来说是用氯化钾代替了氯化钠起到一定的咸味。通常氯化钾含量约为25%。虽然钾的咸味不如钠,但增加用量之后的钠含量还是低于普通盐,这样的低钠盐也还是有意义的。
另外,我国居民高钠低钾饮食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最新饮食准则,除了原有的每日钠摄取量应低于2000mg外(相当于5克盐),特别推荐每日钾摄入量应达3510mg,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所以,低钠盐使用有了一定市场。
低钠盐的问题在于,肾脏、心脏有障碍的人和糖尿病患者,钾的代谢可能存在问题,所以过多摄入钾就可能导致高血钾症状。对这些人群来说,以氯化钾为基础的低钠盐就存在着风险,没有医生的指导,最好不好使用。由于一般低钠盐同样含有碘达到20~50毫克/千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也不宜选择低钠盐,而应当选用无碘盐。
三、把握好吃盐的量,控盐从现在开始,从小开始
(一)把握好吃盐的量
老子饮食养生智慧独特,他提出“淡”为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体悟“味无味”的道味。元代养生学家贾铭的《饮食须知》记载:“喜咸人必肤黑血病,多食则肺凝而变色”
现代医学证实,成年健康人每日对钠离子的生理需求量仅为0.5克,约为1.3克食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新食盐日摄入量低于5克,其下限为3克。该标准可充分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并可避免过度限盐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
然而,我国是食盐大国,每标准人日食盐量达到9.3克,国人怎么减盐都不过分。根据我们实际情况,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食盐日摄入量小于5克。
如何估计盐量:根据每人每天5克盐标准,计算出每人一餐食用盐可分配为早1克,中2克,晚2克。根据机关食堂早中晚用餐人数,计算出做每顿饭需要的食盐用量,使用定量控盐工具。如厨师在烹饪过程中定量烹饪,按照加工份数×2g计算当批次用盐量,使用定量勺添加。注意酱油、面酱中食盐含量,避免重复使用。
(二)限盐从小开始
研究显示,盐对血压的影响从很小年龄就开始了。美国心脏协会调查发现,小孩才是吃盐大户,父母早限盐有利于避免子女沿袭口重的饮食习惯,特别要限制儿童吃盐分超标的炸薯片、奶酪、碳酸饮料、比萨等。
限盐的最好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从小开始。
3岁以下的幼儿每天摄入量按公斤体重计算,每千克体重摄入0.2~0.3克盐。6个月内的婴儿不要吃盐,6个月~1岁每天不超过1克,1~3岁每天不超过2克,4~6岁不超过3克。
(三)不同病症患者也有食盐量信号灯
交通有信号灯,而不同病症患者也有食盐量信号灯。
普通成人:红灯10克,黄灯8克,绿灯5克。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红灯6克,黄灯5克,绿灯4克。
糖尿病患者:主食每日少于5两者,食盐每日2.5克;主食每日少于5~6两者,食盐每日3克;主食每日少于7两者,食盐每日3.5克。当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时,食盐量每日少于2克。
慢性肾病患者:通常情况下每日盐的摄取量最多不超过4克。如出现而尿少、高血压、明显水肿三种情况之一时还应进一步严格限盐。
四、减盐具体措施,让我们行动起来
(一)烧制菜肴时怎么少放盐
烧制菜肴时,不要太早放入食盐,菜熟九分再放盐。更不可将食盐放入油锅中爆炒。应肉炖后放盐。炒菜用精盐。汤要少放盐,吊汤不用盐。
另外,要注意,甜和盐可相补,咸味可以衬托出甜味,降低实际的甜度。甜度也可以掩盖咸味,可加大我们的食盐量。如在1%-2%的食盐溶液中添加10%的糖,几乎可以完全抵消咸味。生活中1斤广式香肠含有15克盐,你吃2两广式香肠,就相当于吃3克盐,也不觉得咸。
(二)烹饪时怎样做到少放盐
目前,我国居民食盐的摄入9.3克,这些盐的来源中,烹调过程中加的盐占第一位(70.0%左右),来自加工食品的盐占30%。所以在日常的烹饪中,要控制盐,并利用以下方法改善因为少放盐所导致食物口感上的寡淡[3]。
1、利用食物的鲜味少放盐
海产品本身有咸味,且很鲜,通常单独烹饪时不需要放盐,正是因为原料中有咸味,可以和蔬菜互相搭配,只要放一点点盐口味就非常鲜美了。而且番茄、洋葱、辣椒、芥末、姜、大蒜、胡椒粉、香菇等与其他食物搭配时,即使少放一点盐也能保证非常可口的味道。
2、含盐的调料品代替盐
用酱油、蚝油、豉汁等酱料代替盐的使用,这种方法非常好,做起来方便,吃起来又非常可口。但是千万要注意,这些酱料和调料当中也含有盐分,不要随心所欲的放,最好酌量使用。如“酱油”含有15%~20%的盐。
另外,许多提鲜的调料均依赖咸味而存在,如“味精”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盐“谷氨酸钠”,每100克味精相当于34克盐。味精虽然对人体无害,但过量食用味精也会造成口渴、嗜睡等生理现象。“鸡精”的配料显示主要成分为,核苷酸钠、谷氨酸钠、氯化钠以及各种含钠的添加剂,有一袋鸡精半袋盐之说。所以说,鸡精与鸡的关系基本不存在。
3、酸味强化咸味减少食盐用量
酸味可以强化咸味,在1%~2%的食盐溶液中添加0.01%的醋酸就可以感觉到咸味更强,因此烹调中加入醋调味可以减少食盐的用量,从而有利于减少钠的摄入。
(三)警惕不可见盐
大多数国家,约80%的人摄入的盐是从加工产品和饭馆食物中摄取。2两腌芥菜头含有19克食盐,2两酱萝卜含有18克食盐,2两酱油含有15克食盐,2两香肠含有4克食盐,2两榨菜含有11克食盐,2两豆酱含有9克食盐,2两腌雪里蕻含有8.5克食盐。
盐较多的食品有各种酱类、腌制品、热狗、沙拉、罐装制品、薯条、乳酪、火腿、午餐肉、熏猪肉、橄榄、鱼子酱、比萨饼等。
判断食品是否高盐的方法很简单。如食品包装上注明每100克食品钠含量≥800毫克就是高盐食品。1克盐=400毫克钠。
五、讨论:
吃高盐食品习惯了的人,改成低盐摄入是非常困难的。人对盐是有依赖性的,口味很重的人变成口淡的人首先要有心理准备,限盐过程不容易,这相当于人们在戒烟、戒酒。
为防控慢性疾病关口前移,202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南省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推行“减盐减油”专项行计划(2025-2027年)》。长沙海关机关食堂管理者首先让关警员即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食用盐营养知识,了解到多食盐对人体危害多的基本常识,并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患者需养成知—信—行健康模式:从而促成健康行为的产生。机关食堂的管理者在也通过烧制菜肴时计算好用盐量,利用食物的鲜味少放盐、含盐的调料品代替盐、酸味强化咸味减少食盐用量,做到减盐不减味,丰富职工的口味。
人的口味容易适应缓慢的变化,我们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思路,可以循序渐进地使自己,适应低盐饮食。如果你限盐4周,口味会变轻,坚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就会从口重的人变成口淡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GB26878-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3-15实施
[3]黄赫,王利兵.舌尖上的安全[M].第一版.中南大学出版社,2021.
基金项目:2025年长沙海关微创新项目《机关食堂平衡膳食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