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闫西明

372502197101096417

摘要

在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维修人员技能、维修设备性能及维修数据记录等进行客观评价,对维修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确定了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接着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和实际情况建立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正文

引言:医疗器械是现代医学重要的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维修质量对医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地规范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维修设备性能及维修数据记录等,从而提高医疗器械维修质量。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医疗器械维修质量概念

医疗器械维修质量是指在保证医疗器械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符合预期目的的前提下,对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进行控制、评定、评价和监督等过程。其目标是提高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使其能够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医疗器械维修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对维修人员技术水平、设备性能和维修数据记录等进行客观评价。由于医疗器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可能对所有环节进行控制,因此需要在保证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前提下,对影响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只有对影响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才能保证医院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

二、评价指标体系概念

评价指标体系是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的基础,是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维修人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医疗器械维修设备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维修人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技术水平、专业知识水平、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医疗器械维修设备性能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故障检出率、故障诊断率、故障率及故障修复率。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客观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原则。

三、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1)科学性。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科学地选取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符合系统性原则,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个相互关联的指标构成的系统,每个指标都有其独特的功能。(3)可操作性。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

3.2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3.2.1定性分析

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综合考虑维修质量评价的相关因素,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分类,确保所选指标的有效性。首先,在确定评价指标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文献、相关法律法规、医院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充分研究,确保所选指标在现有条件下能满足要求。其次,利用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两轮调查,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梳理分析并做出总结归纳。再次,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指标进行筛选、分类、优化、整理和补充。最后,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3.2.2定量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对所选指标进行赋值,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筛选和优化,确保所选指标能满足实际要求。首先,统计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其次,计算所选指标的平均值、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并计算平均值的标准差、中位数的标准差和四分位数的标准差;最后,利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

3.2.3模糊综合评价

结合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对所选指标进行打分,计算出各指标得分并对各指标进行加权计算,最后根据所得结果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3.3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例分析

1)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向量。将以上所有指标作为评价对象,根据该对象的特点及不同专家的建议,选取5名专家进行调查问卷,得到其对5个指标的权重向量。(2)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各指标进行计算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其中,A代表“很好”,即为很好;B代表“较好”,即为一般;C代表“一般”,即为较差;D代表“很差”,即为最差。(3)分析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维修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维修工具设备、维修流程管理和维修质量管理制度等。

四、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

4.1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案例

某医院拥有医用设备约3500台,其中有2000多台为CT机和DR机,每年需要维修的医疗器械数量约为3000台。为了提高医疗器械维修质量,对该医院进行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分别为:维修人员技能0.32;设备性能0.11;维修数据记录0.12。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人员技术水平较好,但设备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医疗器械维修数据记录方面,存在部分记录不够完整的情况。根据该医院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该医院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医疗器械维修质量。

4.2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推广与实施

1)从医院管理者角度而言,要充分认识到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通过将该指标体系运用到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还能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2)从维修人员角度而言,要积极参与到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3)从设备供应商角度而言,要加强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沟通与联系,了解生产企业在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医疗器械维修过程进行改进,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结语

本文根据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医院角度出发,选取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等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与分析,最终构建了一套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该指标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维修质量,通过对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栋.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C]//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医学护理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创新医学篇)。宁海县第一医院;2024:538-541.

[2]杜付建,董治丙.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估与改进策略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4,30(12):150-153+182.

[3]林晖.医疗仪器维修与质量控制要点刍议[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9):169-171.

[4]贾超.浅谈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J].智慧健康,2020,6(20):13-14.

[5]甘依琳,李家卫.当前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8):206-20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