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胆胰合症方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俞澜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

目的:观察裴氏胆胰合症方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5年3月我院张慧芳主任专家门诊接收的胃脘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为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胆胰合症方加减。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胃黏膜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脘胀痛、嗳气等症状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胃黏膜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胆胰合症方;胃脘痛;疗效

正文


胃脘痛,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常伴嗳气、反酸、纳差等表现,其发病率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比约为20%,且呈年轻化趋势。西医无此病名,现代医学将其归为功能性腹痛,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等疾病,均可归属于此病;临床治疗以抑酸、促胃动力为主,但长期应用易出现药物依赖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1]。中医学则认为,胃脘痛的发病与肝、脾、胃关系密切,其中“肝木乘土”“脾胃虚弱”是核心病机。老师在临床工作中,结合临床工作,辩证柴胡疏肝散加味合成胆胰合症方,该方既能疏肝理气以解肝郁之标,又可健脾益气以固脾胃之本,契合“肝脾同调”“标本兼顾”的治则,在临床实践中渐受重视[2]。鉴于此,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探讨该合方的临床疗效。

资料方法

1研究资料

选取20223月至20253月我院甘肃省名中医张慧芳专家门诊就诊的胃脘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30例)、中医药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5-64岁,平均(43.73±11.36)岁;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7-62岁,平均(45.29±10.94)岁。两组之间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研究方法

2.1本研究运用Excel对患者信息进行登记:包括1.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联系方式)2.临床信息(主诉、临床症候、舌、脉、诊断疾病);3.胃镜中胃粘膜表现进行登记;

2.2纳入标准:

1)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符合中医胃脘痛诊断者;

2)能配合服用中药治疗者;

3)纳入前未服用中药治疗患者;

4)依从性好,接受试验前后胃镜检查患者。

2.3排除标准:

1)排除胃癌、以及胃黏膜严重损伤患者;

2)不能耐受中药治疗;

3)合并严重心脏、肺部、肾脏、肝脏疾病者,存在用药禁忌症;

3.试验方法:

3.1对照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联合肠道菌群调节剂的常规治疗方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国药准字H20233818,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mg,一日一次于早餐前服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国药准字S10950019,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0.5g一日三次;疗程4周。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胆胰合症方,具体用药有[3]:柴胡10g、川芎6g、白芍15g、香附6g、延胡索10g、川楝子15g、金银花15g、连翘15g、陈皮10g、枳壳10g、丹参10g、郁金6g、干姜6g、公英15g、败酱草15g、黄芩10g、甘草6g;如果食欲不佳者加焦三仙各15g,鸡内金10g;出现头身重,胸闷或伴有黄疸,尿黄,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加茵陈15g;用药方法:中药饮片由医院中药房统一煎煮(全自动煎药机,加水量为饮片重量的8倍,浸泡30分钟后,武火煮沸转文火煎煮30分钟,取药液约300mL),分早晚2次温服,每次150mL,于餐后30分钟服用。疗程同对照组,均为4周。

3.2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需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4]。禁止使用其他影响胃黏膜功能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及同类中药制剂。

4.观察指标

4.1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临床中医症候中的胃脘胀痛,嗳气,纳差,神疲乏力4项主症进行按照程度轻重进行评分:其中无症状(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评估症候评分。

4.2胃黏膜情况积分。治疗前后行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情况,采用悉尼系统分级标准(0-3分)评估黏膜病变程度。

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25.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有意义。

试验结果

1.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总分无差异(P0.05)。治疗2周及4周后,观察组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分析见表1

1.中医证候积分(±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

治疗4

对照组

30

8.64±1.91

5.24±1.78

3.41±1.65

观察组

30

8.28±2.33

3.35±1.43

1.23±0.97

t

-

0.654

4.534

6.238

p

-

0.515

0.000

0.000

2.胃黏膜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胃黏膜改善情况显好转,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试验数据见表2

2.胃黏膜改善情况±s,分)

组别

例数

充血

水肿

糜烂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1.46±0.65

1.04±0.53

1.16±0.68

0.56±0.42

1.63±0.84

0.52±0.31

观察组

30

1.33±0.73

0.67±0.36

1.17±0.76

0.26±0.20

1.57±0.79

0.26±0.11

t

-

0.728

3.163

0.054

2.944

0.285

4.329

p

-

0.469

0.003

0.957

0.005

0.777

0.000

讨论

目前,胃脘痛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居高不下,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胆汁反流性呕吐、烧心、反酸、餐后饱胀、腹痛、餐后困倦及腹胀等症状,疼痛严重时有冷汗表现,可发生于空腹或餐后。这是一种躯体感觉性疾病,无器质病变存在。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在30%-60%之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率达18%-30%,其中大部分患者以胃脘痛为主要表现,并且20-40岁青年群体占比逐年上升,症状程度较重时,严重影响生活治疗。现代医学对于类疾病的治疗主要以抑酸、保护胃黏膜为主,解痉、调节肠道菌群为主,临床疗效缓解状态层次不齐,部分患者因长期不规范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导致胃内pH值异常升高,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影响食物消化吸收,约20%-30%患者出现腹胀、腹泻等胃肠道菌群失调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因药物依赖导致停药后症状反弹[5]

张慧芳主任医师在临证过程中,发现胃脘痛中以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是胆囊切除术后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者极易发生。临床症状常可和慢性胃炎同时存在,一部分患者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前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后遍服胃药,屡治无效,总结前人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分析胃脘痛病变部位在胃,基本病机系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可发为胃脘痛。胃脘痛“肝木乘土”“脾胃虚弱”“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核心病机,胆胰合症方在柴胡疏肝散基础上加减而成;脾胃为气机枢纽,脾胃健运、升清降浊,则气血安和。清代叶天士提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的观点;张声生将胃脘痛的病机总结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6]。综上所述,脾胃升降有序,水谷精微得化生,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生命活动正常有序;脾胃气机功能紊乱失度,运化失常,气血化生功能失常,脏腑经脉失养,导致脘腹疼痛。病机系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但其病机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张仲景亦治以调和肝脾,以调畅全身气机正如:《景岳全书·胁痛》说“胁痛之病本属肝胆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又经日:“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

本研究中发现,观察组胃脘胀痛、嗳气等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P0.05);胃黏膜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肝脾同调”“标本兼顾”的治疗方法。直达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是胃脘痛发作的根本病机引发胃脘胀痛、嗳气等气机阻滞症状;而脾胃虚弱则导致纳差、神疲乏力,且使胃黏膜修复乏力。其中选用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白芍、枳壳柔肝行气,可直接化解肝气犯胃之标,缓解气机阻滞引发的疼痛与嗳气;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活血,选用连翘、公英、败酱草、黄芩10g、黄连清热解毒,清利湿热,除去湿热对脾胃功能的影响,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依据,清热解毒类药物具有消炎,缓解黏膜炎症的作用,促进黏膜修复;辩证给以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能夯实脾胃运化之本,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纳差与黏膜修复不足,炙甘草调和诸药,使两方能协同发挥作用[7]。这种配伍针对肝气郁结表象快速起效的同时,又着眼脾胃虚弱的根本持续调理,不仅能通过疏肝理气减轻胃肠平滑肌痉挛以缓解疼痛,还能通过健脾益气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黏膜修复。

综上所述,辩证的给以胆胰合症方联合西药,在胃脘痛治疗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小明.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效果[J].名医,2024,(18):179-181.

[2]张红泽,陈琼英,杨胜团.胃脘痛患者治疗中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4,8(18):101-104.

[3]张慧芳.中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00[J].中国社区医师,2010,(23139.

[4]邓炎招,张明秀.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24):62-64.

[4]秦鹏,李闯,申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5):191-194.

[6]姜伟艳,李丹艳,刘欣妍,.张声生应用百合乌药汤的临证经验[J].北京中医药,2024,438):890-893.

[7]袁培伟.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11):59-6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