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back联合微视频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郑芬芳,韩璐,吴细兰,杨文兴,兰晴,宋扬

江西省万载县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100

摘要

目的探讨teach--back联合微视频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2024年1月到2025年5月接受肺功能检查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干预,观察组接受teach--back联合微视频干预,针对两组患者检查服务满意度、检查的依从性、肺功能检查时间、肺功能结果质控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数据比较了解两组检查结果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检查服务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检查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ch--back联合微视频在肺功能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和肺功能检查成功率,解决了患者依从性不高的问题,保障肺功能检查尽快完成,对于提升肺功能检查结果质量有所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teach--back;微视频;肺功能检查

正文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511198

肺功能检查(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指受检查的患者通过专业的肺功能检查仪器,配合肺功能检查技师完成符合要求的吸气与呼气动作,以评估检查患者各种功能状态、大小气道受阻情况及有无气道高反应情况等,以判定肺、气道病变部位,功能受损程度、劳动及接受手术耐力、预后、疗效等[1]。肺功能检查需要患者进行配合,用力吸气(应尽可能深吸、快吸、吸足)、用力呼气起始(应在吸足气后立即用最大爆发力突然呼气,期间不能停顿、不能犹豫),呼气过程(无中断、无咳嗽,主动发力,尽最大可能呼气到极限),如果患者操作不当(如不能做出用力呼气或不完全吸气),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或无法完成检查。且一些患者在做肺功能检查时可能会感到紧张或焦虑,导致不准确的结果[2]。因此,如何完善肺功能检查、提升此种检查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成为该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的参与对象来源于接受肺功能检查的120例患者,依据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2:28例;最小年龄者55岁,最大年龄者为70岁,表现为(59.70±4.09)岁的平均值;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4:26例;最小年龄者56岁,最大年龄者为70岁。表现为(59.11±4.16)岁的平均值。两组参与对象基线资料未表现显著区别,符合对比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纳入标准:①临床干预方式为肺功能检查②临床资料信息完整;③机体无恶性肿瘤或严重感染,听觉及视觉功能正常,语言表述功能正常、④精神状态及认知能力处在正常状态并在规定时间内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1)近3个月患心肌梗死、脑卒中、休克;(2)近4周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3)近4周大咯血;(4)近3个月接受过胸部、腹部及眼科手术;(5)精神疾患:有幻听、幻视、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或癫痫发作需药物治疗;(6)认知障碍:包括痴呆、理解力障碍等;(7)未控制的高血压病(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00mmHg);(8)心率>120/分;(9)主动脉瘤;(10)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11)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12)排除含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气道阻力检查及运动心肺功能检查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干预,由肺功能检查医师或技师在肺功能检查前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手册和操作示范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宣教工作,将肺功能检查过程中需要配合问题对患者进行说明,并协助其接受检查工作。

观察组采用teach--back联合微视频,具体如下:(1teach--back①信息传递:采用teach back联合微视频开展引导工作,参与工作医务人员均接受teach back培训工作,经考核达标后方可参与工作[3]。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对患者身心状态给予正确评估,并对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不同房间等待检查时间进行宣教并将详细示范肺功能操作动作步骤和具体细节的微视频放至宣教室设备循环播放,对于不同接受能力患者给与不同疏导,并将检查工作流程告知,提高患者的认知及接受程度。②复述信息:肺功能技师根据肺功能相关内容进行针对提问,同时检查患者配合肺功能检查工作内容理解,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提问及解答过程中需要营造舒适、背景音乐轻松的交流气氛并使用自己的语言对肺功能理解内容进行复述,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微视频渠道,通过播放视频、音乐、图片等方式加强理解,评价工作方面,可引导患者对于检查目的、配合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复述,加强记忆及掌握程度。③澄清纠正:如复述情况良好准确并向技师模拟一遍动作,纠正不规范的动作,则该轮教育工作结束,反之则针对患者表述缺失或错误内容进行再次科普宣教,直至检查患者掌握[4]④结尾开放式提问:最后肺功能技师向检查者进行开放式提问,确保受试者对肺功能检查知识的了解和掌握。(2)微视频:通过查阅肺功能检查指南、相关文献制定肺功能检查指导手册、学习走进肺功能视频并参加肺功能技师培训,由2名肺功能检查技师及1名呼吸科主任医师及1名主治医师进行反复审查,视频内容通俗易懂,便于检查者理解。录制视频内容包括:①正确测量身高、体重方法、坐姿如测量身高时应脱鞋,双脚应并拢,身体尽量站直,在检查时应采用坐位,头保持自然水平或稍微上仰,双眼保持平视前方;双脚着地,不翘腿,背不靠椅背。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切勿低头、弯腰、俯身,松懈过紧腰带、内衣和其它衣服,以免限制呼吸;检查患者必须口含肺功能检查仪器咬口,夹上鼻夹,并确保口鼻不漏气等[5];②用力吸气(应尽可能深吸、快吸、吸足)、用力呼气起始(应在吸足气后立即用最大爆发力突然呼气,期间不能停顿、不能犹豫),呼气过程(无中断、无咳嗽,主动发力,尽最大可能呼气到极限)[6]③患者如何正确配合肺功能检查技师口令。及时为患者播放该微视频,使其对肺功能检查的要求、注意事项等有所了解。

1.3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服务满意度、检查工作依从性、肺功能检查结果质量肺功能检查成功率、检查时间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5.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和百分比(%)列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检查服务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的满意度相对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1

1两组检查服务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60

20

27

13

4778.33

观察组

60

35

23

2

5896.67

X2





10.536

P





0.001

2.2两组检查工作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依从性差异性明显,表现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检查工作依从性比较[n%)]

组别

例数

十分依从

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对照组

60

21

24

15

4575.00

观察组

60

34

23

3

5795.00

X2





8.334

P





0.000

2.3两组肺功能检查结果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质量相比对照组更加理想P0.05),见表3

3两组肺功能检查结果质量比较[n%)]

组别

例数

检查结果质量分级

A

B

C

D

F

对照组

60

9

30

12

6

3

观察组

60

25

33

2

0

0

X2


12.556

P


0.002

2.4两组肺功能检查成功率和检查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肺功能检查成功率比对照组高P0.05,检查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4

4两组肺功能检查成功率和检查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肺功能检查成功率[n%)]

检查时间`X±Smin

对照组

60

5083.33

19.86±2.74

观察组

60

5896.67

12.35±2.58

X2/t


12.514

8.422

P


0.024

0.005

3讨论

在目前的临床中,肺功能检查属于比较常见的工作,主要评估受检者肺功能和呼吸系统是否处在正常状态,明确患者出现的疾病类型。在此过程中,以测量患者呼气和吸气能力为关键步骤,并以肺容积和氧气摄取为重要因素,通过对患者的专业测量了解患者肺部特征和具体状态[7]。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肺功能检查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是促使医生及操作技师知晓患者肺功能情况的主要方式,从而对肺部疾病的类型进展认知更加明确,将检查结果作为参考重点,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肺功能检查结果在预后评估方面同样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8]。研究指出,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加之存在职业病的人员不断增多,吸烟问题十分明显,从而使临床中越来越多男性、女性出现了肺部疾病,其中男性发病可能性明显大于女性[9]。在此背景下,诊断、治疗肺部疾病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有文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接受肺功能检查的人数处在上升趋势,已超过了百万人[10]。但肺功能检查也表现出一定不足,主要是此环节的技师工作不到位,在专业素质方面有所欠缺,对肺功能检查护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掌握与受检者沟通交流的技巧,也未采用耐心、专业的态度帮助受检者答疑解惑,忽略了对孕妇、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进行个性化干预的重要性,从而导致肺功能检查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内容、护理模式及检查服务等不够满意。并且,很多患者对肺功能检查的认知程度偏低,不了解此种检查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或者在检查环节出现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从而引起了患者依从性不足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到肺功能检查结果,当结果出现错误情况后,不利于患者在最佳时机介入安全、有效的治疗。因此,临床不断探索对肺功能检查的全新护理模式。

teach-back”是一种教学方法或者沟通技巧,是指在信息传递后,让接收者用自己的语言将信息的重点内容、步骤等重新表述出来,就好像他们要把这些内容教给别人一样。如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完服药方法后,会请患者自己说一遍服药的剂量、时间等细节。研究指出,“teach-back”是一种有效的反馈机制。一方面,能够帮助信息发送者确认接收者是否真正理解了信息,避免误解。另一方面,这可以增强接收者对信息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因为重新表述需要他们自己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梳理。而微视频在肺功能检查中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检查过程、注意事项和检查目的,帮助患者提前了解并准备,进而提高检查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微视频通常结合图像、声音以及动态展示等多媒体形式,使信息传递更加易懂、清晰和具象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检查服务满意度区别明显,处在更高状态的为观察组,偏低的为对照组P0.05);观察组表现出95.00%的检查依从率,相比对照组的75.00%更具优势(P0.05);在两组肺功能检查结果质量的比较中,体现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的特征P0.05)。此外,观察组的的肺功能检查成功率比对照组高P0.05,检查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提示在teach--back联合微视频的影响下,可以解决患者以往对于检查服务不够认可的问题,使患者接受肺功能检查的配合行为更佳,避免出现检查结果质量较差的情况。可能是因为Teach-back方法是一种通过让患者用自己的话复述医疗信息的方式,来确认他们是否理解了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医生或技师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理解上的误区,并加以纠正。结合微视频,可以用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肺功能检查的步骤、目的、可能的感受和检查注意事项,让患者在正式检查之前就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且许多患者在面对肺功能检查时可能会感到不安,尤其是对检查过程和结果感到陌生。微视频通过生动的演示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疑虑和不安感,视频可以模拟真实的检查情境,展示患者应该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检查,从而帮助患者预见并准备好整个过程。

综上所述,在肺功能检查中,teach--back联合微视频属于新颖、效果显著的干预措施,属于提示患者检查服务满意度的措施之一,防止患者检查环节不配合,对于改善检查结果质量提高有一定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田雨,李杨.肺功能检查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指南,201412(28):35-36.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一部分)一一概述及一般要求[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6):402-405.

[3]钟南山,王辰.呼吸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6):511-518.

[5]郑劲平.我国肺功能检测应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2):69-73.

[6]郑劲平,高怡.2015全国肺功能临床应用与规范化培训会议纪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9):716

[7]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J].中国食品,2022(11):16

[8]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的通知[EB/OL].(2017-1-22)].[2019-10-01].

[9]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EB/OL].(2019-07-15)[2020-12-21].

[10]林友华,赵鸣武.血气分析与肺功能座谈会纪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7(2):81-8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