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何洁,李冬梅通讯作者

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10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心衰患者应用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心衰患者(2024.1~2024.12期间治疗),将上半年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下半年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心功能指标: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老年心衰患者应用早期预警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

老年心衰;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心功能

正文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发病率较高,老年人群是该病常见好发群体。心衰常见症状有心悸、乏力、气促、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该病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故需及早治疗[1]。除了治疗外,患者的护理也尤为重要。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复杂且不稳定,即使轻微诱因(如劳累、感染、饮食不当等)都可能导致病情急性加重,故需重视患者的预防护理。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可尽早识别病情加重信号,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本研究即探讨了老年心衰患者应用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对其心功能的影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心衰患者(2024.1~2024.12期间治疗),分为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71~89岁,平均79.44±5.42岁)和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61~89岁,平均79.24±5.85岁)。两组资料P0.05,组间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如下:

1.2.1护理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年龄、既往史、病程、心衰严重程度、症状表现、心功能、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活动耐力、精神状态等,并了解患者有无夜间不适、体重异常、嗜睡、烦躁等出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预警护理措施。

1.2.2实施护理措施。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各项生命体征、症状变化、精神状态、呼吸状况、心电图变化、心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等,并记录每日尿量,定期测量体重,观察患者有无水肿加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出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饮食指导,控制盐分摄入,每日不超过5g,避免高盐食物,以减少水钠潴留,指导摄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控制食量,避免过饱,避免加重心脏负担,适当食用富含钾的食物,适当限制水分摄入;活动与休息:指导患者选择强度较低的运动,如散步、太极等,每次20~30mi,避免晨起空腹或天气过冷过热时运动,保证睡眠充足,夜间睡眠时抬高床头约10~30°;环境护理:保持室内安静、通风,温湿度适宜,避免强度刺激;用药护理: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用药时仔细核对,确保药物使用正确,对于口服药物的患者,为其提供详细、全面的用药指导,告知患者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出现乏力、心慌、头晕等及时处理;呼吸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提供氧疗支持;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评估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心功能主要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

2结果

心功能指标:护理前两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见1

1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LVESDmm

LVEDDmm

LVEF%)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50

34.78±5.29

30.18±4.04

56.60±3.43

49.81±5.02

39.47±5.24

47.10±5.56

观察组

50

34.80±5.42

26.39±3.14

56.75±3.26

43.22±4.89

39.45±5.03

52.07±4.42

t

-

0.019

8.582

0.224

6.649

0.019

4.948

P

-

0.985

0.001

0.823

0.001

0.985

0.001

3讨论

心衰是心内科常见病,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功能下降,引起该病的原因主要有心脏负荷过重、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肌病变、心室前负荷不足等,若不及早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故需积极治疗。除治疗外,患者的护理也不可或缺。老年心衰患者多数存在生理功能退化、病情复杂、合并基础疾病多、病情进展快、并发症风险高、急性加重风险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对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2]。以往采取的常规护理对患者病情变化缺乏早期识别能力,难以预防疾病急性加重,故需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护理方式。

早期预警护理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护理能及时发现病情加重的“预警信号”,便于在症状加重前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提升患者存活率,并通过“预防为主”的理念,将医疗干预从“被动应对急症”转向“主动预防恶化”,从而有效减少不必要急诊就诊和住院次数[3]。同时早期预警护理可通过动态监测、风险识别、个体化干预等措施,从预防急性加重、保障治疗安全等多维度改善患者预后,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结果显示,心功能指标:护理前两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可见早期预警护理干预是显著有效的。

综上所述,老年心衰患者应用早期预警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该护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卢凯丽,姜惠惠,李雪飞.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心脏康复对老年心衰患者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46(5):84-86.

[2]汤琪.早期预警护理对CCU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和心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4,47(3):196-198.

[3]范丽娜,刘佩佩,江正鹏.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致残率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4,000(19):89-9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