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手术中的护理配合与保障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杨琴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550001

摘要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已成为脊柱手术中保障神经功能安全的核心技术手段,其通过实时捕捉神经传导通路信号,为术者提供精准的神经功能动态反馈。护理配合作为IONM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需贯穿术前评估、术中操作与术后衔接全流程,涵盖患者个体化准备、监测设备调试、体位安全管理、信号干扰防控及应急响应等多维度工作。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可显著提升IONM信号的稳定性与准确性,降低因监测误差导致的神经损伤风险,为脊柱手术中神经功能保护提供坚实支撑,最终改善患者手术预后与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脊柱手术;护理配合;神经保护;设备管理;信号干扰防控

正文


引言

脊柱手术因解剖结构复杂,术中操作易对脊髓、神经根等神经组织造成牵拉、压迫或缺血性损伤,此类损伤往往具有不可逆性,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随着精准外科理念的发展,IONM凭借其实时性、无创性优势,已广泛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胸腰椎侧弯矫正术、脊柱肿瘤切除术等复杂脊柱手术中,可早期预警神经功能损伤风险。然而,IONM信号易受患者生理状态、设备运行环境、术中操作等因素干扰,需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系统的配合措施,消除干扰因素、保障监测连续性,使监测数据真实反映神经功能状态,为术者调整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一、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一)监测技术原理与核心指标

IONM主要通过记录神经电生理信号变化评估神经传导通路完整性,常用技术包括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经颅运动诱发电位(M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肌电图(EMG)。SEP通过刺激外周神经记录大脑皮层感觉区电位,反映脊髓后索功能;MEP经颅电刺激运动皮层记录靶肌肉电位,评估脊髓前索运动传导;EMG监测肌群电位识别神经根刺激或损伤。上述指标的波幅、潜伏期、波形变化,可实时提示神经组织缺血、牵拉或压迫状态,为术者调整操作提供关键参考。

(二)临床应用意义

在脊柱手术中,IONM将“静态解剖保护”升级为“动态功能保护”。例如颈椎前路手术中,钢板螺钉植入若压迫脊髓,IONM可通过MEP波幅下降>50%或潜伏期延长>10%预警;胸腰椎侧弯矫正术时,SEP信号消失可提示急性脊髓缺血,需术者及时松解器械。研究表明,配合IONM的脊柱手术神经损伤发生率较传统手术降低40%-60%,尤其在脊柱畸形、肿瘤等复杂手术中,神经保护作用更显著。

二、脊柱手术中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护理配合要点

(一)术前护理配合

1.患者个体化评估与准备

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皮肤状态及药物使用史,此类因素可能影响IONM信号质量。例如糖尿病患者需提前与监测医师沟通调整刺激参数;皮肤破损患者需避开破损区域粘贴电极。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讲解IONM目的、流程及配合要点,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术中配合度。

2.监测设备与耗材准备

术前1小时完成IONM设备调试,包括主机自检、放大器校准、电极阻抗测试(确保<5kΩ)。根据手术类型准备专用耗材,如一次性盘状电极(SEP/MEP监测)、针状电极(EMG监测)、导电膏及固定贴,同时准备备用设备应对突发故障;将监测设备放置于远离电刀、C臂机等强电磁干扰源处。

(二)术中护理配合

1.体位安全管理与电极护理

术中体位摆放需兼顾手术需求与IONM信号稳定,如颈椎手术仰卧位时颈部垫软枕保持中立位;胸腰椎手术俯卧位时用专用垫支撑胸腹部,避免腹压过高。电极粘贴后用固定贴加固,术中定期检查位置及阻抗值,发现移位需在术者暂停操作时及时调整。

2.生命体征与监测信号的协同观察

术中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尤其关注血压:收缩压<90mmHg时脊髓灌注压下降,可能导致SEP/MEP波幅下降,需通知麻醉医师维持收缩压在基础血压80%以上;体温<36℃会减慢神经传导,需通过暖风毯、加温输液维持体温36.5-37.5℃。同时与监测医师协同观察信号,出现异常时立即排查诱因(电极松动、电刀干扰、血压波动),协助术者干预直至信号稳定。

3.术中干扰因素防控

电刀使用时采用“短脉冲模式”,负极板粘贴于肌肉丰富区域(如大腿外侧);输液管路、引流管等金属器械避免与电极导线交叉;手术人员避免触碰电极导线。出现严重干扰时,协助监测医师切换滤波模式或暂时关闭非必要设备,确保信号清晰。

4.应急情况处理

若术中监测信号完全消失(如MEP信号消失超10分钟),需立即协助术者停止操作,排查可逆性因素:检查电极、通知麻醉医师调整血压、协助术者松解压迫器械。信号仍未恢复时,配合记录信号变化,协助术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如唤醒试验)。

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质量的护理保障措施

(一)环境控制与感染预防

手术间保持恒温(22-25℃)、恒湿(50%-60%),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患者出汗或湿度过低增加静电干扰。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电极粘贴前用75%乙醇消毒皮肤,术中更换电极时戴无菌手套,防止手术部位感染。

(二)设备维护与校准

建立IONM设备专人管理制度,每周维护保养(清洁主机、检查导线、测试电极);每月校准设备,确保参数精准。设备故障时立即启动备用设备,联系工程师维修并记录故障与维修情况,形成维护档案。

(三)护理团队专业能力培养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IONM专项培训,内容包括监测原理、设备操作、干扰处理、应急流程,培训后通过理论与模拟操作考核。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多学科病例讨论,分享经验、分析不足,优化护理流程。

四、讨论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手术中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护理团队的专业配合与质量保障。从术前评估、设备准备,到术中体位管理、信号观察、干扰防控,再到术后设备维护与团队培训,每环节均直接影响IONM准确性,关系患者神经安全。临床实践表明,系统化护理配合可显著降低IONM信号干扰率(从25%降至8%以下),提高神经损伤预警准确性。未来,随着IONM技术发展(如多模态监测),护理配合需进一步优化,探索智能化体位管理、研发抗干扰电极固定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神经保护服务。

参考文献

[1]白天宇,包利,贾璞,等.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5,10(04):242-248.

[2]蒋登旭,冷原娴,汪飞,等.伴与不伴椎管内异常的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三柱截骨矫形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5,35(04):350-358.

[3]王灵枢,姜春飒,李琰琳,等.优化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岗位培训的实践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25,39(02):94-97.

[4]徐伟华,陈洁,徐皓翔,等.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脊柱脊髓神经外科术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025,47(01):42-47.

[5]韦可,杜威,杨柳,等.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术中超声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肿瘤[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4,29(12):716-719.


...


阅读全文